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160-170(第11/21页)

丞相,贻误军机的另有其人!仆先前那些战略全都是听一友人说的。是他,是他害咱们朝廷军大败,害得李徐州战死。”

    董宙怒极反笑,“荒谬,你以为你随便编个不存在的人出来,就能免去一死吗?”

    “仆不敢。”郑易之伏于地,“只是他与仆一样罪孽深重,这黄泉路上我们二人自当结伴而行,一同去给李徐州赔罪。”

    他说得无比恳切,还一口气报出了个地址,直道那人住在此地,恳求董宙派兵去拿人。

    董宙见他言辞凿凿,如他所愿派人去走了一遭,然而卫兵回来后却称那宅子空无一人。

    “没人?不可能!”郑易之的反应很大,喃喃说,“他曾说他来京城投奔亲戚,以后都会在此地安居,怎么会……”

    士卒冷声打断,“属下去问了左邻右舍,他们都说那户人家约莫在十日前搬走了。”

    郑易之眼瞳收紧。

    十日前,那是李徐州新败的那一日。

    董宙懒得再和他多说,挥手道:“带下去斩了。”

    *

    秦邵宗的预料很准确,他说最多一个月黛黎便能随他入京。这话一点都不错,一个月将满时,豫州军在横水津大败,姜逆的头颅被割下。

    至此,这场闪电般拉开序幕,闹得轰轰烈烈的讨逆行动落下帷幕。

    当初秦邵宗广发檄文,对准的目标是姜师姜豫州,并没有将董宙囊括于其中。他给这位操控朝堂权柄的权相定位在“忠臣”,没在檄文里说要杀他。

    但董宙哪能相信,心知就算秦邵宗今日不杀他,明日也说不准。因此在豫州军落新败时,他就带着妻小跑了。

    秦邵宗对此不意外,直接派出两队人马追击,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个中的弯弯绕绕,黛黎并不知晓,她只知今日要随秦邵宗再次入京了。上一次入京,他们住在董宙专门安排的府宅内,几个州牧扎堆住一起,彼此为邻。

    此番回来,秦邵宗没挪窝,还是回到了这里。而出于种种考量,南宫雄同样选择了原位,继续和北地众人当邻居。

    长安还是那个长安,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每处皆是道不尽的繁华。

    但这回,黛黎感受比先前深刻多了。

    刚回来的第一日,一封封描金拜贴雪花似的飘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天刚亮就有人来送礼,求见之人多如过江之鲫,从天亮自天黑不间断,往往到宵禁才停歇。

    秦邵宗没有见任何拜访者,他休整两日后,便带着黛黎进宫了。

    并非贸然面圣,刚入长安的首日,他就派人往宫里递了消息,重提黛黎的封君一事,且告诉幼帝两日后他会过来。

    韩幼主八岁从滥用丹药而暴毙的先帝手中接过帝位,登基后不掌实权,由太后王氏和权相董宙一同把持朝政。

    秦邵宗那份帖子,与其说送到韩幼主手中,不如说送到王太后面前。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凶狼方去,恶虎又来。

    且不论接到帖子的王太后在深宫中如何大发雷霆,咒骂秦邵宗狼子野心、不得好死。但明面上,她迅速给长安各家派了令帖,邀请他们赏封后的宫宴。

    流程很明晰:白日上朝听封,下午设宴。

    ……

    黛黎跟着秦邵宗入宫上朝,他们乘车长驱直入威严的司马正门。

    司马正门乃皇帝出入宫,亦或诸侯朝谒天子途经之门。寻常的百官上朝,只走东门,而不行正门。

    哪怕是经东门入内,也需下车步行,且除械后方可进入。但今日秦邵宗不仅不摘刀地走此门,更不打算下车徒步。

    他和南宫雄一人一辆车驾,十分嚣张地驱车穿过宫门,来到前殿广场。

    黛黎站于宽阔的前殿广场上,头顶天幕湛蓝如水,两旁平阔异常,面前宫殿巍峨耸立,皇城的庄严肃穆扑面而来。

    这里是全长安,不,应该说全天下权力最至高无上之地。

    她怀疑她是继王太后之后,大燕第一个明目张胆踏入前殿区域的女人。

    “夫人。”身旁有人低声道。

    黛黎转头看身旁人。

    他头戴武弁大冠,着黑袍,腰悬环首刀,身形伟岸健硕,端是神采四溢。

    好一个乱臣贼子!

    黛黎再低头看自己,今日听封的缘故,她穿得也很庄重,长发梳成高髻,其上点以金步摇和珍珠发簪,颈上一串纯净的水晶项链搭在墨青色的曲裾深衣之上,腰垂玉挂组,意寓步步高升的祥云纹翘头履挡住长裙前摆,端庄雅静。

    也是,好一个乱臣贼子!——

    作者有话说:来啦,求求营养液[合十]

    第166章 她命好

    “……盖闻褒有德, 赏元功,古之通义也。武安侯平叛摧逆,神武无双, 护大燕于风雨飘摇之中,朕甚嘉之, 以五千四百户封太尉,畴其爵邑,世世毋绝……”

    这一份加封太尉的诏谕来得突然,在秦邵宗未有任何暗示的情况下, 直接给他封了个太尉。

    太尉, 是外朝之中继皇帝之下的第一批官员。与“丞相”和“御史大夫”同为三公。不过说是并列,但实际上掌军事的太尉隐隐是三公之首。

    董宙权倾朝野, 自然不会让“太尉”之职花落别家,因此自个兼职了。不过他重文轻武, 比起杀气腾腾的武官,他更喜欢文雅的丞相称呼, 故而对外命人称呼他为“董丞相”。

    如今权相一逃, 丞相和太尉都空出来。

    黛黎心道这位王太后还挺有想法。

    与其被逼着加封,还不如将主动权掌握在手中。而“畴其爵邑,世世毋绝”的意思是:功臣的爵位和封邑世代相传,永不断绝。

    但太尉只是官职, 并非爵位, 王爵和二十等爵才是。秦邵宗此番平叛摧逆只封太尉,按理说无需提及爵位,毕竟不是新封。

    诏谕非但提了,还加一句“世世毋绝”,暗寓永远都是臣子, 世代不绝,算是恩威并施地将人摁在下位。

    待诏谕宣读完,秦邵宗拱手谢恩,只道“谢陛下赏识”,完全没有下跪的意思。

    两侧百官静默不言,没有人敢跳出来挑刺;上首的幼帝木讷呆滞,垂帘听政的女人似怒极,触碰得珠帘微微晃动。但最后她到底没说什么,只让人继续宣诏。

    接下来的是黛黎的封君诏谕。

    “……所谓社稷之昌,全托德器流芳。龙骨水车显于乡野,施惠泽于道路之上,实乃黛女之功绩。懿德茂行,可以励俗,今以两千五百户赐封为武陵君,采邑于武陵,旌表其劳……”

    听到武陵,黛黎愣住了。

    封君有很大概率会同赐封地,这点她知晓,但她没料到她的封地居然在武陵。

    这个时代的武陵因为多山地丘陵,农耕技术要落后于中原,相对的,粮食产量有限,人口也较少。

    但这些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武陵在……荆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