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的民国日常: 45-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45-50(第14/15页)


    但是在放弃之后,可以寻求一些温暖。

    见不到文薰,莫霞章是遗憾的,且有一种理智占了上风之后的落寞。他絮絮叨叨地诉说思念,仿佛是在文薰耳边。

    莫霞章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大方地找她要糖吃。

    文薰将思念与表扬包裹起来,夹带在信中寄回给他。

    如此,两人哪怕不在一处,也能互相汲取到能量。

    霞章还在信中明说,文薰照顾父母,十分辛苦。

    文薰想告诉他,她不辛苦,操持家务的大嫂才辛苦。

    她知道,莫霞章特意提及此事,是想向她确认,她在莫家过得还好。

    文薰对他的关心不厌其烦,再一次在回信中告诉他,自己十分自在。

    好像只要不涉及到莫霞章的身体,她同莫太太就没有矛盾。

    像她上周周日在家,莫太太午后特意让吴妈送来了一碗汤,还嘱咐她不要久坐劳累,要多走动。

    为了使他安心,她将这些内容都写进了信中。

    前段时间,托罗友群提起,让“契科夫”走进文薰的耳中。老实说,以前文薰受专业原因,除英法文学外,对其他国家的文学少有阅读。正巧上周访栖霞山认识了韦杰洛夫,她便找他借了些书来看。

    她再一次读到了契科夫。

    在这封回信的最后,文薰把自己新得来的一句摘抄下来,寄给霞章。

    “我顺着一道名叫进步、文明、文化的楼梯往上爬,爬呀爬呀,并不明确地知道我在往哪儿爬,可是,真的,单单为了这道美妙的楼梯就值得活着。”

    以此为结语。

    希望你我二人能一直为了未来而奋斗,脚步不停。

    文薰在霞章的信中汲取力量,她相信霞章亦是如此。

    故而她每次回信,都写的十分尽心。

    她就是这样一个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的人。

    她还能是一个能听得进任何建议的人。

    在被莫霞章的教育观点抚慰到后,她开始抛下个人成见,抛下那份因锦姝而生的迁怒,去思考他在晨会上的发言。

    江弈材在教师会议上提出的质问固然说的难听,但他发出的疑问,文薰认为自己确实需要花功夫进行确认,反思。

    《简爱》的原篇真的适合大一新生去读吗?

    英文原著阅读的难度,不外乎那几个要点:生词、句型、作品的背景时代。

    其实文薰的教授课程,是根据郭滔先生给予的教育部下发的范本来订的。教育部对于大一生的英语阅读课,就是采用“阅读名著原篇”的教学建议,也规划出了十来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英文名篇,其中也包括《傲慢与偏见》。

    这本书全书不到12万词,篇幅相较《简爱》来说略短,单从这点,或许前者比后者更方便教学,但文薰是考虑到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剧情脉络,再到作品的主题,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江弈材用锦姝举例,可锦姝那样的存在到底是少数。能考进金陵大学,便在某一种程度上证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

    文薰通过听江弈材的话,大概能够猜测到他的教育观,对此,文薰持有保留意见。照她认为,英语的教学从来不是学生一味地探索,老师的引导和讲解也同样重要。比方说她自己在上课时,会简略地提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主人公做出这种选择的社会原因。

    东西方的文化和社会构成到底差异太大,又有很多宗教、民俗,有很多学生在阅读外文书籍时,便是这里出了问题。如果学生们能够理解作者的用意,再理清了句型,熟悉了词汇,对于一篇围绕着女主角,且出场人物相对较少,人物关系简单的小说,又会有什么理解方面的困难?

    更不用说,现在她还和教授文学史的钱老师取得了联系。两相合作,还怕带不好学生啃下这篇书籍?

    文薰不仅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自信,也相信金陵大学学生的水平。在严谨的确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没有错误后,为了防止再有人言,她甚至抽出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大一生阅读名著《简爱》之可行性分析》。

    再有人质疑,她便将报告奉上。

    要反驳可以,也写篇报告吧。

    除了这篇报告,还有一篇涵盖所授大一班级学习进度的报告。文薰索性把两份报告合到一起,提前上交到外文系主任郭滔先生手中。

    看完后,郭滔是十分欣喜的。

    趁课余,他把文薰喊到面前,亲口询问:“朗老师,您这种教学记录和教学反思,是从英国学来的?”

    他知道文薰是今年才刚回来,他在想,莫非英国的教育制度又进步了

    “不,是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写的。”

    文薰会这么做,一是因为她是新手,她需要总结,二便是好和远在临安的丈夫探讨自己的教学计划了。

    孰不知无心插柳柳成荫。郭滔拿着她的报告道:“这种方式很好嘛。对于教学过程有明晰的记录,又有及时的自己的思考……想来,如果你过两年再把这些内容翻出来看,又会因见识和阅历的不同,有新的看法。”

    文薰稍微一琢磨:“就像文学批注一样。”

    “是的。”郭滔的眼睛简直无法从这篇报告上移开,“这对教师来说是多么好的方法,应该得到推广。”

    郭滔此心,完全是为了推进国内教育行业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至今才多少年,我们一直在向外学习。我们向欧洲学,向日本学,向美国学……咱们到处实行‘拿来主义’,最终也要本土化才适宜。教育部的廖部长去年开教授大会时就讲过,希望所有的教师除了授课外,也要为了精进现代教育而努力。”

    现在是一个百废俱兴的时代,一切只要是有建设性的东西,都可以被采用。

    郭滔先生打定主意去运作,也不知是什么个情况,好像不用文薰再交材料,他自己另有一番想法。

    他的心思,文薰无从得知,回去了便继续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课程,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

    尽管丈夫不在身边,她却并不感到无聊。相反,因为有自己的工作,在莫家父母于这方面还算开明的前提下,她的生活反而比结婚前还要自在。

    零零散散,文薰也在空余时间签了一些从出版社寄来的文件,为译本在正式上市前做最后确定。

    出版社编辑给来的信中,已经给了《伯莱恩小姐》上市的确定时间。10月8号,槐安出版社会在包括沪市、临安、吴州、广陵、金陵等12处南方地区的书店张贴大字广告,供读者入店挑选。

    7月回国,8月结婚,9月大学任职,10月新书发售……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好似比文薰往年加起来的所有日子都要精彩。

    10月除了新书发售,还有中秋节。

    最近回家,文薰每天都能闻到街头巷尾的月饼香。

    中秋节即将来临,连报纸上,画报上,甚至连卖报童的嘴里都是各大月饼厂商的广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