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85-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85-90(第3/18页)

了下乘。”

    周密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谢乔的用意,躬身领命:“喏!属下这就去传令!”

    看着周密离去的背影,谢乔深吸一口气。

    “荀爽,荀彧,荀攸……”她再次默念着这几个名字,心中既有压力,也有一丝隐秘的期待。

    清晨的微光尚未完全驱散颍川的薄雾,阳翟城外已是车马备齐。

    无数道目光,或明或暗,汇聚在这支即将西行的队伍上。有敬佩,有好奇,有担忧,亦有几分难以言说的审视,藏在人群之后。

    那些曾试图阻挠的声音虽然沉寂,但怀疑的种子并未彻底消失。

    荀爽身着素色长袍,精神矍铄,立于车前。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前来相送的寥寥数人,以及远处围观的百姓,微微颔首,并不多言。

    “叔祖父,一切准备就绪。”荀攸上前一步,低声禀报。

    荀爽嗯了一声,率先登上为首的马车。他动作沉稳,没有丝毫犹豫,仿佛此行并非前往一个声名狼藉之地,而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访学。

    荀彧、荀攸紧随其后,其他几位名士也各自登车。

    队伍缓缓启动,车轮压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在清晨的静谧中格外清晰。

    马蹄声哒哒,一行人就在这复杂难明的注视下,踏上了前往梁国的征途。

    车队行在颍川地界,沿途所见,景象日益萧条。

    战乱的阴影笼罩着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并非虚言。

    残破的村庄,荒芜的田野,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偶尔还能看到未来得及掩埋的尸骨。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压抑和绝望。

    马车内,气氛有些沉闷。

    一位同行文士,忍不住掀开车帘一角,看着窗外凄凉的景象,长叹一声,“苛政猛于虎,战乱更甚之。百姓何辜,竟遭此荼毒。”

    荀攸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闻言只是眉头微蹙,并未睁眼。

    荀彧则捧着一卷书简,目光却并未落在文字上,他也在观察,在思考。

    这些景象,与他们之前听到的关于梁国的描述——无论是刻意抹黑的,还是隐约传来的某些异闻——形成了某种参照。

    至少从目前看来,梁国之外的许多地方,其不堪程度,恐怕不遑多让。

    “听闻谢府君,以女子之身主政,行事颇有惊世骇俗之处。”另一位名士,姓陳名实,字仲弓,看似随意地开口,“不知其治下,又是何等光景?是如传言般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还是真有几分不同?”

    他的语气带着探寻,目光在荀爽脸上不着痕迹地扫过。

    陳实正是受了颍川郡内保守派的暗中嘱托,要在此行中细心观察,搜集一切可以证明谢乔德不配位的证据。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薄册,开始记录着什么,口中还喃喃自语:“沿途所见,民生凋敝,可见汉室倾颓,非一日之寒……”

    仿佛只是在做寻常的行记。

    荀爽端坐不动,像是没有听到车内的议论,又像是一切尽在掌握。

    他只在偶尔停歇时,会下车驻足,目光深沉地望向前方,梁国的方向。

    日复一日,行程艰苦。

    考察团的成员们,除了身体上的疲惫,心中对于梁国的好奇与疑虑也在不断加深。

    终于,在某个尘土飞扬的午后,随从来报:“慈明先生,前方已至梁国境!”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探头望去。

    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关卡的轮廓。

    与沿途所见废弛,甚至无人把守的关隘不同,这座关卡虽然看得出修建仓促,材料简陋,甚至有些地方还裸露着黄土,但却有一股截然不同的气象。

    几名军士肃立在关卡两侧,身形挺拔。关卡前,有数条简易的通道,往来的行人和商旅正在排队接受检查,队伍不长,但秩序井然,没有喧哗吵闹,也没有常见的兵痞勒索。

    马车缓缓停在关卡前。

    荀彧下了车,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守关的军士。他们的武器装备确实算不上精良,甚至可以说是简陋,不少人的盔甲都带着修补的痕迹,长矛的样式也有些杂乱。

    但是,这些士兵的精神面貌却迥异于他此前所见的任何一支郡兵或溃兵。他们站姿笔挺,眼神警惕,动作虽不花哨,却透着一股训练有素的纪律性。

    即便是面对荀爽这等名满天下的大儒和随行的众多名士,也只是按规矩上前询问,不卑不亢。

    “来者何人?请出示文书。”一名队率模样的军士上前,声音清晰洪亮。

    随行人员递上颍川郡府开具的公文。

    那队率仔细验看,确认无误后,挥手示意放行,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

    荀彧看着这一切,心中微动。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将这些细节记在心里。

    装备可以伪装,建筑可以临时搭建,但这种深入骨髓的纪律性和军士的精神状态,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粉饰出来的。

    这梁国,似乎真的有些不同。

    陳实也下了车,他皱着眉头打量着简陋的关卡和士兵破旧的装备,又在小册子上写着什么,嘴角撇了撇,似乎找到了可以印证虚假的证据。

    车队再次缓缓启动,驶入了梁国的地界。真正的考察,从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车队驶入梁国郡城睢阳。

    与边关的景象一脉相承,城门处的检查同样严格有序,没有丝毫混乱。然而,当考察团一行人被引入城中后,预想中的府君亲迎、官员列队、盛大接风宴席,统统没有出现。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国丞属吏,态度恭谨,却也仅止于恭谨。

    他将众人引至一处官驿,条件尚可,但也仅仅是尚可,远谈不上奢华。

    晚间的饭食,亦是寻常的几样菜肴,虽则干净、量足,却与众人平日所习惯的精细饮食相去甚远。

    “这便是梁国待客之道?”驿馆的偏厅内,用过简单的晚饭,陳实放下筷子,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我等奉颍川郡府之命前来考察,不求奢靡,但如此简慢,是否太不将颍川,不将慈明先生放在眼里了?”

    旁边文士也皱了皱眉:“确实有些出人意料。按理说,慈明先生亲至,谢府君至少该露面一见才是。”

    “或许,谢府君公务繁忙,无暇他顾吧。”荀彧替主人找了个理由,目光却依旧平静,他端起桌上的粗陶茶碗,轻轻啜饮着微涩的茶水,显然并未将这冷遇放在心上。

    他更在意的是,从入城到驿馆,一路所见,街道虽不宽阔,却相当整洁,几乎看不到随意丢

    弃的秽物,两侧的沟渠也有新近疏通过的痕迹。

    荀攸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驿馆的陈设和仆役的行动。

    这里的仆役不多,但行动皆有章法,分工明确,效率颇高,不似寻常官府那般人浮于事。

    陈实冷哼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