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180-184(第6/8页)
,“父亲,能否借我穿一回,就一回!求您了……”
秦邵宗斜睨了他一眼,“到那树下站去。”
秦祈年顺着他的目光看前庭的树,又不明所以地回头,“为何?您是想在那儿卸甲吗?”
秦邵宗冷笑,“那凉快,自个滚过去待着。”
黛黎:“……”
黛黎见秦祈年一脸失落,便道:“祈年不急,你也有的。”
几道目光刷刷地看过来,黛黎佯装不觉,“你父亲生辰在即,故而先赶制他那套明光铠,你和州州的那身过些日才能完工,你且等一等。”
嗯,某人满意了——
作者有话说:①:《周书》
第184章 吻卿千万
春天的步伐远去, 夏季紧随而至,很快来到了秦邵宗计划的出征日。
黛黎当初在长安受封为武陵君,采邑于武陵。武陵在荆州的腹地, 那时王太后捏着鼻子给黛黎封君,心里不舒坦, 索性给她扔了块“无用之地”。
只得个名头,好听罢了,税收是收不到的。
然而如今秦邵宗却另辟蹊径,出征的名头正是:去武陵收税!
名义上勉强说得通, 至于刘湛会不会大开城门迎这批收税的军队,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黛黎此番不和秦邵宗一同启程,渔阳有些事还需她处理, 等处理完后,她再和施溶月一起南下去长安。
在长安等他凯旋。
城外军队罗列有序, 头戴饕餮兜鍪、身着明光铠的伟岸男人低头看着面前的妻子,抬手帮她扶了扶头上的金累丝凤蝶步摇, 又顺了下那长长的珠串流苏, “莫延云赠的那两只猎鹰不错,你我各一只,夫人记得写信予我。”
黛黎无奈,他昨晚睡前说了一回, 没想到临走了还要再说一回, “一有空就给你写信好不好?”
“如此再好不过。”秦邵宗勾唇。
黛黎郑重道:“此去山长水远,夫君照顾好自己。战事不必急于求成,论物资和军队,我方很有优势,胜利是迟早之事。我在长安等你凯旋……”
她本还想说其他, 但后面说着说着,惊觉此时此景此话,很像电影电视剧里的不吉利场面,遂赶紧止住。
秦邵宗唇边弧度加深,“夫人再喊一声。”
黛黎稍愣后才理解了。秦长庚这人特别喜欢听她喊夫君,昨晚听了一宿还不足,这是又想听了。
可大庭广众之下,特地喊他嗳……
算了,他出征在即,总不能这点要求也不满足他。
黛黎缓缓笑道:“我预祝夫君旗开得胜,平平安安归家。”
“此去最短半年,最长一年半,夫人等我回来。”秦邵宗深深看了她一眼后转身。风吹起他背后的红披风,那道伟岸的身影翻身上马,披风扬出一抹凌厉的弧度,宛若猛虎张开的爪牙。
黛黎看向两个同样披甲的儿子,温声叮嘱他们。说的话或许在旁人听来很无趣,无非是让他们好好吃饭,战场上注意安全,行事别莽撞,多留个心眼。
秦宴州和秦祈年听得很认真。
“谨记母亲教诲。”
“谨记母亲教诲。”
黛黎笑着拍拍他们的肩膀,“去吧。”
铁骑隆隆走远,黛黎弯起的嘴角慢慢落了下去,目光也变得模糊。她拿出帕子拭了拭眼角,只觉心里闷得紧。
不过黛黎的沉闷并未持续多久,因为当天晚上一只信鹰飞回来了。她看着信鹰脚上的小信桶,又看着扇翅讨食的鹰,哭笑不得。
他人才刚走呢。
黛黎取信展开,他的字一如既往的龙飞凤舞,那股张狂劲掩都掩不住,而信中所言更是和“含蓄”二字扯不上关系。
“分别不足一日,已是思卿如狂。吾过往从未觉军旅困苦,如今不得卿相伴,端是铁衣浸寒月,辗转夜难眠。甚是想念昨夜,与卿红浪翻滚诉相思。”
“思卿,念卿,想与卿拥吻缠绵。”
“回信予吾,吻卿千万。”
黛黎脸颊微红。
这人真是什么都敢往里写,万一信鹰送岔了,或者信筒不慎掉了,叫旁人看了去,这脸还要不要了?
嘴上念了他一通,但黛黎还是研墨提笔给他回信。
第二日的晚上,信鹰又回来了。
收到她回信的他有些不满。
“卿卿回信甚是敷衍,叫吾愁肠满腹,郁郁不得欢颜,只恨身无双翼,飞不回渔阳手把手教卿书回信。”
“军旅煎熬,卿之小衣慰吾多矣……”
“回信予吾,吻卿千万。”
黛黎将手盖在脸上,挡住眼睛,佯装没看见那句“卿之小衣慰吾多矣”,但脸上腾起的热度却颇为烫手,叫她无法难自欺欺人。
这人出征前带走了她几件帕腹,他带走就带走吧,私下用来做什么她也不是不知道。
但知晓是一回事,这人大咧咧地写在纸上传回来是另一回事。
黛黎给他回信。
“秦长庚!不许把私房事写在纸上,万一被旁人瞧见了,脸皮还要否?”
她还特地在信纸上画了个不满的颜文字(◣_◢)
他回曰:“……小画甚是可爱,视之如见卿卿。吻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信鹰稳当非常,无人能窥之一二,卿卿且把心放回肚子里罢。”
“回信予吾,吻卿千万。”
……
大军离开的起初,黛黎每一天都能收到秦邵宗的信件。但慢慢的,每日变成了隔日,再变成了隔几日。
黛黎知道,他是越走越远了。
此番她留在渔阳,既是做大军的后勤工作,也还需办一件要事:
给州州和茸茸订婚。
这个时代的望族婚事繁琐非常,走三书六礼需走很长时间。前面纳彩问名和纳吉纳征等,都由黛黎一手操办。
等这些事忙完,不知不觉一个季度过去了,时间也来到了丰收的秋季。
得益于去岁的大丰收,肥料的推广不费吹灰之力,北地百姓都知晓这是一样能猛增自家田地粮食产量的利器。
好东西自古均被争抢,哪有推出去的道理。因此今年大丰收后,新一轮的堆肥无需黛黎广贴告示,也无需敲锣打鼓催促,北地的家家户户都热情高涨。
堆肥需要粪土,那段时间渔阳和其周边城市街道分外干净,路上不见任何牛马粪便。哪怕是新粪刚落地,那热气还未散呢,就被人拾走了。
不得不说,堆肥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为城市卫生出了一份不小的力。
……
另一边,黛黎将今岁丰收的粮草整理好,便带着施溶月,和行军教授金多乐一同押送粮草南下。而在她南下去长安之前,已收到秦邵宗告诉她要开战的来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