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异乡》 90-100(第12/15页)

中冒出的水汽氤氲,茶香芬芳,窗棂外石榴压枝,赏美景品茶,有种能让人放松心情的氛围。

    行礼后,尤夫人招呼宋良宵入座,并也给她斟了一杯热茶,闲聊般道:“如今这里没有外人,妾身唤你良宵可好,你也不必唤妾身院教,唤妾身尤夫人便好。”

    宋良宵从善如流:“好,尤夫人。”

    尤夫人颔首再道:“良宵,妾身观你今日与昨日都是穿着书院制式劲装,可是不喜裙装?”

    宋良宵不好意思笑笑道:“倒也不是,学生就是纯粹的穷,一件罗裙大半枚银株,学生买不起。”

    尤夫人拿着茶盏的手抖了抖,差点泼出茶水,好在她反应够快迅速掩饰道:“原来如此……那良宵可有什么想学的?在妾身这处和其他地方不同,并不会强制你们一定要学什么,你们完全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技艺,不过妾身可不会舞刀弄枪,除此之外像女工、茶艺、插花、声乐、舞技又或者投壶、击鼓等各种游戏甚至中馈之道妾身亦都有涉猎一二。”

    这边宋良宵听着却是在心中略松口气,情况比自己预料要好,就算书院想要她在离开前能够定下门婚事也并不会强迫自己去学大望那些为人妇的规矩。

    遂她直接开口道:“说来惭愧,学生大字不识一个,夫人说这些我都不太懂是什么,不若夫人从头教起,先教教学生认字如何?”

    尤夫人万万没想到自己新收下这名学生不但穷还目不识丁,她在脑海中回想一遍自己看过的案牍,总觉得上边记录多少有些片面,怎会漏了那么多的重要信息?

    无奈之下,她只得接受自己这名学生需要从头开始从认字教起,并不断宽慰自己,只要能将此女培养成为知书达理长的贤内助,许户好人家,将来便也算是桩功德。

    于是从这日起宋良宵开始正式跟着尤夫人学习。不过尤夫人平素公务好像特别繁忙,也就亲自带了她两日,再往后往往四五日才会来一次替她授业兼检查功课,其他时间也都是宋良宵自行安排。

    就这样白日在尤夫人在时宋良宵便跟着她巩固学习千字文第一卷,晚上则回冯值守处学认新字,而且这位尤夫人可比冯值守阔绰多了,给宋良宵授业用的都是上等牙雕笔白雪纸,就连《千字文》亦也是精装版,什么都不用宋良宵准备。

    白日若尤夫人不在宋良宵便依旧跟着傅成山一起习武训练,日子倒是比之前过得还要更舒坦。

    眨眼一个半月时间过去,这日,尤夫人从外边给宋良宵带了好几本图绘。

    她含笑道:“良宵,这都是最近市面上闺阁姑娘们喜欢看阅的图绘本,每一本都是一个小故事,以大量精美绘图为主,简单文字注解,十分适合初学认字者阅读,妾身想着正好可以给你打发时间用,便借了几本过来让你试看。”

    宋良宵也没多想,只当尤夫人是替学生着想,接过图绘本后便感谢道:“多谢尤夫人替学生着想,学生定当认真阅读。”

    说着她翻开了最上边一本图绘本,书不厚,每张图画得都很精细,看图便可明白其中大半只意,所以注字也不多,只花了将近一个时辰,宋良宵便已快速过完一遍。

    这本图绘的主人翁乃是一位出身贫寒女奇人,虽然出身不好但却聪明好学,温柔贤淑,最重要的是她持家有道,将家里一切都搭理得井井有条。在成为奇人后,她与朝中一位大人互生情愫,这位大人将其娶为正妻,婚后她掌管中馈,照顾夫君家中长辈以及房中妾室,家中每个人都对其赞不绝口,最后故事结尾,她的夫君节节高升,成为了朝中尚书,而她亦成了尚书的诰命夫人,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百年好合,成为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宋良宵是全程表情淡漠将这本图绘本给看完,她完全没想到这居然是一本大望的少女怀春读物,就是故事内容多少有些老套。而且若不是自己见过东院那些学生,见过温枔为了攀附高门姻缘付出了如何的代价,她说不定还会对图绘中的内容将信将疑,但现在嘛,她是一张图都不会信。

    将剩下的图绘拿过来统统都翻了前几页,发现每一本的开头都是大同小异,不是出身贫寒的少女,便是中道家落的少女,甚至还有被人诬陷入狱的少女,总之各种出身低下又或家中极品甚多的不幸少女看得宋良宵脑壳都疼。

    尤夫人则在一旁静观变化,这会见其眉心是越隆越紧,不由出声探究着问道:“良宵,可是不喜欢这些故事?妾身见你才看了一本接下来便眉头紧锁,还是说心有所惑?不如说出来,妾身说不定亦能给你些建议。”

    她也不知这些图绘本能起到几分作用,但至少外边很多妙龄女子还是非常喜欢这些故事,少女怀春是青春亦是常态。

    这边宋良宵已将图绘本合上,带着一脸的难受表情道:“倒也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就是有些不太明白,为何这些图绘本中的少女人人都命运坎坷,难道大望的普通人家人的女儿都过得不富足不安稳,没有享受过阖家欢乐,生活安康吗?我更喜欢一大家子相互礼让,父慈子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

    尤夫人:“……”

    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宋良宵,我马上也要调离……

    这姑娘想法真清奇。

    还好身为官媒,尤夫人亦算见多识广,她轻咳两声道:“故事么,总归会有一定夸大成分,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才足够精彩,而且故事最后不也都是阖家欢乐,团团圆圆么,且不论那些人物的出身,良宵不觉得这些故事寓意都非常美好圆满吗?”

    宋良宵认真想了想道:“虽然学生只看了一本,但听尤夫人说这些故事最后都是团团圆圆,阖家美满,莫不是指故事中所有少女都嫁了户好人家,夫君官运亨通,家中妻妾和美?”

    尤夫人这下总算满意点点头道:“正是,人间美满生活大抵不过如此,这天下女子想要有个好归属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这第一步识得好姻缘便是重中之重,之后还需步步为营,用心维护,方才修成正果。”

    宋良宵却道:“美满是美满,但结果却太过单一,明明都那么努力,到头来却多半还是要委屈求全,也不知有没有像这些故事中女子丈夫这样的励志女子故事?出身名门追逐名利,最后招赘个夫婿,再多收几个情郎,在学生看来倒是比忍辱负重,看着夫君三妻四妾更圆满。”

    尤夫人方才恍然,之前她一直以为对方乖巧听话,但一月多相处下来却总是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原来反骨长在这里呢!

    不过她可不怕学生有反骨,就怕找不到反骨在哪,找到了便方可对症下药。

    “唉,谁说不是呢,”尤夫人亦赞同道:“女子本弱,也总是天生多厄。但像你所言却也是有那么几个幸运儿,如今大望不就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木兰军萧绾萧将军。萧将军年纪不过百却已官阶三品,其夫君正是招赘的寒门探花郎,家中更是还有三位男妾,但望京却无一女子愿意效仿,良宵可知为何?”

    宋良宵摇摇头表示不知,她发问亦是以家乡一些读者角度出发探讨。自己一来这世界就被当成祭品再到入书院,两年都生活在一个相较封闭的环境之中,对外边的世界了解可以说只有只言片语。

    尤夫人浅笑道:“因为没那个命!萧绾本就出身萧氏嫡支一脉,其父兵部左侍郎,七阶武奇人,而其自身更是罕见的八阶武奇人,拥有这些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