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君父在上》 80-90(第14/18页)
明瑾气道:“少来,我也是受害者好吗?这老混蛋打发我去外面找援军,我半道上提前跑回来,结果发现他竟然跑得比我还快!连通知都不通知我一声,怎么,当我是洪水猛兽,跟防贼一样?”
怨气还挺大。
张牧乐呵着弯腰拾起一把钢刀,握在手里掂量了两下,又舞了个刀花,嘴上道:“我是不懂你俩这弯弯绕绕,但陛下这么做,肯定是因为担心你啊,自古有御驾亲征,也有太子带兵出征,可哪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明瑾不吭声。
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也知道,如果当时自己要在场,肯定会要求随晏祁同去。晏祁就是太了解他了,自己一遇到关于对方的事情,情感就很容易压过理智,因此根本就没给他选择的全力。
但果然还是很生气!
“等他平安回来再说吧。”明瑾扭开头,不想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余光却忽然瞥见了什么,他疑惑地咦了一声,大步走了过去。
角落的柜子里,放着一把陈旧破损的长剑,剑柄上刻着阴阳双鱼的图案,绑带被血色浸染,应是曾经大战时留下的,一看就知道很有年头了,那血的颜色暗得近乎发黑。
“这是……”
明瑾抬高剑柄,看到侧面刻着两个小篆字体。
这字他不认识,但在场有人认识。
“是‘木帆’。”荀婴看了一眼,肯定道。
“所以这是我爹的佩剑?”明瑾有些发愣,他盯着那把边缘都已经钝化的剑许久,伸出手,轻轻抚摸了一遍。
冰凉的触感,仿佛深夜的寒雾,只一瞬间,便又将他的思绪拽回了那个通宵翻阅《宋史》的夜晚。
而他甚至都未曾见过那个男人。
明瑾有些发怔地想,他犹如此,那先生呢?
他曾与爹娘共同在这里生活过,或许自己不经意间路过的某个地方,先生也曾经来过。一把旧剑、一处旧屋、一棵老树……他身处其中,怎能不怀念,又怎能不恨?
明瑾又走到那柜子前,仔细翻找了一通,在确定没有其他的遗物后,他带着众人走出地库,将剑交给了宁昌县中的铁匠。
“看来你是想通了。”张牧枕着脑袋说道。
“什么叫想通?”明瑾望着头顶的蓝天,今天又是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只是觉得要是那老家伙真有个什么万一,我肯定也会做跟他同样的事情罢了。”
他站在原地,怅然了一会儿,回过神来发现身边已经许久没有动静,不禁心中一暖,心想张牧这人虽然平时咋呼欠揍了点儿,但关键时刻还是很有兄弟义气的嘛。
刚要转头别扭地道声谢,就发现左右早就没人了。
明瑾神色一僵,飞快环顾一圈,发现这混蛋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溜到了马厩那边,正跟孙洛聊得火热。
明瑾:“…………”
他就不该指望这家伙有良心!
他大步走过去,远远就看到张牧抚摸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脸上浮现出一种近乎于痴迷的神情来。
张牧压根儿没注意到明瑾正气势汹汹地奔着自己而来,只顾着抚摸爱马,连眼神都舍不得移开。
他问孙洛:“这马可有主人?”
“暂时没有。但若是大人想骑,您可以自便。”孙洛看到了张牧是和明瑾一起的,以为这位也是什么京中来的大人物,赶忙回答道。
“不错。”张牧夸奖了一句,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孙洛,曾是昭明军旧部,”孙洛自豪道,又紧接着询问,“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张牧。”
“…………”
“怎么了?”张牧一脸奇怪地看着他,“怎么这么看着我?”
“咳咳!”明瑾重重地咳嗽了两声,走过来把张牧拉走了,“你先别忙着骑马,县衙里的活还不少,快来帮忙。”
“等等!我就骑一会儿!”
明瑾敷衍道:“等你干完了再骑。”
张牧追问道:“那俸禄呢?”
明瑾佯装吃惊:“什么?为国尽忠,你还要什么俸禄?”
“滚蛋!你这是空手套白狼我跟你说,等陛下大胜归来,我一定要当面告状……”
孙洛望着两个年轻人拌着嘴离去的背影,许久之后,忽然笑了笑,拍拍马儿的脊背:“小家伙,看来你不用等太久了。”
他比谁都明白,一匹战马,最大的不幸,不是死于战场,而是老死于骈枥之间。
活了这么多年,孙洛自然能看出来,这位太子殿下,虽然性格还略显幼稚,行事作风也并没有陛下那般成熟稳重,但同样是个有大志向、心怀百姓的人。
陛下离开,他纵使再担忧再气愤,也未曾放下过手头的后勤工作,甚至还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和随时支援前方的准备,发号施令时有条不紊,简直不像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
孙洛想了想自己十几岁的时候,还在军营里跟那群老兵比赛谁上树爬得更高呢,为此还被上官责骂了一番,洗了足足一个月的脏衣服。
有这样的储君,乃是他们大雍最大的幸事啊——
作者有话说:明小比在外人面前一向很乖[狗头]放心,马上就要重逢了
第89章 让这老混蛋也尝尝心急如……
晏祁走后的第三日。
清晨, 一股更加汹涌的寒流席卷了边境地界。趁着天寒地冻,明瑾下令,让县内的青壮年们在宁昌县周边的土墙上再浇筑一层冰水。
在这个滴水成冰的时节, 铸造一座冰城, 是最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防御胡人骑兵的方法。
虽然这样一来, 里面的人出县麻烦了些,但作为非常时期的防守, 却是远远利大于弊的。
而一群血气方刚的男人聚在一起干活时, 免不了要闲聊几句八卦。
有的人吹嘘说他们亲眼见过陛下,有的则赌咒发誓先前太子殿下来巡查时跟他讲过话,更有甚者,直接放出豪言,说自己二表哥家的邻居的二姑妈生的儿子就在县衙当差, 还亲自伺候过陛下和太子, 个个都说得那叫一个信誓旦旦, 煞有其事。
人群中, 一个身材矮小、长相其貌不扬的汉子一直闷不啃声地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
等到晌午时分,众人都闲下来吃饭休息时, 他这才期期艾艾地凑到其中一个人的身边,正是那位二表哥家……总之是在县衙当差的那位,“兄弟,你真认识那位在县衙当差的?”
那人不屑地瞥了他一眼, 哼笑道:“那当然!我诓你做什么?”
“就好奇,想问问, ”矮个子讪讪一笑,又不死心地问道,“那你那二表哥可知道, 咱们县总共有多少兵啊?”
那人刚要张嘴回答,忽然警惕:“你问这个做什么?”
“这不是担心嘛,”矮个子叹气道,“听街上都在传,说陛下御驾亲征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