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菀菀》 130-140(第3/14页)
右卫官廨前院,临时充作帅帐的正堂内,亲卫统领顾擎悄步而入,低声禀报:“王爷,中书舍人刘大人来了,说奉旨意,带新任的征北道行军大总管府判官前来拜见。”
片刻,中书舍人刘瑜领着一位身着青色官袍、年纪约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官员走了进来。那年轻人面容白净,眉眼间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矜持与谨慎。
“下官刘瑜,参见王爷。”刘瑜率先行礼,随即侧身引荐,“奉陛下口谕,引荐新任征北道行军大总管府判官崔昊崔大人,至王爷麾下效力。”
那崔昊立即上前一步,躬身长揖,姿态十足恭敬,声音清朗:“下官崔昊,参见大总管!下官蒙陛下错爱,亲授判官之职,奉命随军,协理文书,记录功过,整肃纪纲,以供大总管驱策。”
他抬眼看一眼宁王,见并无反应,又将语气放缓了些、却仍保持了下属规矩,继续说道:“下官的叔父、礼部尚书崔璞大人特意叮嘱下官,定要代他向王爷问安。叔父言道,王爷为国征战,辛劳备至,崔氏一门,皆感佩于心。”
礼部尚书崔璞,正是如今宁王府里、皇帝亲自指婚与宁王李贽为妃的崔氏女湘旭之父。
说起来,宁王应唤其一声岳丈。哪知这宁王从漠北战罢回京,借着即刻又要远征北疆,竟非但不回宁王府与崔家女儿团聚,更未上他博陵崔氏之门拜见岳丈大人。
那崔璞大人早已在府上大光其火,怒叱宁王不尊崔氏门楣,轻视皇权联姻,实在是无礼无知之至!
近日里更听闻一些风声,道宁王之所以不回皇帝亲赐的宁王府,乃是因了宁王竟已自行与一女子私定亲事,甚而将那女子带入军中,要一路随军、形影不离。
那崔家女儿湘旭,一向自视极高,原先一直觉着自己乃是太子妃的唯一人选,后被皇帝亲自指婚与宁王,一度还有些情绪。
但因宁王李贽先前那个镇国公府世子爷宇文贽的大名,在整个京城内都极是脍炙人口,被传得既是英武神勇、又是丰神俊彦,文才武功都是一等一的天赋型人物。单论人才而言,据说太子李琼俊毫无疑问是居于其下的。如今又重归了皇家,摇身而为大皇子殿下,又封了一字王,皇恩隆宠得无人能出其右。
因而那崔湘旭才满怀期待进了宁王府,日日做尽了功课,要以最佳新妇的姿态迎接宁王归来。
谁料那宁王回京后,根本对她不闻不问,连宁王府的门槛也没来踏上一步。又风闻宁王身边有个女子,将那宁王迷得丢了三魂七魄,竟连太子殿下和皇帝陛下都不怕得罪。
那崔湘旭何曾受过这般委屈,跑回娘家哭闹不休。
她爹崔璞大人也深觉老脸无面,想着虽无法子整治宁王,但可趁机将本就一直在培养的侄儿崔昊安插过去。一则可监视和影响宁王,令其在男女之事上不至于做得太过;二则可借崔昊此人在征北军中,确保崔氏家族在未来的北疆战事中能分一杯羹,维持家族的政治影响力。
待崔璞因此事觐见了皇帝,李卓竟并未过多权衡便允了此请。
李卓实则也想替太子对那势头正盛的宁王,稍加牵制;
另外,崔家乃是重要的士族代表,宁王显是因了对皇帝的指婚之举感到不满,便趁战事之借口不敬崔氏,自然需要安抚;
再来是,将崔昊安在征北军中做个文职判官,并不直接掌兵,即便崔昊无能,也无伤大雅、进退自如。
说回到右卫官廨,那崔昊将自身姿态放得极低,对宁王说道:
“下官年少学浅,虽读得几卷诗书,于军旅之事却是所知甚少,初次效力军前,必有力所不逮之处。此番随军,只望能竭尽驽钝,为大总管处理好琐碎文牍,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后若有不当之处,万望大总管不吝教诲训示,下官必定谨遵钧命!”
宁王面色平静如水,崔家之事,皇帝曾亲召他入宫,殷殷切切地说了一番话:
“贽儿,你回京这些时日,朕都看在眼里。你没回王府,也没去崔尚书府上拜见。朕知道,你心里有气,有不甘。朕……不怪你。”
“指这门婚事前,朕细察过,那崔家女儿,品貌德行,皆是上上之选。朕是真觉得她好,配得上朕的贽儿,才一心要给你。朕总想着,这般好的女子,你见了,定然会喜欢……是朕,一厢情愿了,没顾及你的心思。”
“可是贽儿,你如今是宁王,是朕亲封的亲王,不是江湖游侠。你可以不喜这门亲事,但不能不给崔家,不给你的王妃,应有的体面。这是规矩,也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你让崔璞这位三世老臣颜面何存?让天下人,如何看你,如何看待天家?”
说到这里,皇帝面色灰败,带着浓重的疲惫,却从眼中射出一道狠厉之光,死死盯在李贽面上,说道:“至于……徐家那女子!”
皇帝好似在极力压抑着心中怒气,顿了好一会儿,才又往下说道:
“朕指婚崔氏,是一片苦心,望你与天下最盛的士族联姻,根基永固。但你……你竟用这种方式来回敬朕。你让朕,让崔家,都下不来台。”
第133章 小丫头与大美人
烛光映着皇帝异常苍白的面容, 他死死盯着宁王默然沉静的眼眸,半晌,他好似败下阵来一般, 将手抹了一把自己的脸, 好似卸下了那副帝王的面具, 露出了背后的坦诚与沉重。
“朕的时间, 不多了。”他抬手压住宁王听闻此言后显露出的惊疑。
“朕庆幸, 在朕最后的时间里,找回了你。”
他的目光里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混杂着愧疚与无比的欣赏。
“你的文韬武略, 你的杀伐决断, 远超朕身边的皇子朝臣。朕看着你, 就像看着一把未经雕琢便已锋芒毕现的宝刀。”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
“这个江山, 朕要交给太子,但他年轻率真,根基过浅。朕需要你!需要你这把最锋利的刀,护他助他,为他镇住朝堂!”
他再一次目光灼灼地看向宁王,那抹狠戾之色又隐隐浮现:
“朕和太子——未来的皇帝,都需要看到你的忠诚。这不是一句空话,这需要你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辅佐他, 就像你曾经为朕征战一样,毫无保留。”
“那徐家女子, 朕,能容她,却不是承认她。只因为她现在是让你能安心为朕平定北疆的定心丸。她的安危、她的名分, 从此就和你北征之功,和你对朕、对太子的忠诚,牢牢绑在了一起……”
“父皇!”宁王突然打断了皇帝的话,他知道再往下说,便是他无法接受的条件了,他绝不愿在菀菀之事上,去挑战“君无戏言”。
宁王撩袍下跪,行叉手礼说道:“多谢父皇将她赐予儿臣做‘定心丸’,她于儿臣,已是万难割舍之重。父皇的这番体谅与成全,儿臣……感激不尽。”
他抬眼,目光坚定地迎向皇帝:
“请父皇放心。北疆之事,儿臣必竭尽所能,荡平寇氛,安定边陲,以报效父皇今日之信任与天高地厚之恩!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皇帝有些吃惊地看着这个他一向倚重、却并不甚了解的儿子,他三言两语便已对自己表明,那女子乃是他不可触碰的底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