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姨娘是个小画手》 20-30(第4/18页)
主人送货上门推销的。
张大娘子却也不敢怠慢,便请王顺进了芸香楼后院厢房。
因为芸香楼来来往往都是女客,王顺便叫小厮们在马车边上等着,领了两个婆子抱着东西,跟着张大娘子从芸香楼侧巷进去,到了后院厢房,两厢寒暄一番,王顺叫一个婆子端上来几样扇子帐子给张大娘子看。
张大娘子见东西皆装在精致纸盒里,心里先有好感,拿到近前一看,每个盒子上粘着一张花笺,上面用淡墨勾勒出花鸟画,但其中的竹叶花朵却全用的是真的竹叶干花,一旁写着一行风流袅娜的行书:凉风自然。
掀开盒子,才看到扇子。团扇柄上缀着光滑闪亮的丝线穗子,每把扇子上画的花鸟石草不同,穗子的颜色也相宜而配。张大娘子取出一把扇子对着窗子细看,越看越是惊异,扇子上画画绣花是再寻常不过的,只是手里这扇子上画的花鸟活灵活现,像是要凸出来,心中不由默默赞叹。
再打开一个大锦盒,里面装的是一顶白绫帐子,两个婆子展开帐子后,张大娘子忍不住低声惊叹:“这究竟是如何画的?”她伸手在帐子上的宝簪珠钏上轻轻抚了抚,再退后几步欣赏了一会儿叫一个丫头:“叫苏掌柜来看看。”
苏掌柜自然也没见过这种用透视法画得如同实物一样逼真的画,她和张大娘子感叹了一番问王顺,“不知你家主人可定了什么价钱?扇子如何卖?帐子又多少钱?”
王顺笑眯眯地对苏掌柜拱拱手道:“我家娘子闲来在家中无事,和丫鬟们打趣做耍才做得这几样东西,并不是为了图利。”可不能说是韩良娣要赚钱做的这些东西来卖,这传出去太丢王府的脸了,连他都不会落好。
但是呢,要是赚不到钱,韩良娣不免会觉得我王顺无能,以后再有什么事,良娣也不会叫我去办了。
“家中两位娘子因着赌约,定了价钱,团扇一把三百文,摺扇一把五百文,虫草花鸟帐子一顶一两银子,其他的帐子一顶一两四钱银子。娘子们不知物价,胡乱定了,掌柜娘子斟酌着看。”
这个价钱,是瑶光和薛娘子等人计算了材料、人工成本后,参考着京城物价定的。在京城的绣坊,一把绣花团扇大约是三百文钱。芸香楼的东西当然更贵,不过这有品牌加成。
要叫王顺说,女人的钱就是好赚。他买这扇子回来时,因为一次买了快一百把,还跟人家讲了价钱,一把团扇二十文钱,摺扇三十文,帐子一顶是一百钱。(还收了点小回扣呢!)
苏掌柜和张大娘子听了,并没露出“你讲啥呢狮子大开口”的神情,问了王顺,命人打开另外几个帐子的盒子,一一看了,竟然也没和他讲价钱,点了各色物品数目,写了一张单子,算了钱,包在一个青缎子小包袱里。
张大娘子笑吟吟跟王顺说:“你家娘子若还得空,再做些这样别致的东西拿来,我一样收了,于你家娘子是消遣,我们也得了利,你家娘子又得些脂粉钱,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再一个,我们芸香楼你是知道的,光顾的客人皆是女客,这些东西买了也是去到闺中,断不会传到外面去。”
苏掌柜摸摸摺扇盒子又说,“若你家娘子们得空,做些像这盒子上贴的纸笺这样子的新巧花笺,也是很好的。”
王顺没想到这个人家也想要,便问:“不知道花笺是怎么算价钱的,我好给我家娘子回话。”
苏掌柜叫小丫头拿了些芸香楼卖的花笺,选了两样出来,也放在小包袱上,“不知你家娘子可光顾过我们生意,这两折花笺是我们送的小礼物,不成敬意。这样一折是十二张,我们卖五百文一折。一折是一个花色,若是拆开了摺子单卖,则要五十个钱一张。京中闺秀们每年四季都常有聚会,给小姐妹们送帖子时喜欢用别致的花笺,有人喜欢自制,可若不得闲,或是于此道上并无甚兴趣的,就会买了。若你家娘子做了,一折我们按一百二十文收。”
王顺心中咂舌,乖乖,就这么几张纸,往上贴个叶子呀花儿的,一张竟得四五十文钱!在京城里一斤猪肉才卖十五文呢。
苏掌柜和张大娘子客客气气将王顺等人送出去,王顺满心欢喜,坐在车上抱着小包袱数了数钱,没想到他真帮韩良娣做成了这件事!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的小画手终于凭手艺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了!
