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55-60(第1/16页)
第56章 补课之余
一进门,看到在椅子上坐得整齐的夫妻俩,巧珍没来由地感受到了一丝害怕。
“小姐。”
这般正式,像是要发生什么事。巧珍不知道自己是有哪里做得不好,她的呼吸变得沉重,双手更是无意识地抓着衣角。
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东西。
文薰看出她的紧张,她用平缓的,温柔的语气告诉她,“巧珍,接下来,我有件事要跟你说,你不要怕。”
她看了一眼莫霞章,在他点头给巧珍看后,继续道:“巧珍,我跟霞章商量过了,我们要送你去读书。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明天就带你去见我的老师,那位尊名孟海白的孟先生。”
“小姐。”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都要把巧珍砸懵了。
文薰又告诉她,“孟老师现在是国立大学文学系的教授,是很有威望的一位先生。我和老师约定好,以后,你就留在孟家,我和霞章会支付你的生活费和学杂费。”
“不,”巧珍听完后的第一反应是怕得跪下,她哭着道:“不,我求你,小姐,你不要赶我走。”
文薰连忙起身去扶她,“巧珍,我不是在赶你走,你好生把话理解一下,我知道你能听懂的。”
“我不要,”巧珍顺手抓住她的胳膊,满目哀求,就是不愿起来,“小姐,我要是不跟着你,王妈那边……还有太太,太太会把我赶出去的。我求你别丢下我。”
“不会的,不会的,”文薰索性蹲在她跟前,她条理清晰地告诉她,“太太一开始就跟我说过,只要你跟我嫁去莫家,等我熟悉了,我以后怎样安排你,都随我。她是知道我会送你去上学的,她不会打你,不会赶你走的。”
“可是……”
文薰知道她的顾虑,继续告诉她,“而且我会跟莫家说,我让你回家了。我也会跟王妈说,我让你去临安照顾霞章了。她或许一时接受不了这件事,但是你放心,这小半年的时间,我会慢慢同她讲,她会接受的。她一直把你当成亲女儿,她是愿意看到你好的。”
巧珍听到这句话,才冷静下来。
但她仍在流泪。
朗家对她已经够好了,为什么巧珍还是会怕成这样?文薰明白,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朗家对巧珍好不好,是这个社会的阶级构成剥夺了“仆人”和“底层人”好好生活的权利。
文薰心疼地伸出手,替她擦去脸上的眼泪,郑重地对她说:“我不要你做仆人,你明白吗?巧珍,你也不应该给别人做一辈子的仆人。”
“来。”这时,来到身边的莫霞章伸手把二人扶起来。
巧珍望了他一眼,顺从的同时,也看着文薰道:“可是,学校,我怎么能读的好书呢?”
她举出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表少奶奶还是读书人家出身,她都读不好金陵大学。小姐,我去读书,我也会被同学嘲笑,会被老师赶出来的。”
“不会的,这些我和霞章都考虑到了。”
她带着她到旁边坐下,霞章还往她手里塞了一杯茶。
巧珍不肯接,推出来时,又听到文薰在说:“巧珍,你以后不要再随便给别人下跪了。咱们中华儿女活得要有骨气。这世上除了王妈,她是你干娘,除非王妈让你跪,否则没有人能让你下跪,你知道吗?”
巧珍握着茶杯,吸气的同时,还在高频率眨眼。
她很紧张,可她是有在听话地。
文薰带着些许微笑,温柔又清楚地告知她接下来的安排,“我不会直接送你去读大学。我和孟老师商量好了,会先安排你在家中完成启蒙,等你有那个能力了再送你去念初中。你若学得好,能够通过了初中考试,再去念高中,再考大学。读书是循序渐进的事。锦姝的例子特殊,你千万不要怕。在送你去学校之前,孟老师也会考验你的成绩,不会有问题的。”
巧珍仍旧想争取,“我在莫家也能跟着小姐念书,就像以前那样。”
文薰摇头,“你在莫家要做事,怎么能做到一心念书?你想想,你以后留在沪市,能被老师时刻指点学问;去了学校后,你也不用做事,不用伺候别人,你每天需要做的,便只有读书了。这难道不好吗?”
巧珍眼里却仍是害怕。
文薰便躬身,用手握住了她的脸颊,“巧珍,你信不信我?”
巧珍忙不迭答道:“信,我信小姐。”
文薰用很有力量的语气说:“那么,你要记得,是我告诉你的,我觉得巧珍是一个聪明得不得了的姑娘,她能做得好丫头,也能做得好学生。”
巧珍又要哭了,“那小姐,你还要我吗?”
文薰笑了,“你去念了书,等你进步了,就不会把我当成小姐了。”
巧珍哽咽着喊道:“不,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文薰说:“不是要你忘恩负义,是你会学会什么叫真正的平等,什么又叫做自尊。那个时候,你大可以和敬贤一样叫我姐姐呀。巧珍,你难道不想让我做你的姐姐吗?”
巧珍回答不出来,她的眼睛已经被眼泪模糊住了。
“至于霞章,你可以叫哥哥。”
她呜咽着说:“我想叫姐夫——”
文薰和霞章一起整齐地笑了一声:“好啊,只要你想,叫什么都可以。”
“真的可以吗?”
“真的,我不骗你。”
巧珍一直能猜到小姐或许又让她读书的想法。
可她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也真的会来。
她想,她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因为这天之后,巧珍变回了那个有名有姓的“刘巧珍”。
文薰不仅把自己以前留在黄家的课本送了一箱子给巧珍,还有留在柜子里的好几套衣服。
她细心地把那些衣服叠好放进箱子里,“你先看着穿,明儿上午,我再带你去裁缝铺买几身新的。”
她还会给巧珍留些钱,到时候,她想去剪头发,还是买书本作业,都可以做主。
孟老师日常要去大学授课,其实巧珍去了孟家,更多的是跟师娘学习。
文薰告诉她:“师娘姓潘,名慧中,她的父亲曾经教过霞章,细数起来咱们还算一家人。她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同姓的兄弟里,包括这回译者协会的会长潘经纶先生、学者潘绍源先生,都是一族。她原先也是学校里的老师,只是近几年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不好劳累,才留在家中料理家事。”
师娘一人孤单,现在巧珍去了,有个年轻的姑娘在身边,也算是有个排遣。
锦姝认为穷人都是懒惰愚蠢,巧珍却不会一味地认为有文化的人都是好人。她11岁的时候便经历了人生变故,来来回回,若不是遇上了朗太太要人,她会被卖到哪里去是显而易见的。
穷苦人家的孩子,离了故土,离了亲人,还有哪几条路可以走?
所以,哪怕当时在人牙子手里她每天都挨打,她也会在夜深人静时感谢自己的幸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