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是个小画手: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姨娘是个小画手》 60-70(第10/18页)

媳妇儿金桂来了,说铺子都收拾停当了。

    薛韩两人到了铺子,曹娥早守在门前笑脸相迎,“炼师。”说着双手捧起一块红布献上,布上贴着金银彩纸剪成的吉祥图案并“生意兴隆”字样,缀着五彩穗子。瑶光接了,忙叫婆子们用竹竿挑了挂在门前。

    这种装饰叫做“贺帘”,是这里店铺开张时使用的,上面写着各种吉祥话,挂在店门前,迎风招展。

    瑶光站在店门前打量,只见匾额已挂上了,上面盖着红布,布中间用红绸结了一个大红绸花,只等老郡主来揭匾了。

    再看收拾好的店铺,窗明几净,店堂正对门的墙边放了卷云上翘乌木高几,两边各放一把乌木官椅,下面摆着两溜轻便的高背椅子,是给今日开店来的贵客准备的,这两排椅子后,紧挨着墙各放了一溜四个玻璃柜台,新修的槅扇墙用的是黑漆细木,挨着地的一小半是木头,上面打着长方格子,镶着大约三尺高的玻璃,再往上则糊了上好白纸。

    多宝又道:“娘子,这些椅子是小的从镇上木器店借的。案几和那对官椅是秦婆子着人从翠谷别院送来的。办完了事儿,咱们再送回去。”

    瑶光点一点头,这多宝心里有数。这槅扇要是全做成玻璃的,可贵得很,那些椅子今日用一用便罢,也不用买,当下赞他一句,“办得好。”

    再看多宝、金桂、秦婆子等人,没她吩咐,也一水儿地穿了深蓝色外褂衣裤,仪容十分整洁。

    吴嬷嬷这时走来,“娘子,点心暂时放在地窖里凉着了。待吉时到了再摆出来。”

    众人进了店铺,再去了厨房,和后院,细看一遍,见诸色事物都准备停当了,瑶光的心放下一半,看看腕表,此时才八点一刻。老郡主看好的吉时,是十一点半。

    瑶光和薛娘子在后院厅堂坐下,两人相视一笑,都是又激动又期待。

    秦婆子捧了一只竹篮进来,“娘子们,彩篮也准备好了。”竹篮里放着碧绿青葱的几颗生菜,篮子边上垂着几串用红线扎好的铜钱,一串十个,还有两串扎成鞭炮样子的红辣椒,篮子提手上缠着一段红绸,两段缀着杏黄色穗子。彩篮的“彩”是口彩、彩头的“彩”,取生菜“生财”的谐音,再加上铜钱和红辣椒,寓意生意红火,生财有道。

    按例,这彩篮得让店铺主人挂在店堂上的,叫“上彩”,薛娘子和瑶光一起手持竹竿挂上竹篮,刚挂好,张师姐定的细乐班子就来了,跟主家道过喜后当街排开,吹打起来,顿时气氛就热闹起来了,也引来了不少人来围观。

    吹打了一回,多宝来报,“娘子们,太清宫道长们来送贺帘了!”

    瑶光和薛娘子急忙迎出去,见来的是两个三十出头的道士,是玄朴的徒弟,称瑶光为“韩师叔”,带着四个小道童,捧着贺帘、花篮等物。

    太清宫送来的贺帘当然较曹娥送的富丽得多,是用红色绸缎做的,上面是不断头的“吉祥富贵”纹样,用杏黄绸子贴了字,各色彩绸拼花,足有快两米长,多宝用了一根碗口粗的竹竿挂起来,迎风招展,在阳光下闪着光辉。

    两个花篮里则装了八种吉祥寓意的花草,篮子上结着红绸打的花,秦婆子亲手放在了柜台上。

    细乐班子的班主在接送贺帘花篮、挂帘子的时候还高声吟唱,说着吉祥话,随即敲敲手中的响,乐队立刻又欢快地吹奏了一番。

    不一会儿,炊具行、竹器店也送来了贺帘,又过了一会儿,灵慧祠常年光顾的车马行、戏院、茶楼,还有中人陈三嫂,向导高娘子全来了。大家好像商量好了,挨个来的,没来一拨,送上贺帘,乐队就吹奏一阵,热闹不停。

