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莲人设不能掉(穿书): 200-209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的白莲人设不能掉(穿书)》 200-209(第8/24页)

要天上的星星,我要你无论何时何地都一定要找到我,记得我。”

    谢殊没想到戚秋会说这个,顿时一愣。

    戚秋紧紧地看着他,眸中是从未有过的认真和紧张,这让谢殊明显感觉到不对,“怎么这么说?”

    戚秋却不答,低声催促道:“你先答应我。”

    谢殊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更有些茫然,但见戚秋如此急切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无论何时何地都一定要找到你,记得你。”

    说完,谢殊心里却涌起一股不安,他眉头皱的更紧了一些,刚想开口询问,不远处却突然想起了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

    “谢大人,陛下命你立刻带戚姑娘进宫。”

    自那日之后,咸绪帝一直都没有上朝,而是开始着手清除那些有异心的朝臣。

    秦家、金家、宋家这些已经入狱的暂时不说,芮家、周家、李家、已经被放出来的宁家等太后一党均被咸绪帝清算。

    最近京城里着实是没少流血。

    戚秋和谢殊进宫的时候便遇到宣旨的公公又朝着刑部去了,应当是咸绪帝又要处决谁了,不仅如此,戚秋还看见了关冬颖尸首。

    虽被谢殊及时的遮挡住了眼睛,戚秋还是看到了关冬颖瞪得老大的眼睛,是死不瞑目。

    她身上的华服已经被扒了下来,只剩下一身里衣,发髻散落着,杂乱不堪,她眼睛瞪的老大,面色扭曲痛苦,更带着绝望,是被人活活给勒死的。

    关冬颖身为太后放在咸绪帝身边的一颗棋子,如今太后一党落败,她自然是跑不了的。

    只是心里虽然清楚,但一时之间,戚秋还是难掩心中的五味杂陈。

    叹了一口气,戚秋不再去看。

    咸绪帝此时正在霍贵妃宫里,坐在床边,悉心的喂着霍贵妃汤药。

    此番宫变,霍贵妃失去了孩子,更被宁贵妃刁难,身子落下了不少毛病。

    据说宁家与太后串联一事宁贵妃是不知晓的,宁家人嫌弃她愚笨没有告诉她,太后自然也不会对她主动提起,她一直被蒙在鼓里,这次本应不会受到太大的牵连,但却仍被打入了冷宫。

    戚秋听到传言说是,咸绪帝在为霍贵妃出气。

    这传言不知真假,但看着耐着性子哄着霍贵妃喝药的咸绪帝,戚秋觉得这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宫人通传过后,咸绪帝并没有起身,而是一直看着霍贵妃喝下汤药这才走了出来。

    如今再看着咸绪帝,戚秋不禁在心中感慨一声。

    也是在胡安,她们查出芮家回了客栈,被皇宫侍卫敲响门走了进来之后,戚秋这才明白过来。

    明白过来这许多事的种种怪异,明白过来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明白过来谢殊线索回忆片段里老太监的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这隐在京城诡谲的局势下的第三股势力,是咸绪帝。

    为了能将太后一党和隐藏在朝堂之上的所有异党清扫干净,咸绪帝一直都在暗中布局,在得知谢殊插手此案后默默地推波助澜。

    戚秋一直都在想,钱御史到底是谁杀的。

    苗义吗?

    原本戚秋是这么以为的,但仔细想想便觉得不对。

    如果真的是苗义杀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况且距离官员出行去江陵那么多日前他都一直跟在钱御史身边,要想动手早就动手了,为何要一直拖到了钱御史去往江陵的路上,在那么多皇宫侍卫的眼皮子底下动手?

    这有多冒险谁能不知。

    可若不知苗义,又是谁?

    谁能在皇宫侍卫的眼皮子底下,在东光等人的监视下神不知鬼不觉的动手?

    除了贴身保护着出行官员的皇宫侍卫还能有谁?

    想来这也是为了什么调查了那么久,皇宫侍卫却一直没有查到任务蛛丝马迹的原因。

    还有,戚秋之前一直以为戚父将她送到京城来,是迫于无奈想要利用谢府博一条生路,如今想来这才恍然。

    戚父把她送到京城哪里是在赌在求谢家庇护她,而是在请咸绪帝出手。包括戚父曾经送来的纸条,也是在暗示她——

    “无论如何,你都要相信父亲。”

    相信父亲不会做出那种事,相信父亲会保护好你。

    将戚秋送上京城戚父从来都不是在赌,而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最稳妥的决定。

    跟着咸绪帝一起走到无人的偏殿,咸绪帝将目光落在了戚秋身上,抿了口茶之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父亲曾是朕的老师,你父亲任职巡漕运使的差事还是朕批的。”

    当年先帝处理大皇子一党的势力时,也发现了江陵官场的异动,为了派去一个刚正不阿的忠臣名单而头疼不已,那时候咸绪帝已经跟在了先帝身边学着处理朝臣,得知此事后便向先帝推举了戚父。

    戚父也果然没让咸绪帝失望,先帝驾崩之后,随着玉全帮和太后插手到这里,江陵的官场再次变得浑浊不堪。

    戚父第一时间秘密上报,将这异动告知了咸绪帝。

    咸绪帝却让戚父稍安勿躁。

    因为钓鱼需要诱饵。

    大皇子在朝堂扎根太久,有些势力埋藏颇深,为了能将那隐在浑水下面的鱼都钓出来,戚父必须去做这个诱饵。

    果然,因着戚父这特殊的官职,太后和玉全帮纷纷将目光放在了他身上,不论是威逼还是利诱戚父都照单全收,就是为了将那些心怀不轨的异党尽数引出来。

    送去给钱御史的那批银子确实是戚家送去的没错,但那是在咸绪帝的默许下戚父这才如此行事,为的是假意投诚,钓出来躲在更深处的鱼。

    现下想来,谢殊线索回忆片段里那个老太监未说完的后半句话应该是:“陛下如何不知戚家冤屈……只是如今时候未到罢了。”

    而同样做诱饵的还有荣郡王府。

    只不过戚父引出来的都是埋藏在江陵的小鱼,而荣郡王府引出来的都是京城的大鱼。

    荣郡王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他一点都不想做什么权臣,更不想要什么泼天的富贵,所以面对芮阁老的蛊惑他第一时间就上报了咸绪帝,本还怕咸绪帝不会相信,却是没想到咸绪帝却是笑了。

    之后,荣郡王便甘心的做了咸绪帝的诱饵。

    他假意归顺太后异党,帮着运送银钱给芮家,并从中抽取部分银子纳为己用,看似上了芮家这条贼船,实则根本就是咸绪帝的眼线。

    咸绪帝假意病重之后,他又从谢侯爷手里接过掌管京郊大营之权,在谢殊闯宫那日与其里应外合在,这才有了那日的光景。

    咸绪帝又看向谢殊,见谢殊一直板着脸,不禁笑骂一声,“怎么了,还怪朕瞒着你,不高兴?”

    谢殊是在查出芮家之后便想明白了这一系列的事。

    想明白了为什么映春会对他说我不是输给了你,想明白了为什么证人明明有疯病皇宫侍卫却不言语,想明白了钱御史的死,想明白了为什么去了江陵之后案子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