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70-80(第5/14页)

 只暗暗提醒了刘陵几句, 刘陵一脸受教的表情, 却越发恼怒那些人没事找事了。

    尤其是在刘陵和皇帝的谣言被澄清后,没了娱乐他们的来源, 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越发的八卦了起来。

    “父王,您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 卫青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我这掐指一算,他日后一定会在战场上大放光彩,封侯拜相,让某些说酸话的人望尘莫及。”刘陵对卫青充满了滤镜感,说起卫青的好话来, 自然言之凿凿,一副您就等着瞧好吧的表情。

    刘安撇了撇嘴, 哼了一声,心下确定女儿只怕是真陷进了这个叫卫青的坑里。

    想到卫青现在是皇帝的亲信,姊妹卫子夫更是皇帝的宠妾, 日后自己必定会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刘安没在说什么,就事论事,等用完了卫青再扔了他也不是不行。

    刘安不屑的态度却让刘陵大为恼火,她道:“父王您别不信啊,我和卫青曾在宫中遇到过一位占卜很灵验的老者,那老者还是很有一套的,算出卫青是大富大贵、封候拜将的命格。”当然,自己的命格就不用多言了,反正刘陵和原主是两个不同的人,只要她不傻乎乎的帮着刘安造反,一定不会如原主那边早早地一命呜呼。

    刘安自然不信,他呵了一声,嗤笑道:“大汉自有将士,代代出身将门,父祖传承的家学,岂是他一小小奴隶可比的。”

    刘陵闻言,自然更生气了,她还有几分理智,好歹没有口不择言的开嘲讽模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只是冷冷的道:“是啊,大汉是不缺武将没错,只可惜对内,打各地藩王倒是大获全胜,对上匈奴就都成了败军之将。”

    刘安一噎,算了没话说了。

    虽然他还没和中央朝廷开过战,但无论是他祖父还是他的父王,对上文帝、景帝后,就都成了败军之将。如果不是文帝和景帝网开一面,为了名声宽恕了他和几个兄弟,现在的刘安也只是丧家之犬中的一员。

    但刘安却并不感恩于文帝和景帝的宽厚,反而觉得他们俩虚伪,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继承祖父和父王的遗志,夺取大汉神器,登基为帝。

    刘安抿了抿唇,觉得刘陵有些高看匈奴人了,那群野蛮的匈奴人好对付的很,刘安觉得,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抢了财务和女人后自然会退回草原,不会进驻中原。

    他道:“我大汉对上匈奴人,也不全是软骨头,还是打的有来有回的么。”

    “你怎么说都是我大汉的翁主,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是怎么说的出口的。”刘安强势的拍了拍桌案,无论是身为藩王还是父亲的威信都让他不能被自己的女儿说服。

    “我又没说错。”刘陵耿直道:“大汉的将士也不是没输的太惨过,更可悲的是没有赢过。”尤其是在没有卫青之前,简直输的惨不忍睹。

    这下刘安是真的没话说了,他挥了挥手,不再准备和女儿讨论卫青和大汉将士面对匈奴的输赢问题,将刘陵赶了出去。

    眼不见心不烦之后,刘陵过去找了卫青。

    又到了卫青的休沐日,和刘安来了长安之后不同,自从看出刘安对自己总往刘陵身旁凑后的质疑和时不时的诡异目光,卫青就自动GET到了隐身技能,在刘安的眼皮子底下,再不敢和刘陵有什么亲近的举动。

    卫青也试图通过刘陵打探出刘安的喜好,但刘陵直言不讳说让卫青不用费心,而且卫青也觉得以淮南王堂堂藩王之尊,确实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轻而易举得到了,便只能偃旗息鼓。

    刘陵找了过来,卫青很是高兴,然而这高兴还没能维持的久一些,就听着刘陵喋喋不休的对刘安的吐槽愈发黯然。

    刘陵都能发觉的事,没道理敏感的卫青感觉不到。淮南王对他的感官并不好,那日得知皇帝的宠妾卫子夫是他的阿姊后,淮南王对他的态度很温和,可是后来得知他和翁主的关系,还有自己的出身后,卫青再从刘安那处得到的就是冷遇了。

    卫青发愁,第一次为自己不会讨好人烦心。

    淮南王的入朝似打破了平静的湖面,在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听说皇帝将淮南王选入未央宫后,对这位刘氏藩王的态度温和到入邻家亲昵叔父的少年,更是议论纷纷,怎么也想不明白,刘安这个只会著书立传、问道炼丹的家伙是怎么讨好的皇帝呢。

    刘安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和皇帝侃侃而谈。

    大汉天子毕竟年纪轻,才初初登基,就有一番豪情壮志。一方面重用主张加强王权的儒士出任将相另一方面则采纳文景时期大为失意的贾谊、晁错一派的政治主张。

    即对内削弱诸侯、加强中央,对外则抗御匈奴的政策。

    如果不是刘安对刘恒的子孙自由一股恶意,这样的同族子侄他当然十分的欣赏,然而,他毕竟是个野心家,对帝位充满了勃勃野心。因此,哪怕再和刘彻一见如故、恨不得促膝长谈,那股子对刘恒子孙的恶意也不免丝丝缕缕的泄露了出来。

    这股恶意再微弱,刘彻身居帝王高位,也隐约能察觉到一些。

    他十分的不明白,不过是初次见面,对这个神交已久,和自己一拍即合、长谈阔论的叔叔,哪里来的龃龉?

    察觉到这些,刘彻故意在刘安面前高谈阔论,对尊王攘夷,削诸藩,破匈奴等政策赞不绝口,说自己也准备实施“大有为”之政来试探。

    而让刘彻失望的是,和他相谈甚欢的叔父则露出了自己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不赞同。

    刘安主张因循旧范,无为而治。

    由此引申为政策,也就是要坚持汉初旧制,从而保护刘氏诸王集团裂土称王的既得利益,让刘彻异常的失望。

    还以为会是个志同道合的帮手,谁知道居然是敌特,白瞎他一片激动的心,高兴太早了。

    刘彻没了再聊下去的心,又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话,就让黄门带着淮南王去拜见窦太皇太后了。

    素好黄老之道的太皇太后窦氏和淮南王刘安倒是一拍即合,而且还有诸窦、诸刘列王贵戚给刘安说好话,因此不过来长安几日,刘安迅速压下成名已久的刘陵,成了长安城内的风云人物。

    平阳长公主的酒宴办的次数少了不少,人人都知道如今淮南王阔气的很,来到长安城后几乎天天都好酒好宴的款待刘氏皇族和诸贵戚,府内每日人生喧嚣,比刘陵在时的清净简直宛如变成了闹市一般。

    闹得刘陵头的大了,为了有点清净的日子,避免被刘安拉出去待价而沽,刘陵只能借口陪伴平阳长公主,来平阳侯府躲清静。

    不止是刘陵,卫青现在也几乎不回府了,刘安不是很待见他,但因为卫青好歹也算皇帝的小舅子,刘安对着他也不能黑着一张脸,只能虚伪的笑着,虚伪的关怀,再虚伪的说一些对他未来很看重的话。

    如果不是刘陵早就给卫青透了底,知道淮南王看不上自己,对着这样一张慈和的脸,卫青是真心想不到淮南王的肚肠是如何的虚伪。

    反正他日日在宫中值守,只要淮南王不进宫,卫青就不用去面对他。义妁也是如此,淮南王好书、好琴瑟、好炼丹,但唯独不喜医术,再加上义妁身为女子,淮南王就更轻视她了,连义妁在长安城的名声他也觉得其中有刘陵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