第23章 新产品(请看作话)
23
傍晚时王顺回到了绿柳庄。
瑶光听王顺说不仅东西全按她们定的价钱卖了,人家芸香楼还要继续订货,高兴得握住薛娘子的手,两眼放光:“先生!”
薛娘子安抚地拍拍瑶光手背,“我早说过,你有一技之长。接下来,该如何论功行赏啊?”
没错。怎么分配利润很重要。一个生意要想做得红火长久,就得让合作的伙伴们都得到应得的那份利益。
晚饭后,瑶光把出力了的大小丫鬟们都叫到院子中,把王顺和跟着他去的两个婆子也叫来了。
紫翎命人放了两张玫瑰椅在廊檐下,薛娘子和瑶光坐了,把装着银子的青缎子小包袱放在两人之间的高几上。
瑶光拿了账册,对众人说:“各位,虽则我们画扇子帐子是闲来消遣玩乐的,但有了进益,就得好好分一分。”她先念了王顺买扇子帐子的钱各是多少,接着是颜料、纸张做扇穗用的丝线各大约是多少钱,然后说道:“王顺来回奔波,又去芸香楼见掌柜和管事,出力最大,大家可有异议?”
王顺连说不敢,众人却都说:“确实他出力最多。”
瑶光打开包袱,取了一两银子,让小丫鬟给王顺送去,“这是你的辛苦钱,应得的。你若不收,下次哪敢再叫你去。收着吧。”
然后再算做扇穗和纸盒的小丫鬟们该得多少钱,这次,是按件算酬劳,做一个扇穗得十文钱,做得格外好的,再加两文,大小纸盒也都各定了工钱。也没忘了薛娘子给盒子上的纸条写字的钱。
然后是帮忙晾晒、收装等杂物的钱。
最后,是跟着王顺去的婆子和小厮,婆子们一人得了一百钱,小厮一个人三十个钱。
分配完了,一院子的人各个喜笑颜开。他们是庄上的下人,主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想到还有额外的钱。
但瑶光和薛娘子则想的是,以后真要自力更生做小生意,可得给工人工钱的。生意不管大小,人事管理,利润分配的道理是一样的,先练练手。眼前虽然出府自立遥遥无期,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分完了工钱,瑶光笑着对薛娘子说:“薛先生入股了,现在就按股分利润?是一次生意分一次还是一季或一年分一次呢?”
薛娘子哈哈大笑。
两人回到屋子里,瑶光抱着剩下的几个银锭摩挲把玩了半天,感慨万分。这些钱,是她凭自己本事挣来的。和太妃的赏赐、王府中的份例完全不同。
薛娘子翻了翻瑶光记账的册子,指着上面的阿拉伯数字,“这个是苏州码子吗?我倒没见过这样的计数符号。”
瑶光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阿拉伯商人来往,要是她胡乱编个来历,万一被道破了,岂不尴尬?于是说,“这是我小时候家中常用的计数法子,听说是曾祖去海外游历时从胡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