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 25-30(第1/9页)

    第25章 前因 这便是穆酒和曲花间相遇的缘由了……

    曲花间在金陵待了整整一个半月, 这段时间几乎是忙得脚不沾地,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脸上养了一年多的少年肥都褪去了。

    脱去稚气的少年越发清俊,加上这一年又长高了些许, 看起来活脱脱一个潇洒肆意的公子哥儿。

    曲宝看着自家少爷越发纤细的腰肢, 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肥屁股, 悠悠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回家去要被自家老爹踢几脚。

    从北方带来的货物卖光之后, 又收了不少定金, 加上这一个月开的火锅店和卤味店,刨去与秦家的分成,林林总总加起来足足三十余万两白银。

    拿到钱后便开始买买买,穆酒麾下边军二十万, 军饷不足的情况下, 无论再怎么节衣缩食, 每日也要消耗好几百石粮食。

    而这些消耗也只是让边军将士不至于饿死, 若要让二十万将士顿顿吃饱,一天至少要两千石。

    曲花间与穆酒达成合作,穆酒为他提供北方特产和武力支持, 而他则要负责让边军将士能吃饱穿暖。

    北方前两年刚遭灾,就地采购粮食且不说价格比南方贵,百姓也根本没有那么多余粮出售,所以从南方购粮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

    早在刚卖出一部分货收到钱时曲花间便买了万石粮食派人运回去了, 顺便捎信让穆酒再派些人来护送粮食。

    一万石虽不多,但也能暂缓一下粮草紧缺的压力。

    这次南下出乎意料的顺利,曲花间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将货物全部变现,所以来时并没有向穆酒提运粮的事。

    如今一个多月过去, 曲花间囤积了足足二十万石粮食,三十余万雪花银瞬间就缩水了一大半。

    南方粮价相对便宜,但一石也要三两上下,但许多粮商手中都有不少陈粮,价格相对低廉,大批量采购的话二两左右便能买到。

    秦家人做生意多年,很有几分玲珑心思,不仅对曲花间大肆囤粮毫不过问,还主动牵线搭桥,帮曲花间引见了不少相识的粮商。

    有了秦家父女的人脉,曲花间几乎搜刮了金陵及周边几座县城所有的陈粮。

    金陵城南外,距离城门不到两里处,一座朴素的庄园内,常征带着一小队兄弟警醒的绕着房屋巡逻。

    此处已经被曲花间买下来,作囤积物资的仓库,也是往后南下的一处据点。

    一袋袋粮食整整齐齐的码满宽敞的房屋,常征和手下兄弟一刻也不敢松懈,昼夜轮班巡逻,生怕有不长眼的肖小混进来偷走半粒粮食。

    开玩笑,这些粮食若是节约些,能供二十万边军吃大半年。

    当然,东家说了,这只是第一批,等下一批货物到了,就能继续买粮,说不定以后远在北荒的兄弟们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吃饭了。

    想想从前在军营里时,看着兄弟们饿得面黄肌瘦,每日还要种地,训练,时不时还要上战场对敌,甚至有人饿得没力气,连刀都挥不动,被教头一顿训斥。

    那时候,兵士们最盼望的,竟然是自己所在的队伍能被选中前去阻击敌人。

    只因为上战场之前,通常会有一顿饱饭吃。

    想到这里,常征捏紧手中的木棍,更加打起精神来。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长长的车队经历了水路转陆路,又穿过冰雪初融的北荒,终于抵达了幽州边城。

    林茂和常征手下一位名叫刘大的汉子望着一望无垠的边境城墙,长长的舒了口气。

    城墙下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低矮土墙茅草屋,干净利落,正是边军驻守地所在。

    驻地四面都设有哨塔,众人隐约能看到上面站着个直挺挺的士兵。

    刘大举起两面用木棍绑头巾制成的简易旗帜,冲城墙方向挥动信号。

    哨塔上的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好眼力,看清信号内容,三两下利落跳下哨塔,疾步奔向主帐。

    将军的好友曲公子又派人送粮食来了!

    消息不胫而走,一向纪律严明的边军也不禁骚动起来。

    因为边军已经濒临断粮了,每日的饭食都是稀粥,近几日粥已经越来越稀了,甚至要捞好半天才能在碗里捞出几粒米。

    朝廷迟迟不肯发军饷,好几年前穆酒便开始组织兵士们在驻地周围开荒种地。

    可边军数量庞大,种出来的粮食也仅够吃半年的,后面半年,只能靠朝廷偶尔发来的极少数军饷,和穆酒的父亲穆老将军在京中变卖家产苦苦维持。

    穆家世代为将,从前也显赫无比,可再多家产也有变卖完的一日,而今年,便是穷途末路。

    去年,穆酒曾请旨回京一趟,皇帝虽同意了他回京,却闭门不见,整整一个月,连大朝会都未曾露面。

    穆家父子俩与户部周旋数日,竟是一分钱,一粒粮食也没要到。

    而在衙门里叫穷叫苦的户部尚书,一下值便同吏部尚书直奔京城最大最繁华的酒楼,点了满满一桌子珍馐佳肴,只挑三拣四的吃了几口,便唤来歌姬寻欢作乐。

    两人喝得高兴,户部尚书还将白日里穆家父子卑微陪笑的事讲来作乐子。

    “穆家那两个憨货,但凡是有林兄你半分聪慧,也不至于穷得衣服都洗得发白,还一品大将军呢,真是丢死人了,哈哈哈哈!”

    “李兄你也不差呀,听说此次圣上修建行宫预计耗资百万,想必你……诶!哈哈哈!”

    “嗨!钱还在国库里放着呢,林兄你莫胡言乱语……”

    穆酒刚好受友人相邀路过包间,透过门缝将里面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

    也不知是那两人是真蠢,还是肆无忌惮,竟将这些话拿到台面上来说。

    那一刻穆酒甚至产生了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老子还效忠他做甚!

    平日里处变不惊,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大将军,此刻却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直接一脚踹废了包厢的门,将怀里搂着娇媚歌姬,脑满肠肥的二人踢翻在地。

    穆酒在京城大闹了一场,打伤两位尚书,直闯宫门,强行面见了正与众妃嫔“游戏”的皇帝。

    第二日朝会上,皇帝难得上了朝,本意是想让自己的宠臣们狠狠参穆酒一本,好借机发落一下这目无尊卑的逆臣。

    可一向忠于皇室的穆老将军破天荒的顶撞了皇帝,父子俩与皇帝那些宠臣饭堂对骂,吵得朝堂像个鸡圈,一群畜牲围着两个人不停“咯咯哒,咯咯哒”。

    最终的结果是穆酒要到了十万石粮草,以穆老将军丢了官职为代价。

    反而是穆酒,皇帝却不敢轻易动他,毕竟北方鞑靼虎视眈眈,整个朝廷能替他守住边境的只有穆酒。

    得罪了大半个朝堂,父子俩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总有那么些看不清形势的人想将穆家除之而后快。

    从那日起时不时就有杀手潜入国公府。

    好在穆家有世袭的镇国公爵位在身,虽说从此成了虚衔,但民间威望还在,府中亲卫的规制也不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