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05-110(第14/16页)
叫声、兵刃交击声响成一片,处处鲜血,步步尸骸,昔日极尽奢靡辉煌壮丽的皇宫,竟成屠场。
谢乔在这期间,曾短暂地犹豫过,要不要利用[空间传送符]去雒阳,救下刘协刘辩,自己来个挟天子令诸侯什么的。汉室的宗庙社稷,便系于她谢乔一身。
她可以为自己的势力攫取利益,或者胁迫天子,届时,莫说一个州牧的虚名,便是裂土封王,也并非遥不可及。
完成系统任务[进位州牧]自然是轻轻松松。
这诱惑实在太大,大到让她有那么一瞬间,几乎要下令点兵。
然而,这股热血很快便被一盆冷水浇熄。
去雒阳露面的代价是,梁国将成为风暴中心。
若她真去了,梁国,这片她苦心经营的基业,顷刻间便会从一个偏安的角落,被标为高亮。
各路诸侯,无论是忠于汉室,还是心怀鬼胎,都会将矛头指向她。
在史料记载中,挟持天子的董卓,将致使天下诸侯联盟,组成“讨董”联军。
而如果组成“讨谢”联军,那就还要再多一个董卓。
她不希望过早地曝光在聚光灯下,默默发育才是她的策略。此刻跳出去,不过是为人作嫁。她还没有准备好,应付四面之敌。
更没到能一手遮天,与天下为敌的地步。
雒阳乱,就让它乱去吧,越乱越好。
等那些所谓的天下群雄斗个你死我活,精疲力尽,或许,才是她闪亮登场的时机。
于是,数月过去,天下人心惶惶,梁国依旧稳定发展。
历史车轮滚滚。
不久,应大将军何进之召,并州牧董卓率虎狼之师入京。
董卓将少帝刘辩奉迎至宫闱,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干预整个东汉中央政权。
雒阳城内,自公卿大臣至寻常百姓,无不被董卓的雷霆手段与赫赫凶威所震慑,噤若寒蝉,莫敢造次。
董卓以雷霆之势收编何进、何苗的部曲。
董卓派大将吕布斩杀执金吾,接收全部京城防卫部队。京师防卫,尽数易主。
董卓迫使朝廷免除司空刘弘的职务,自取而代之。
董卓废黜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另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
是为: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董卓自任相国,朝政独断,生杀予夺,皆在其一念之间。
其部曲凶悍,横行京师,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雒阳城中,人人自危。汉家四百年天下,至此已是风雨飘摇,国祚存亡,仅悬一丝。
与此同时,朝中官员,凡有门路者,纷纷逃出京师,躲避董卓的控制。
袁绍、曹操等人则迅速回归各自地盘,招兵买马,竖起讨董大旗。
一时间,关东州郡响应者众,十八镇诸侯,渐成合盟之势,浩浩荡荡,剑指雒阳。
十八路诸侯,共讨国贼。这出历史级别的大戏,果然还是要如期上演了。
雒阳越乱越好,如今这乱局,眼看就要席卷天下。她梁国,是该置身事外,还是稍作姿态?完全不理会,恐怕会落人口实,甚至被视为董卓同党。她本来就已经疑似阉贼同党了。可若是倾力参与,又非她所愿,梁国这点家底,可经不起折腾。
“传周密、于融。”她吩咐下去。
不多时,国丞周密同司马于融联袂而至。
谢乔开门见山:“想必雒阳传来的消息,二位也听说了。袁绍、曹操正串联各路诸侯,共讨董卓。檄文很快就要传遍天下了,二位以为,梁国当如何自处?”
于融戎装在身,闻言抱拳道:“主公,董卓麾下西凉铁骑,悍勇异常,兼有吕布这等猛将。联军虽众,人心各异,胜负实难预料。我军若要出兵,须得谨慎。”他从军事角度分析,言语间透着凝重。
周密一身文士袍,眉头微蹙:“主公,梁国虽定,民心思安。近来屯田垦荒初见成效,府库略有盈余。若大举兴兵,耗费钱粮兵甲无数,恐拖累我等发展大计,百姓亦将再受兵灾之苦。”
他心系内政,每一句话都离不开柴米油盐。
谢乔听着两人的话,心中早有定计,“于司马所言甚是,董卓非易与之辈。周国丞的顾虑,也正是我所想。然,天下诸侯皆起,我梁国若毫无表示,特立独行,怕是会引人侧目,届时反而不妥。”
她目光扫过二人:“我意派遣一支兵马,前往会盟。”
于融眼中精光一闪,随即问道:“主公之意是,出兵多少?由何人统领?”
周密也望向谢乔,显然对出兵规模极为关切。
“兵不用多。”谢乔伸出一根手指,比划了一下,“千人足矣。打出我梁国的旗号,到会盟之地亮相,表明梁国亦是心向汉室,与国贼董卓誓不两立。”
“千
人?”于融微微一愣。
这点人马,在动辄数万的诸侯联军中,简直就是沧海一粟,怕是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此去,非为攻城拔寨,也非为争夺头功。首要目的,是告诉天下人,梁国在此,谢乔在此。至于力挽狂澜,匡扶汉室的重任,还是留给那些兵强马壮的英雄豪杰们去操心吧。”谢乔沉声道。
她转向周密:“一千兵马一应粮草军械,可有压力?”
周密略一盘算,答道:“千人,若只是短期应付,尚可支应。若战事旷日持久,则需从长计议。”
谢乔点头:“此行,便由你二人亲自率部前往。”
“我等亲自前往?”于融和周密皆是一惊。
派两位梁国柱石,却只带千余兵卒,这阵仗着实有些古怪。
“正是。”谢乔语气坚定,“司马领军,国丞总理钱粮、居中调度,方显我梁国对此事的重视。对外,可以说我梁国虽地瘠民贫,兵微将寡,亦是倾尽所有,以助大义。对内,你们二位亲临其境,也能借此机会,看清各路诸侯的虚实,摸清他们的底细,甚至探查一下有无可交之友,可图之机。这比在梁国干听斥候回报,要真切百倍。”
去会盟,打个卡,露个面,也算是她为大汉国祚尽力了。
她梁国真心国力衰微啊。
于融和周密对视一眼,渐渐品出味来。
就在谢乔打着如意算盘,要趁诸侯大战猛猛发育之际,一道天子诏书出人意料地下到了梁国。
一名内侍监,嗓音尖细,在相府门前摆开了架势,捏着嗓子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国家多事,干臣不易。尔梁国相谢乔,忠勤体国,德政彰闻,抚民有方,实乃社稷之臣。今特擢为少府,命即刻束装上道,赴京供职,以匡不逮,毋得稽留。”
谢乔垂首,恭谨接旨。
心中却是一片雪亮,这套路,董卓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