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恋爱脑渣反派: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成恋爱脑渣反派》 60-70(第15/17页)

就这件事,将陈长史、庾释之及颍川郡太守逮来骂了顿。

    她多年未就藩,颍川郡的这些士族便以为她没希望了,撤回对她的“投资”也就罢了,居然还敢动她的食邑?!

    当真以为老虎不发威是因为没法发威吗?

    眼下她有部曲三百人,王国兵马三千,还有豫州府兵三万,要灭陈氏、庾氏不费吹灰之力,他们根本不敢跟她硬碰硬。

    至于为何也骂颍川郡太守,是因为他看着两家成了颍川郡的实际主人而不采取措施,这是他的过失。

    赵商容气呼呼地上奏弹劾郡太守,要求皇帝兄长给他换个能干事的郡太守过来,省得她的食邑都被这样给弄没了。

    皇帝:“……”

    你刚就藩就搞事啊?

    不过也不怪大王搞事,自己的好处没了,搁谁不生气?

    况且皇帝也有意警示这些侨姓士族,便借由此事给颍川郡换个庶族太守,至于陈家和庾家……大王没有提,他便没有动。

    虽然这两家只是挨了一顿骂,但好歹威吓是有用的,他们纷纷拿出上万石米来作为补偿。

    大王一到任就先收了两万石米,这下也不愁手底下的人没饭吃了。

    她拿出一半米都分给了部曲和王国的三千兵士,剩下的一半作为一种奖励、优抚基金,对于那些立下功劳或者因为任务而亡的部曲、兵士,还有属吏,会按照比例给他们分发奖励、给亡者的家人分发优抚金。

    虽然分到每个人的手里都不多,但这项制度此前是没有的,她一推行,部曲和兵士们对她更加感激了。

    上军将军名沈闲照,中军将军名徐仲之,两人的姓氏虽然都跟士族沾上关系,但他们是实打实寒门出身,靠军功上位的。

    沈闲照是皇帝的心腹,看到赵商容颁布的制度后,也悄悄地给皇帝打了报告。

    范晔虽然反应比较大,但是皇帝说:“这事,七弟也跟朕提到过。王国的三千兵马毕竟是宿卫他的安危,他如此做也无可厚非。”

    这三千兵马都被大王收买了去,皇帝也不担忧,毕竟江亦稀那边还有三万人马是他的,三千对三万,胜算怎么样不用算。

    于是大王靠着这项优抚政策收拢了王国兵士的心。

    至于她到底是嫌钱多才这么干,还是真的有拉拢武官、收拢兵权之心,那便只有她自己知晓了。

    作者有话说:

    推一推方便面的预收文:

    百合种田文《明日晓村坞》→这回走制糖业路线。

    &

    无CP大女主《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文案可以戳进专栏瞧一瞧,看一看咧。

    还有,祝大家五一玩得愉快~

    ——

    感谢在2023-04-30 14:42:42~2023-04-30 22:23: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昵吗滴瞄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燕归来 20瓶;ele45、面朝大海的猫老大 10瓶;二月十三 5瓶;墨影 4瓶;坐等有缘人 3瓶;老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0章 印刷术

    手里有兵后, 豫州的士族都不敢再小瞧大王,该她的东西都一分不落地给她送过来,甚至还主动开始巴结她。

    不过大王杀鸡儆猴之后, 又开始蛰伏起来。

    底下的官吏每每来向她汇报,她听着, 也不开口, 等听完之后, 才慢悠悠地道:“孤初来乍到, 还有很多事得仰仗诸位处理,这件事既然是往年都有的,那就遵循旧例, 以往该怎么处理,现在就怎么处理。往后除了政要军机大事, 那些小事便无需来向孤汇报了。”

    她的手底下养了这么多属吏, 什么事都得她拿主意,她不得累死?

    如此一来, 两位左右常侍和侍郎便开始忙活了起来。

    赵商容偷闲半个多月,见最近王晓霜很少在王府待着,便去找王妃告状:“王侍读最近往外面跑得可勤了,你这个当姐姐的, 知不知情?”

    王摇霜的心咯噔了下,寻思大王是不是在试探些什么, 或是在借她之口敲打妹妹晓霜。

    虽然心中忐忑,但她恰巧知道王晓霜最近的行踪,道:“还不是因为大王这儿的书籍太少了, 她携带来的书籍都已经翻到烂了, 想着这儿有士族大家的家学, 便想过去借书。但士族的书又岂是那么好借的?所以她不得不多跑几趟。”

    赵商容还真不清楚这件事,她惊讶地问:“怎么,这偌大的豫州,竟然没有一座图书馆?”

    “图书馆?莫不是指藏图书的馆阁?”

    王摇霜琢磨过来后,笑道:“国有太学,设于建康,此事大王应该知道。而地方也有学校,只是此类学校多数由郡太守出资兴建,但又并非每一个郡的太守都重视文教。因此,藏书最多,且生徒最多的地方是士族的私学。”

    众所周知,寒门与士族之间的阶层之所以极难跨越,原因之一便是这知识被士族所垄断,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将知识传授给寒门,而寒门又没有多少求学的途径,因此难以获得渊博的知识。

    在选官的时候,他们往往又会因为学识不够渊博、家世门楣不高而难以获得上品的评价。

    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便是如此了。

    有些郡太守设立的学校,收徒上千,但基本也是问家世、出身的,平民想要入学几乎不可能。

    如此情况下,地方又怎么会建立类似于藏书阁楼的图书馆?

    赵商容闻言,搞事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她虽然想当咸鱼,但也见不得士族的气焰太嚣张,便道:“孤出资在豫州城建一座图书馆,所有的人都能到里头看书,不限出身,不设门第!”

    王摇霜惊讶于大王竟然还有这般济世的心胸,可考虑到大王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她不得不开口给大王泼冷水:

    “那大王是否想过,这些图书从何而来?不识字的人进去后便能识字吗?这首先便会筛掉九成人,最终会进入里面看书的还是那些接受过家学教育的士族子弟。”

    赵商容并未被这盆冷水给泼凉了心,她道:“有困难,我们便一个个地解决嘛!图书的事最好解决,印刷就有了嘛!再印刷一些门槛低的书,比如启蒙的蒙学……”

    “印刷又是什么?”王摇霜一脸好奇。

    赵商容突然噎住了。

    印刷自然是印刷术……

    哦,她忘了,这会儿连印刷术都还没有出现,直到唐代,雕版印刷术才出现,并且一开始只运用在印刷佛经上面。

    这会儿靠的还是读书人手抄。

    正因如此,图书才会显得尤为珍贵,士族私学的书不肯外借,别人便抄不到。

    想到这儿,赵商容认为,图书馆的事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