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养成,从种田开始: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首辅养成,从种田开始》 170-180(第5/16页)

来几道招牌菜。”

    林言一直忙到过午时,人才少了点,三个特等奖都被抽了出来,返还了今日的饭钱。

    卫将军他们吃完便走了,只有陆鹤明留下了。

    “你今日不忙?”

    田地的事逐步完善中,现在他要趁着没有雨修水利,这几日正忙着修桥,一天到晚地不见人。

    几个县令也都来了好几日,除了漳州城,其他也都得准备着。

    “已经安排下去了,今日是你开业,再忙也要来给你捧场的。”

    外面是伙计们收拾餐桌的碰撞声,屋里林言只能听到陆鹤明胸腔内跳动的心脏声。

    一下又一下。

    无论这一路又多辛苦,他们终于一步步走向正轨了。

    外面的太阳突然被一朵云遮住,林言抬头看了一眼陆鹤明,心满意足地笑了笑。

    这样的生活就挺好的。

    林言的饭馆开业十分顺利,过了前三日依旧十分红火,特别是他推出的卤菜,在夏日来上这么一盘子,简直不要太爽。

    最主要的是,荤素搭配,价格还不贵。

    在漳州火了一阵,好多干完活都会来买上一盘。

    日子一天天过去,漳州的太阳实在太大,有时晌午连门都不能出。

    早早这几日也是没精神的很,只有在盆里洗澡时,有些活力。

    太阳太毒辣,修桥的事业一直耽搁了下来,只有早上让他们干一会儿,也就导致进度缓慢。

    但这也急不得,加上这阵子没雨,陆鹤明也没催他们,自己也有时间在家陪陪他们。

    白日去府衙,晚上回家看到一家夫郎和孩子,陆鹤明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满足感。

    若是让他一直在这里,好像也不错。

    进入九月份,盛京来的通判和同知终于到了漳州。

    陆鹤明对他们有印象,二位在翰林院蹉跎多年,一直没有升任,只是不知道这次为什么会接了圣旨,来了漳州。

    “二位大人舟车劳顿,先去府衙休息一番,再为二位接风洗尘。”

    他们二人在盛京也不过是最低阶的官员,平日里连皇上的影子都未见过,如今见陆鹤明这般连忙招呼,受宠若惊。

    毕竟官大一级吓死人。

    “陆大人客气了。”

    他们现在不在府衙住,只留了一间屋子给陆鹤明留宿住,这下刚好,空出来的几间房,刚好让两位大人入职住。

    两位大人这会儿根本没心思想这些,看着街两边稀松的几家铺子,还有街上人来人往,虽说比不得盛京,但也算得上十分热闹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陆鹤明,眼神里充满了敬佩,从灾祸环生,到如今逐步恢复,这都是这位知府大人三四个月的苦劳。

    一直到府衙,两位大人才堪堪回神,一脸敬佩。

    “这边就是府衙,正好你们来了,相关文书就交给你们二人可。”

    “是。”

    他也能轻松些。

    “住的地方就在后面,有一间我值日的时候住的。还剩下两间,等下你们可以挑一下。”

    陆鹤明带着他们大致看了一下,见没什么问题便要带着林言回去,这天气实在太热了。

    两人都要走到门口了,才又想说什么,回头朝他们喊了一嘴:“院子里有井,做饭洗漱可以自己大水。”

    “多谢夫郎提点。”

    将他们安排妥当,二人才快步回到家里。

    陆早早又在盆里坐着玩水。

    见他俩回来,这孩子更兴奋了,一盆水扑腾了一地水。

    “啊!”

    林言无奈,应着他的声音往前去:“喊爹么干什么?爹么又听不懂。””

    林言陪他玩了一会儿,才用布巾把他抱出来。

    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你,林言觉得自己心都要化了。

    陆鹤明在后面顺手把水倒掉。

    阿眠又从外面回来,看到他们一脸惊讶。

    “大哥,哥么,你们回来了?正好我师父递了信回来,咱们一起看。”

    盛京的消息传过来太慢了,有时候等他们知道了,盛京已经有了新的进展。

    这也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解一番。

    陆母正在给早早做衣服,这小孩确实长的快,刚到漳州时给他做的衣服都短了一节。

    “两位大人已经安置好了?”

    “安置好了,就差不多住在府衙里。也方便。”

    陆母用牙把绳子咬断,又说:“等有时间来家里一起吃饭。”

    “知道了阿娘。”

    自从两位大人来了之后,陆鹤明轻松了许多,至少文书什么的,能为他分担一些。

    日子眨眼就过去了,漳州府城越来越多的铺子,人们手里有钱,田地里的庄稼也长得喜人。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奔流而过的漳江从未停息,日子随着水流消逝,四季交替,也不过在转眼之间——

    作者有话说:[鸽子]

    第174章

    漳州的秋天来的格外晚, 盛京那边送来的皮毛已经快半个月了,这边还穿着夏衫。

    林言隔着窗户往外瞧,大太阳无声炙烤着整个小院。

    “这幸亏漳江水多,照这个日头, 又该旱灾了。”陆早早从外面走过来, 陆母在后面跟着他, 怕他摔了。

    林言看他们过来,蹲下身子拍手:“陆早早,来爹么这边!”

    “可不是, 这两天也凉快些了, 去年不也是这样?”

    过了梅雨季, 漳州就开始热, 四五个月过去,还整日的大太阳。

    “大郎又去县里了?那边水库不是修的差不多了?”

    林言抱了一会儿早早, 这孩子快两岁, 抱起来沉的很, 把他放下来林言才回陆母的话:“就是要收尾了,去视察一番, 再去丹阳县看看。”

    去年入了秋, 陆鹤明就没闲下来过。

    先是让人沿着漳江修了堤坝, 只是堤坝对于漳江来说完全不够用,一场大雨下来就前功尽弃。他就又亲自去了各个县里勘察, 确定了水库位置。

    治水就得堵, 疏,储,改四个法子结合。

    如今一步步走过来,成效很是不错。

    因为修水库耗费人力物力不少县令都不愿如此, 再加上陆鹤明一个年轻小伙子,后面虽然有昌邑王撑着,但他们这里天高皇帝远的,小小县令就是一方天地的老大。

    滑不溜秋的让人抓不住尾巴。

    还是陆鹤明去了一趟布政司,又写了折子送去了盛京,还揪了典型出来,把其中一个县令当场罢免了,这些老油条才没有推三阻四。

    过了年之后,整个漳州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