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35-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35-140(第5/16页)

空虚,军粮尚需从后方调运。人无粮不活,军无粮不稳。钱和粮,从何而来?”

    蘇园闻言,非但没有面露难色,反而上前一步,神情笃定。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简牍,双手奉上:“草民不敢空谈。这是草民连日整理的腹稿。张掖之财,不在民,而在那些被诛的豪强!他们多年搜刮,府库地窖之中,金银粮食堆积如山。此为第一笔可用之财。其二,他们名下有大量良田,如今尽归大司马所有。当立即将田地分予无地流民,许其认耕,今年或可不缴,来年收成只上缴三成,以激发其生产之心。其三,以工代赈,修复水利。张掖郡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这也是导致许多土地荒芜的原因。可招募部分流民和被遣散的老弱士卒,投入到水利修复工程中,每日发以少量口粮,既可解决部分流民的生计,又能为明年春耕打下基础。此三策并行,短期可稳,长期可兴!”

    谢乔接过竹简,展开扫了一眼,上面用工整的小吏体,清晰地罗列了各县豪强的预估家产、可清查的田亩数量,甚至还有对兴修水利的具体方案。数据详实,条理分明,显然是下过一番苦功。

    她的眼神中,终于流露出一丝真正的赞许。

    此人不仅有胆魄,有见识,更有踏实做事的干才。

    她缓缓卷起竹简,看着依旧躬身肃立的苏园,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苏园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谢乔,“草民不求高位,只求能将此策付诸实施!若大司马信得过草民,愿为大司马账下书佐小吏,凡此简牍所书之事,愿亲力亲为,为明公分忧!”

    他要的不是权力,而是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他知道,在雄主面前,只有将事情做成,才能获得真正的信任和地位。

    “以先生之能,只做一个书佐,未免屈才。”谢乔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她郑重宣布:“即日起,我以你为张掖督军御史。凡你所提三策,皆由你全权负责执行。”

    督军御史!

    这是一个前朝本朝都不曾有过的官职,但他这些日子却对这位大司马的新政有所耳闻。

    这不仅是一个高位,更是一个拥有监督和实权的职位。

    谢乔将整个张掖郡的财政、土地和对旧势力的清算大权,直接交到了一个刚刚投效的寒门小吏手中。

    苏园心中激荡不已,双膝跪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兴奋和忠诚:“拜谢大司马隆恩!园必不负所托,为大司马开张掖之太平!”

    之后几日,苏园几乎是以一种疯狂的姿态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带着从西凉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士卒,直接接管了对各县豪强府邸的查封和清算。

    苏园的行事风格,正如他向谢乔承诺的那样:雷厉风行,不留情面。

    在觻得县,王康的府邸被查抄,苏园亲自监督,将堆积如山的金银器皿、丝帛布匹和大量的粮食,全部登记造册,一律充公。

    他没有贪墨一分一毫,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与王康勾结的核心党羽。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爪牙,全部被判处斩立决,枭首示众。

    但同时,他也严格执行着宽猛相济的原则。

    对于那些被王康强行征募的普通士卒,苏园亲自进行甄别,将其中身体强壮、但尚未沾染太多血腥的人,打散编入正在组建的守备部队,让他们通过劳动和服役来赎罪。

    对于那些被豪强霸占的良田,苏园更是效率惊人,仅仅五日之内,第一批土地便开始分发给流民。

    与此同时,苏园征募了大量流民和被遣散的老弱士卒,投入到水利修复工程中。在干涸的河道边,到处都是挥汗如雨的力工,虽然艰苦,但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存的权利。

    这日薄暮,谢乔正在灯下审阅各县呈上来的田亩清册和户籍简报。

    “禀大司马,”一名参军在她身后轻声道,“我们在张掖属国和居延属国的募兵进行得并不顺利。”

    谢乔转过身,脸上并无意外之色。“细说。”

    “那些部族,对汉人有相当高的戒备心。他们虽然慑于我军军威,不敢妄动,但对于加入我军,却十分抗拒。他们说,他们的勇士只为自己的部落和头人作战。”参军的声音有些干涩。

    “意料之中。”谢乔淡淡道,“数百年来,汉人与他们的关系,时好时坏,猜忌的种子早已种下。他们不信任我们,是正常的。”

    谢乔沉吟片刻,目光转向静坐在一旁的军师祭酒賈詡:“文和先生对此可有良策?”

    跟随董卓时,賈詡便与凉州的羌、胡各部

    打过无数交道,深知这些人的脾性。

    他站起身,对谢乔拱了拱手,说道:“主公,对付这些部族,不可强逼,亦不可空谈大义。汉家的忠义二字,在他们那里一文不值。他们信奉的是:强者为尊,利益至上。”

    “先生的意思是?”

    賈詡道:“据在下所知,属国各部族之间,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有世代的仇怨,有争夺草场水源的冲突,更有对头人地位的觊觎。主公现在需要的,不是零星的招募,而是一股能够稳定依附于我们的部众。”

    话音未落,他已走到墙边那副巨大的舆图前,用手指点在了张掖属国和居延属国交界处的一片区域。

    “在这片区域内,最强大的部落是铁勒部的分支,名为呼延氏。呼延氏素来强悍,对汉庭也最为桀骜不驯。他们的头人呼延豹,野心极大,一直想吞并周边的柔弱小部,以壮大自身。只是苦于实力不足,且担心会引来其他部落的联合抵制,陷入围攻。”

    賈詡顿了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呼延豹提供一个机会。给他提供精良的铁器、足够的粮秣,甚至可以许诺他一个汉庭的虚名,让他帮我教训一些不听话的部族。他有我们撑腰,胆气自然会壮,一定去攻打他垂涎已久的目标,比如折兰部。”

    “军师意欲令呼延豹去攻打折兰部?这岂不是让我军成为引发内乱的推手?”那名参军讶异,终于忍不住,失声叫了出来,“军师!这……这与纵虎伤人何异?此事一旦传扬出去,我大军声誉何在?”

    面对质问,贾诩淡淡道:“乱世之中,求稳即是求乱。这些部族,就像是野草,不加以修剪,来年春风一吹,便会重新占草场。”

    “我们放任呼延豹去攻击折兰部,但我们划定界限,并严密监控。让呼延豹尝到甜头,但他必须知道,这甜头是谁给的,以及何时该收手。”

    “当折兰部被呼延豹打得濒临灭亡,家园被毁,勇士死伤惨重之际,主公,便可以大司马的身份,出现在战场上。”

    贾诩的计策,如同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地展现出其冷酷的逻辑。

    “此时,主公不是去帮助呼延豹,亦不是去帮助折兰部。主公是去主持公道,止戈息武。主公告诉呼延豹:你已获得了足够的战利品,但你不能赶尽杀绝,否则,便是与我军为敌!”

    “同时,主公告诉折兰部的残余:你们的失败,是因为你们的弱小。但吾心怜悯,愿意给你们一个生存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