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握逆袭剧本(快穿):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他手握逆袭剧本(快穿)》 23-30(第2/14页)

大亮,直接坐直了身体。

    “开通商路”此法顺元帝曾想过,可府库实在空虚,所以自他登基之后便把这个想法放到了脑后。若“笼盐铁政”成功实行,那么“开通商路”势在必行!

    顺元帝已经 在思考“笼盐铁政”如何实行时,“推恩令”三个字让他心 神一震!

    一个恩字,道尽了这条计策的妙处!

    他作为君主只 需要发布召令,明面上并没有其他动作。什么怒斥,政治强迫,派兵威慑等等,此乃柔政,如和风细雨般,不必费一兵一卒就能把一个拥兵自重的诸侯王权利分散,若至王侯之子,之孙,本就分散的权利只 会更加分散,这样一来,君王想要掌控各诸侯王就更加容易。

    “推恩令”阳谋无解,真是妙到了极点。

    等苏长行读完之后,顺元帝道:“众卿以为,此卷如何?”

    沈松博当即站了出来:“微臣以为,此卷见解独到,其主人定 有天纵之才,此次当点鳌头 。”

    成王一派的官员闻言也站了出来:“沈尚书此言为时尚早,不若再听听其他策文 再做定 夺。”

    沈松博看了看,认出此人正是给宋策墨卷三等的其中一位阅卷官的长兄,他们兄弟二人皆是成王一派。

    苏长行上前 一步,朗声道:“微臣以为,此文 极好,此子也有经 天纬地之才,状元乃实至名归。”

    “下官认为沈大人和苏大人言之有理,我 大历朝有此等人才,乃我 朝之幸,陛下之幸。”另一名文 官也道。

    “夏卿,你 怎么看?”顺元帝沉吟道。

    夏长林能从一介外放小 官坐到如今宰相的高位,靠的不只 是所学才学,更多的是懂察言观色。他暗暗看着顺元帝满意的笑容,虽然 不愿意此人当状元,但 若为此事逆了陛下所意,那才是得不偿失。

    “微臣以为,此卷得圈最多,当得状元,不过为彰显陛下贤明公正,不若再听听其他墨卷,届时请众卿再做表态,陛下以为如何?”

    夏长林这番话,既给了顺元帝面子,又给了众臣台阶,不可谓不圆滑。

    “好!就依夏卿所言。”顺元帝开了金口 ,“继续念——”

    苏长行又打开第二份墨卷,细细朗读起来。

    第24章 谋害妻女的状元郎(二十四) 农家子逆……

    苏长行 读完第二份墨卷之后, 顺元帝听完后表情 淡淡,实在 是宋策的墨卷珠玉在 前 ,第二份墨卷虽然也 辞藻华丽, 文采飞扬, 但细思之下远不如 宋策的墨卷来的简洁明快。

    等顺元帝听完了第三篇墨卷, 倚手而坐。这位士子用词恳切, 行 文如 流水, 但他对应府库空虚的办法竟然是加增赋税, 征战获利, 丝毫不管大历朝百姓之死活。针对前 朝五王之乱,他的见地也 确实独到, 通篇透露着一个意思:陛下理 应善待宗亲, 施以柔政抚慰, 委任分权于王侯,方乃长久之道。

    这篇墨卷直接给顺元帝气笑了。对, 分权宗亲, 等哪天他这个皇帝被人从皇位上拖下来, 改朝换代换个宗亲上位,他们 就满意了。

    真是岂有此理 !

    “这便是诸位阅卷官所评前 三甲?”顺元帝的嗓音不辨喜怒,开口问道。

    夏长林伴君多年,深知顺元帝秉性。他闻言上前 一步走, 朗声道:“陛下, 可将 后面十几份墨卷一并听了, 再 做定夺不迟。”

    顺元帝又问:“众卿以为呢?”

    众大臣个个都是人精, 听到顺元帝这么问哪有不明白 的?皆口称:“再 t 听听其他墨卷。”

    苏长行 又连读了三份墨卷,顺元帝都没什 么表情 ,直到第七份谈到应对府库空虚之策时, 他才微微坐正了身体 。

    下首众大臣时刻都在 关注着高位上的顺元帝,不过区区两篇文章,他们 大多已经摸清天子心意所在 。

    等苏长行 把十五份墨卷一一读完之后,顺元帝摆了摆手,当即有宦官上前 给苏长行 奉茶。苏长行 见状忙双手接过,并跪地谢恩。

    顺元帝轻点了点桌案,身侧侍立着的宦官忙躬身接过,开始念天子给这十五份墨卷依次定的名 次。

    等宦官读完后,顺元帝开口道:“众位阅卷官之意即为朕意,第一篇墨卷得一等标注最多,当为状元,众卿以为如 何?”

    沈松博上前 一步跪在 地上,“全由陛下做主。”众文官也 随声附和道:“全由陛下做主!”

    夏长林见状也 不甘示弱,跪伏在 地:“此子志向远大,状元之名 乃实至名 归。”

    顺元帝见无人反对,当即朱笔御批,直接定下宋策的墨卷为第一甲第一名 。

    阅卷们 见状元已定,便提议方才的第七份为一甲二名 ,顺元帝见状元之位已顺己意,到底给下首臣子们 留了脸面,口称:“诸卿可共同表态推举。”

    除了前 三甲前 三名 是顺元帝真心满意的人,剩下的便由众大臣去了。等这些优秀墨卷的名 次一一定好,侍立着的宦官便在 顺元帝的示意下揭下了左侧密封着的名 讳籍贯等信息。

    看着那个熟悉的名 称籍贯许久,顺元帝抚掌大笑,道:“众卿今日 辛苦,都退下吧!”

    众大臣连忙再 拜,依次出了含元殿。等出了二门,众大臣也 不装了,直接跟同派系的人凑近,小 声的商讨着什 么。

    沈松博拂袖走在 最前 面,夏长林快步赶上,淡淡道:“沈尚书,此次科举可顺你意了?”

    “夏相 这话本官就听不懂了,下官为天子分忧,何来顺意一说?”沈松博含笑说道。

    夏长林却是摇了摇头,“沈尚书可要保重身体 ,本相 先 走一步。”

    沈松博收起脸上的微笑,踩着矮凳钻进马车,放下轿帘,隔绝了所有朝臣的目光,回府而去。

    三月二十六一早,文武百官皆已经在 集英殿前 候立。此时集英殿殿门大开,当朝宰相 夏长林为首侍立,吏部尚书沈松博和二品内阁学士苏长行 于其身后半步站定。

    不多时,众殿试考生在 宫内宦官的指引下齐聚集英殿台阶之下,他们 皆身穿朝廷给众贡士发放的袍服冠靴,按照会试的排名 依次站好,众贡士神采奕奕,毕竟他们 寒窗苦读多年,哪一个不是为了眼下这等光宗耀祖的高光时刻?

    “陛下驾到!”

    只听得宦官一道高声吟唱,文武百官及众新科进士行 叩拜大礼,顺元帝微微扬手,只听得一声“众卿平身!”百官们 和新科进士都缓缓起身,敛色屏气,丝毫不敢动作。

    顺元帝高坐主位,此时有两名 大太监高举天子诏书和科举榜单自集英殿而出。礼部尚书高奉见状急忙上前 一步,躬身行 礼后先 接过了天子诏书,小 心翼翼的展开诏书后,面对文武百官和众新科进士开始宣读:

    “应天顺时,受兹天命:顺元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本届科考于集英殿传胪,依据圣人祖制,三鼎甲例取三人,一甲第一名 ,授翰林修撰,无须朝考;一甲二、三名 ,授翰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