    快到十点时,店面两旁全插了贺帘,风一吹红彤彤一片,街道两旁聚集了好些看热闹的人。

    又过了一刻,张师姐和裕和县主相携而来。这时瑶光客套微笑得腮帮子都有些酸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不自然了。

    这两人刚到,太清宫代掌教玄朴来了。

    不用说,瑶光又带着商业假笑表示感谢,当然还得说自己这店又小又破蓬荜生辉等等。

    十一点一刻时,老郡主坐着轿子来了。她今天派头很大,穿着杏黄色的灵慧祠观主礼服,手持拂尘,下了轿子看到玄朴,冷笑一声,“你师父呢?”

    玄朴一改和瑶光等人应酬时那副游刃有余得略带油腻样子,正衣肃立道:“禀师伯,家师前几日闭关了。弟子等不敢打扰。”说罢战战兢兢垂首,两手放在身侧,一副等着挨训的模样。

    老郡主冷哼一声,不再理睬他,由宋李两人扶着,昂首进了店堂,挥拂尘,举八卦,焚香祝祷,简短地做了法事,宣布吉时已到。

    多宝赶紧命人放了鞭炮,乐队立刻鼓足了劲吹奏起来,像是要压倒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这番热闹之后,老郡主挑开匾额上挂的红布,由瑶光、薛娘子捧了匾额上挂的红绸花,,老郡主和玄朴一人一端,剪了彩,将红绸花放在黑漆盘中,再挂在店堂的彩篮中。

    开店仪式结束,开张了!

    第66章 开业大吉

    店铺一开张金桂、秦婆子立即领着人端着乌木漆盘上来里面放着白瓷小碟盛着的各色果冻献给在座的几位贵客。

    围观的人们本就好奇这灵慧祠开的点心店会卖些什么此时一看竟是些仿佛水晶雕成的果子,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叹声,然后议论纷纷。

    众人正讨论着“是什么?”“怎么吃?”“好吃么?”的时候老郡主扬声宣布了这四种颜色各异的甜点的名字:“菡萏金风”“碧水凝霜”,“紫烟”和“露霞”。她每说一个名字,便有小道士将写好的水牌挂在店堂门口。

    围观群众大多一脸懵逼:啥?叫啥?什么风霜?

    其中也有些附近书院跑来看热闹的学子,肚子里有些诗书文采的,一听这些风雅卓绝的名字,再一看这些甜点别具一格的样子,立即想到了离骚楚辞中“朝饮木兰之坠露”,更有人想到了庄子逍遥游中那位吸风饮露的姑射仙子有人失声道:“唉哟!这点心可不就是仙人所食的‘风露’么?”

    此言一出,围观群众们炸了——啥?仙人吃的?

    再一看太清宫代掌教玄朴大师、灵慧祠观主鹤发童颜,裕和县主韩瑶光又如此美貌顿时激动得嗡嗡嗡直响不愧是太清宫,不愧是灵慧祠啊,做出的这是给神仙吃的点心!

    说起来太清宫周真人还得叫灵慧祠观主师姐呢,这老观主是为人低调呀其实道法精深,不然能弄出来这种神仙点心?

    群众们激动的时候,玄朴等贵客已经开始吃点心了。

    老实说,玄朴见到这些水晶般的点心时也颇为惊叹,虽不知道是怎么弄出来的,但卖相是极佳的。但听到师伯念的这些名字时他暗暗吐槽,这也太风雅了吧?师伯没做过小生意,不知道曲高和寡的道理。这普通老百姓、香客买个点心,叫都叫不出名字,怎么买啊?嘿,就这,还想打倒我太清宫的点心呢,我们那名字多朴实接地气啊,蜜三刀,麻切……

    他正吐着槽,听到几个学子激动得跟普通老百姓和香客解释什么是“吸露饮风”,姑射仙子又是哪一位神仙,呃。这时好多老百姓开始跟着学子们念那水牌上写的点心名字了……

    和玄朴不同,另一位贵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