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10-120(第15/22页)


    这几乎成了惯例。

    有时是古籍孤本,有时是奇石异草,有时又是精工打造的器物。

    这般频繁的“献宝”,渐渐成了相国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成了朝野上下人尽皆知的谈资。

    不止朝臣,雒阳百姓听闻,好事者甚至将谢乔的行为编成了粗鄙的童谣。

    孩童在街头嬉戏时,拍手唱道:“谢家女,无骨气,日日献宝讨欢喜。金银珠宝堆满地,换得高官笑嘻嘻。”

    这童谣在市井间传唱,讥讽她曲意逢迎,是个没有骨气的软弱女子。

    第七日,谢乔献上了一副铠甲。

    她称是玄铁打造,实则其材质乃是在系统的[工坊]中,经过特殊工艺提炼的精铁,其纯度远胜寻常钢铁,故而坚韧异常,寻常刀剑劈砍其上,只能留下浅浅的白痕。

    董卓狂喜,这才是他最中意的东西。远胜过那些华而不实的珠宝古玩。

    谢乔察言观色,见董卓已是心动不已,便适时躬身,“启禀相国,此等宝甲,乃玄铁打造,历时三年方成。乔尚存数套,只是不知是否合诸位将军身材,不若请诸位将军前来一试?相国麾下猛将如云,都该有这等神甲护身。方能在疆场上

    所向披靡,为相国建功立业。”

    董卓大喜过望,当即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前来相国府试甲。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数辆沉重的马车便在军士的护卫下,缓缓驶向相国府。

    谢乔端坐于首辆马车之中,神色平静地注视着前方高大威严的相府大门,其后跟随的是数十名健壮的仆役,还有一个个封存严密的木箱。

    相府门前当值的军士与过往的仆役见到这般声势浩大的“献宝”队伍,无不纷纷侧目,府外路过的百姓越聚越多,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这谢豫州今日又要献什么?瞧这架势,比往日更盛,竟要这么多人抬?”一个挑担的小贩伸长脖子张望。

    “看这木箱的规制,怕是什么价值連城的重器。”旁边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汉子点头附和。

    “谢豫州这次又要花费多少家财?这些钱财,够多少天下百姓饱腹。”一个面容憔悴的妇人怀中抱着孩童,孩子瘦弱得很,语气中带着几分怨怼。

    “我倒要看看,这次相国又会赏她什么官职。”

    “如今朝中三公之位尚有空缺,说不明日朝会,司空就该姓谢了。”

    “当年买官入仕,今朝日日献宝求宠,此人……”话说到一半,忽然住口,左右张望。

    “嘘,小声些,莫要让人听了去。”旁边的人连忙提醒,声音压得极低。

    ……

    谢乔将这些窃窃私语尽收耳中,置若罔闻,只专注做自己的事情。

    相国府中,诸将尽数到齐。

    吕布、华雄、李傕、郭汜、张济、牛辅、徐荣、樊稠、胡轸,甚至还有仅仅时任曲长的胡车儿。个个悍勇,身经百战,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将领平日里并不驻扎在雒阳,此刻都被紧急召到了相国府。

    武将满堂站立,偌大的议事厅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压迫感拉满。

    为了试穿铠甲,众将已脱去了身上的甲胄,只着中衣,露出了结实的臂膀和胸膛。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看看这传说中的玄铁宝甲究竟有何奇妙之处。

    听闻谢乔车队已至府外,华雄得董卓命令,前来大门迎接。

    他如今已是董卓麾下极受重用的将领,当日从梁国班师回京,军中地位水涨船高。

    当日,董卓问他是如何想出焚梁之计的,他脑海中浮现出贾诩的脸孔,但随即便将功劳尽数揽到了自己身上,自称是自己的妙计。

    董卓闻言,甚至欣慰,夸他有勇有谋。

    华雄阔步走到谢乔面前,望着众人费力搬送着箱子,脸上神采非常:“某奉相国之命,特前来迎谢豫州。”

    虽然是第一见到此人,但谢乔也知道,正是他,一手焚梁国。

    那场大火十日不灭,数万间屋舍被毁,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更有成百上千无辜百姓死于那场浩劫中。

    “见过将军,将军神威,乔记忆犹新。”谢乔拱手。

    华雄轻哼一声,更加得意,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谢豫州若早日奉旨入京,梁国何至于此?”

    谢乔神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她抬手,恭谨地示意他先行。

    她深知此时争辩无益。

    华雄见她如此恭顺,心中更是自得,遂转过身,大步流星便往前走去。

    就在华雄转身的下一秒,谢乔悄无声息地摊开右手,系统面板打开【背包】,一柄已然上弦的连弩凭空出现在她手中。

    她瞄准华雄的头颅,食指扣动扳机,没有任何犹豫。

    “嗖!”

    弩弦震颤,发出一声轻微的响声。

    下一瞬,一支短箭,以极快的速度瞬间射入华雄没戴铁盔的后脑。箭头穿透头骨,深深没入脑髓之中。

    华雄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便感到后脑一阵剧痛,身体猛地向前栽倒。

    谢乔拉动连弩的拉杆,快速上膛,对着华雄挣扎的身躯继续补下第二箭,第三箭,第四箭。

    与此同时,王允府上。

    再过两日,便是天子祭社稷之时,正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朝中重臣聚集于此,便是要商议最后的细节:由何人担当刺杀董卓的重任。

    王允目光沉静,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大臣。

    他先是将视线投向太常马日磾,马日磾须发皆白,闻董卓之名便已心悸,此刻更是低垂着头,双手拢在袖中,微微发颤。

    其余诸人,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双目游移,或假意整理衣襟,不敢与王允对视。

    良久,王允沉声道:“诸公,刺杀董贼,事关社稷存亡。当以国为重,不可推诿。”

    一位坐在左侧的官吏终于忍不住了,他是原太傅袁隗的门客,平日里颇有些胆识,此刻却期期艾艾地开口,声音颤抖:“王司徒,在下以为,皇甫义真久经沙场,威名素著,或可……”

    话未说完,另一人已摇头打断,他深知朝中形式:“不可。义真与董贼素有恩怨,董贼对其防范甚严,府邸内外皆是其心腹爪牙,义真若有异动,尚未近身便会暴露。此非上策。”

    王允点了点头,显然也认同此言。

    他再次环视众人:“国难当头,岂无忠勇之士愿舍身取义?”

    又是一阵沉默。

    有人低头摆弄衣带,有人轻咳几声掩饰尴尬,有人干脆闭目养神,装作未闻。

    终于,有人怯生生地提议道:“何颙何伯求,此人侠肝义胆,素有武艺,平日里也颇有胆识。”

    立即有人反驳:“何伯求已被董贼构陷入狱,如今身陷囹圄,如何能担此重任?我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