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首辅养成,从种田开始》 150-160(第13/16页)
“臣以为郑大人说的是,只是漳州路远,该派何人去?”
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也不愿去。
一时间,殿中陷入寂静,无人再开口。
皇上坐在龙椅之上,手指轻轻敲着,阿昌站在众官之前,皇上抬了抬手:“太子有何看法?”
阿昌思绪断掉,出列回禀:“回父皇,儿臣认为,漳州已收复一年,而知府仍未上任,不如赈灾之人与知府一同派任。”
皇上点点头:“那太子觉得该派谁去?”
这个人选,他们心里都有数,但在这大殿之中,众目睽睽一下,他突然想起阿眠来。
若是……
“老臣以为,去年三元及第的陆鹤明,堪当此任!”
昌邑王出列表态,这话一定要说,这个人也一定要走。
这差事确实不如待在盛京爽快,但若是干好了,那可是不一般了。
皇上也知道陆鹤明与昌邑王走的近,如今立了太子,为他培养点人才也无可厚非。
阿昌没抬头,皇上说了一声好:“倒是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人了,我记得他乡试的文章写的就是以工代赈,那就让他去试试,怎么个以工代赈法。”
底下群臣也无其它意见,皇上摆摆手:“若是无事,便散了吧。”
群臣叩谢,待皇上走了,他们才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阿昌跟着昌邑王往外走,待他们走远,一众朝臣才开始讨论起来。
“这老王爷,还真是爱子心切,都当上太子了,还在为他谋划。”
“那陆鹤明也是个惨的,漳州府又远又破,去了也没政绩拿,到时候蹉跎一辈子,仕途之路算是完了。”
从从六品的修撰,一步走到正四品的知州,迈步不可谓不大,但这个知州,远在千里之外。
明升暗贬罢了,眼红的人不多,看笑话的人不少。
圣旨传到陆家时,楚盛刚走。
一家人有了心理准备,也没觉得突然。
林言一杯茶喝完,感慨了一句:“竟感觉松了一口气。”
早在其他人升迁之时便有了风声,陆鹤明他们一口气噎着,不上不下的,这下算是尘埃落定了。
陆鹤明看着他,刚想说什么,就被林言截住了:“你不用说什么自己去,我们留在盛京,我不同意,阿娘也不会同意。”
陆鹤明无奈地笑了笑,两人这么多年,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
圣旨来的着急,赈灾粮已经在筹备之中,他们要走,就得快点准备起来了——
作者有话说:来了!
还是来叨叨两句——
关于阿眠,他其实一直生活在一个很纯的环境当中,从小阿娘大哥护着,林言来了之后,家庭条件上了一层楼,精神物质双富养,可以说他吃的最大的苦就是练琴的苦[笑哭]
但他不傻,他对爱情也有过憧憬,但对他与阿昌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精神强大就能填满的。况且阿昌虽然成为了太子,但他依旧没有强大到能隔绝所有流言蜚语。
其实我不太能写很曲折的情节,甚至在我脑子里已经过了很多遍,最后还是决定让他们彼此再成长一下!
但是表白心意要得了[哈哈大笑]不然阿昌憋太久也不好啦[眼镜]
晚安——
第159章
“你也要去?”
老太太看着阿眠, 语气迟疑。
阿眠看了一眼林言,又冲着老太太点头:“师父,我想去闽南看看。”
这大半年下来,老太太经常带着阿眠走动, 陆鹤眠的名头, 不少人都知道了。
“那苦寒之地, 有什么好看的,这盛京要什么没有,非要跟着去受苦?”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也是把阿眠当成自己孩子看的。
她如今在盛京, 阿眠跟在他身边也没什么不好的。
阿眠看她苦口婆心劝自己, 又不忍心:“师父, 你不是总说我弹琴没感情,技巧虽好, 情感不足。说不定出去转悠两圈, 就懂得了呢?”
林言和楚盛在一旁不插话, 老太太看着他,随后又摆了摆手:“罢了罢了, 你是个有主意的, 想去便去, 呆不惯再回来也成。”
年纪小,就总要撞南墙。
只是想起阿昌, 老太太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
长大了, 一个比一个有本事。她是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不管了。
阿眠笑着哄她:“师父,等我到了, 给你寄特产回来。”
“什么特产,海匪吗?”
在一旁听着的林言,实在没忍住笑出来,老太太瞥他一眼:“还有你这个哥儿,早早才多大,漳州又那么远……”
这话说了好几遍,嘴皮子都要磨破了,这两人还是下定决心跟着去。
林言眼瞅着战火要往自己身上烧,连忙把早早抱过去:“老太太,您放心,等我们有空就回来看您。”
“说的是容易,来回一趟要四五个月,到时都不一定能想起我这老婆子。”
“那哪能!”
林言嘴甜,三言两语说的老太太就笑起来了。
中午留在王府吃了饭,玩到了快天黑一家人才往家里赶。
陆母带着云织在家里收拾东西,这院子是林言买下的,带不走的,放着也没事。
林言也和楚盛说过,让他抽空找人来打扫一番。
“阿娘,明日我要和盛哥儿去半盏,还得你们辛苦收拾。”
陆母一整日没见大孙子了,这会儿正亲热,“该干啥干啥,明日早早就在家里就是。”
开了春,天气也暖和了起来,早早换了单薄一些的春衫,抱起来肉嘟嘟的,十分累人。
“我巴不得呢,陆早早明日就跟着你。”
他话音刚落,陆早早便扭着头看他,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全是不理解。
林言捏了捏他的脸:“看爹么干什么?”
陆母也笑起来,抱着他往屋檐下面走:“咱们这一路,走一两个月过去,夏天的衣服也得备着,你明日顺路买些夏衫的布,轻薄些的。”
漳州那边空气潮湿闷热,蚊虫也多,什么都得备着。
林言直接拿了纸笔出来:“阿娘你说,还要买什么。”
“买些药材,你去问问郎中,日常能用到的,多少都备着些。再问问有没有驱蚊的,这得多买些。”
林言点点头,写下郎中二字。
“还有些干粮,米面什么的,咱们自己带点在路上吃。”
……
半盏开了快一年,林言来的次数不算多,里面的伙计和茶娘大多不认识他。
但是楚盛常来,从选址到开业,几乎是他一手办成的,里面的人他也都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