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首辅养成,从种田开始》 170-180(第1/16页)
第171章
梅雨季节过去了。
地里的秧苗也都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 最后一批救济粮发下去,漳州城也开始逐渐恢复往日的秩序。
只是有些人领了救济粮还在担忧,连续几年的天灾人祸,让他们无法真正安心下来。
“这地里的庄稼还得两三个月, 这点救济粮怎么够吃啊?我听说昨日山上来了一波人, 把商队给抢了……”
“说的就是啊, 我一家老少,大大小小五张嘴……”
旁边的人听不下去,翻了个白眼过去:“这粮食都是按照人口来的, 你家五口人, 分的粮食也多, 百斤的粮食还不够?再说了。你手里握着的银子也够多了, 别整日像个铁公鸡似的。”
“什么山匪,流言而已, 你也信?也不用你这猪脑子想想, 就算真的有, 卫将军还在这儿呢,你怕什么。”
这人不顾情面地输出, 林言在不远处听得一清二楚, 更是将那二人变青的脸色尽收眼底。
旁边人也都反应过来, 差点被这人带偏。
如今漳州有陆大人还有卫将军,他们放宽心就好。
陆鹤明并非是让他们自生自灭, 漳州修缮治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只要他们愿意干,干一天就会发一天的工钱。
有了工钱自然能买粮食。
那人看他们都不说话了,没好气地又说:“明日要去城北种菜,一人三十个铜板, 还有内河修桥过两日也要开始了,中午还管饭,若是觉得救济粮不够吃,就去干活去。”
漳州城需要人的地方不少,城北的地大片大片的空着,另找人也不方便,正好漳州的百姓又需要钱,也算是良性循环。
等全部发放完毕,人群都散了。
陆鹤明才让人收了摊子,和林言一起并肩回府衙去。
林言这几日忙着铺子和房子的事,铺子是老早确定好的,只是菜谱一改再改。
来漳州这么久,他也算对这里的口味有了了解,不过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只能先暂时搁置着,正好找房子的事这几日有了眉目,他又开始忙房子的事。
离府衙不远的地方有两个院子,都不小,是前后三进的院子,他们一家人住进去刚好。
林言和陆母都跑了好几趟,最终商讨着定下了一处。
这几日他们就在考虑搬过去的事,不然实在是不方便。
不只林言,小木子和江余每日都要从军营那边来回,虽说不远,但也麻烦。
“阿娘,被褥什么的让他们先搬过去,你看着早早就行,我和云织去铺子里看看。”
自从陆鹤明把铺子的买卖规则定下来,虽说与以往的不同,还是有人来买铺子。
如今大街上已经有了不少店铺,虽然营业的不多,但和以前比着,已经热闹了很多。
林言的铺子正好在正中间。
里面有几个人正忙着,林言走进去,几人都直起身子打招呼。
“林夫郎。”
“林夫郎……”
林言笑着摆手:“几位不必客气,这几日天气热,给各位准备了冰饮,大家先来喝。”
这冰块是从隔壁县城运过来的,这边夏季闷热,冰块本就不好储存,价格更是高的离谱,但是林言怕热,还是让人弄了点过来。
铺子这边平日里消暑的绿豆汤不断,他们就已经十分知足了。
“这哪里使得……?”
“对啊东家,冰饮太贵了。”
这一杯快要比他们的工钱还贵了。
云织从篮子里一一端出来,林言才摆摆手:“不用说这些,这么热的天,这些都是我应该提供的。”
他们看林言坚持,自然也没推脱,毕竟这可是冰饮。
一碗冰冰凉凉的饮子下肚,几人顿时困的凉爽不少,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力了。
各自把碗收起来,林言才开始四处看,这里的格局都是他亲手设计的。
准确来说,这算是他第一次自己负责一个铺子。
以前无论是在襄阳还是盛京,都有人帮他,而这一次,从头到尾就只有他一个人,眼看着要完工,林言心里极大的成就感。
林言还是挺有信心的。
绕了一圈,林言就提了两个小点让他们注意,其他也没多说什么。
回到家里的时候,陆母正在屋檐下给早早缝衣服。
这小孩长的快,一天一个样,衣服不停地做。
“阿娘,你给他做大一点,不然再过两个月还得做新的。”
陆母就这一个大孙子,心里喜欢着呢。
“小了就小了,过两个月就做新的,穿着舒服才行。再说他穿过的,还能给小的留着,总归不会浪费。”
林言实在无奈:“阿娘——”
陆母这会儿正锁边,也没心思听他的:“我知道,你放心,我绝对不催你。”
林言这才嘿嘿笑了两声:“还是阿娘懂我!”
“知道你辛苦,我们哪里还能拖你后腿?”
这一路走来,陆母都看在眼里,心里也都知道,如今她已经这把年纪了,也看透了许多。
往后她就在家里帮帮他们,不给他们添乱就好。
想到这里,陆母又想起阿眠来,如今都已经十五六了,从家里到盛京,现在又到这里来,人生地不熟的,又不敢把人留在这里。
“唉……”
林言刚想往屋里走,就听到陆母唉声叹气的。
“怎么了?”
陆母看他一眼:“没事,你忙去吧!”
“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别放在心里。”
看他一脸凝重,陆母没忍住笑出来:“能有什么事?别操心我了。”
“真没有?”
“真没有!”
林言再忙,排在他心里第一位的也是家里人。
林言这边的忙算是告了一段落,只要逐步进行即可,陆鹤明那边还忙的如火如荼。
铺子买卖还算顺利,不少商人也认可陆鹤明的规则,愿意签订新的文书。
有的动作快的,已经开始营业了。
只是分田的进展不算顺利。
陆鹤明现在手里握着的,一大部分都是良田,良田的价格自然也比下等田要高上一些。
普通老百姓手里虽然有一些银子,但如今前路尚有些迷茫,他们也不愿意耗费银子在田地之上。
万一将来发生什么天灾人祸,再好的田地也会颗粒无收,更是带不走。
而陆鹤明也不愿把这些田地放给外人,与其这样,还不如都握在自己手里。
一时间场面就僵持住了。
前段时间梅雨季,卫陵光几乎没闲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