农野悍夫郎[种田]: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农野悍夫郎[种田]》 40-50(第10/14页)

团倒是不怕生,仰在地上翻肚皮,被摸舒坦了,闭上眼打起了呼噜。

    瞧了会儿,有小子扭身看向裴松,他怕吓到小狗崽,捂着嘴闷声问:“大哥,它叫啥呀?”

    成了亲的哥儿,应当喊一句“小嬷”,只孩子们叫习惯了,都不愿意改口。

    裴松垂头将棉线咬断,温声道:“叫你们白叔同你们讲,他给起的名儿。”

    孩子们又目光闪烁地看向秦既白,嘁嘁喳喳地喊他“白叔”。

    “叫追风。”

    都说贱名好养活,村子里不论是给娃儿还是给猫儿、狗儿起名都糙,像这样威风凛凛的名字是很少的。

    几个小子不由得睁圆了眼,齐声赞叹起来。

    日落之后,天色很快泛起青黛,孩子们回家后,堂屋也静了下来。

    积了水的院子里跳进只青绿的小蛙,圆眼睛骨碌碌地转,颈子忽而涨得滚圆,咕呱一声叫得亮堂堂。

    天色黑下去后,裴榕和裴椿便回了卧房,堂屋里窗子落下来关紧实,追风也团在毛草小窝里打起了呼噜,鼻尖还时不时哼唧两声,也不知是梦到了什么。

    怕夜里落雨,裴松将木门挂上闩,抬腿去了灶房。

    山雨过后,空气湿润,连带着床铺被子都湿漉漉的。

    秦既白才抖了抖,就听“吱呀”一声门响,裴松端着水进了屋。

    午后接下的雨水,在木盆里静放滤下青泥,还算干净,不烧使了总觉浪费。

    “过来泡脚。”裴松弯下腰,将木盆落在床边,又拖了一把椅子过来,“怎么没点灯?”

    秦既白将被子叠放到床尾:“想省点儿油。”

    盆中热气蒸腾,徐徐冒起白烟。

    裴松吹开火折子点上油灯,火光如豆,映得一室暖黄。

    正是夏时,为了省些柴火,汉子洗脸擦身都是用的冷水。

    只晌午淋过雨,裴椿给煮了一碗姜汤,喝下去后是暖和许多,可裴松还是担心他着凉,恰好余有雨水,便烧烫了泡泡脚。

    两人一个坐在床里一个坐在椅上,脱了鞋子就着一个盆使。

    木盆中等大小,一双脚嫌大,两双脚却又嫌小。

    裴松的半只脚就踩在汉子的脚背上,趾头动一动,水里便漾起层层波纹。

    秦既白上身后仰,两手撑在床榻上,歪着头看了裴松良久,忽然缓声开口:“你好像特别喜欢小孩子。”

    “喜欢啊。”裴松弯眉笑起来,“乖乖巧巧的多可爱。”

    水温正好,周身都慢慢暖和起来,秦既白舒服地喟叹出声:“像穗儿似的?”

    “满子也懂事儿。”裴松细细思量片晌,“但我还是稀罕闺女、小哥儿,好带。”

    “裴榕小时候不好带吗?”

    “闹腾死了。”裴松蹙了下眉,“你看他现下木头疙瘩似的话儿都少讲,小时候淘着呢,带着椿儿和林家两个上树、爬谷堆,啥都敢干。”

    秦既白目光和煦,可却有一簇微小的火苗正在跳动,只需一阵风来,就能野火燎原:“那生个哥儿吧。”

    他趾头动了动,轻擦过裴松的脚心:“我带着他一道上山打猎,捕兔打狼、采蜜摘果。”

    裴松歪着头笑:“你咋不像别家汉子似的,说哥儿得嫁人,不好抛头露面。”

    “我瞧见你,就觉得哥儿啥都行。”一股火如浪潮般往谷底涌动,秦既白没遮没掩,只沉沉呼吸,“若是有了银子,倒是想送他去书塾,也不需考学博功名,只识点字读些书,看看山外的风景。”

    村中人虽都笑话秦卫氏送小儿念书,是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祖坟冒青烟。

    可他却觉得读书识字是顶要紧的事,他就吃了不识字的苦,若是有了孩子,就算架不上青云梯,也总该让他过得比自己好。

    盆中水逐渐凉了,裴松的耳朵却越发红起来。

    他自盆里抬脚,也没擦干,就这样水湿着趿上草鞋,躬身将盆子挪到角落里,反身爬上了床。

    再过几日,春小麦就能收了,到时候又该空下一片地,缓上小半月养一养,就该种新的作物了。

    油灯吹熄,屋内陡然暗下去,片晌后,眼睛适应了黑暗,便能瞧见轮廓了,像雨雾里的山峦,连绵起伏。

    “到时候种什么?”

    秦既白笑着咬他的颈子,哑声道:“种玉米吧,不费心思。”

    还是得先选种子,若已长出苗的最好,日头底下用手轻轻一搓,便滚火似地烫。

    可土地也肥沃,直接上手挖开,下面土壤潮湿水润,将那挺直的青苗缓缓送进去,牢牢插至底。

    许是关了窗,裴松感觉胸口发闷,呼吸都不顺畅了。

    他看着他的眼睛,伸手来摸,却被汉子抓住了叼进了嘴里。

    房顶的雨水仍顺着檐角往下淌,滴答滴答,在墙根汇集成小小的一滩。

    那里虽是洼地,可积水越聚越多,渐渐漫了出来,终于“哗啦”一声,奔流四散。

    第48章 收麦子了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山雨过后,麦穗沉甸甸地垂下头,叶片也干枯、卷曲起来, 扯下一片放在掌心里使劲儿一搓, 便脆生生地碎开来, 扬进风里, 鼻尖满是谷子的甜香。

    地里的麦子熟透,丰收了。

    日头爬上山坡, 映得山巅如盖金顶,远天泛起青白, 浮云千里。

    头声鸡鸣后, 整个村子都醒了,就连追风也格外欢实,撅着小屁股在堂屋来来回回地跑。

    今日平山村祭谷神开镰, 裴家人早早起来, 梳头挽发, 难得换上件好衣裳。

    灶房里裴椿下了一锅汤面, 手搓的面条筋道管饱,也禁饿。

    裴松跨进门,就见小姑娘还穿着短裳, 他皱了皱眉:“咋不穿长袖衫,待会儿麦子划了胳膊。”

    裴椿用筷子搅了把汤,一股子鲜味溢了满堂:“杏儿送来的笋子还没拾掇,我就不去了吧。”

    “那咋成?”裴松走到近前,往锅里看了一眼,“下菌子了,我说这么鲜。”

    “和笋子一道送来的, 我做了一些,余下的还得切了晒一晒,好留到冬里吃。”

    山间长夏,正是竹笋、菌菇繁盛的时节,尤其前几日才下了场大雨,草木茁壮,漫山遍野一片蓬勃景象。

    许多人家就背上筐子进山采鲜,寻常时候,林家两个会叫上裴椿一道去,可见她没日没夜地打络子、编蒲扇,这回便没喊她。

    裴椿一忙起来倒也忘了这茬儿,只待想起来要背上筐子上山时,林家两个已经将满筐的笋子和菌子送过来了。

    农家人苦日子过多了,吃一顿想三顿,夏时山货多不亏嘴,就得将冬里吃食也预备下,像这样的笋子、菌菇去掉多水的根部,洗干净后切成薄片,摊平到宽大的竹篾上暴晒个三五天,直至完全晒干晒透,就能装进陶罐里封起来了。

    待到冬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