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主公她能有什么错》 120-130(第2/22页)
“真的?”树影间透下斑驳的阳光,衬得李文彧那双眸子如同璀璨的宝石:“所以,你是战事一平,就来找我了?”
“嗯。”宋乐珩诚恳点头。
“所以,”李文彧的语气上扬激动了些:“你也迫不及待的想见我?”
宋乐珩目光飘忽,缄默不语
地摸自己鼻尖儿。
李文彧压根儿看不见她想婉拒的表情,只当她是默认了,于是更加激动:“所以!你也想我,快要想疯了?”
宋乐珩:“……”
这个是真没有。
这要答了是,后院只怕都要被火烧穿。
她战术性的清了清嗓子,拉着满脸期待的李文彧在树下的石桌旁落了座。
“我来找你,其实是有正事的。此次迎敌,军中诸将都功不可没,战事既然告一段落,对将士们也要论功行赏。我想着,近几日在军中举行一场庆功宴。”
李文彧:“……”
那般灿烂的笑容,就这么僵在了那俊俏又风流的皮相上。
宋乐珩也有点尴尬,却还是硬着头皮说:“你是知道的,我这家底犒劳几千人尚且吃紧,更何况如今有这么几万人指着我吃饭。”
李文彧心如死灰,闭了闭眼:“你来找我,不是要给我报平安,不是知晓我担心你,甚至你都不是急着想见我,你就单是……单是来问我要钱的?”
宋乐珩被这话问得很是心虚。
事实上,她本不该心虚的,她一开始威胁李文彧支持宋阀,就是看中李家的财力。她也从未以感情来掩饰过这个目的。李文彧本身也清楚,她同意维持婚约仍是为了他李家在钱财上的鼎力支持。可不知怎么的,宋乐珩看着李文彧那受伤难过的样子,从前能舌灿莲花的分析利弊,眼下竟是一个字都吐不出来。她深吸一口气,起身道:“这事儿是我考虑得不周全,钱的事,我还是自己……”
李文彧抓住她的袖子,开口的同时就在吸着鼻子抽抽:“我、我没说不给。就算……就算你是为了钱来找我……”重重地哽咽了一下,他强行压制着想哭的冲动,可怜巴巴道:“我也会给的。我说过,李氏永远为你所用。”
“哎,李文彧你先别哭,你这一哭,我都不好意思……”
她不说还好,一说,李文彧果然就放声哭了起来。不管不顾的一把抱住宋乐珩的腰,把人往怀里带,那鼻涕眼泪就全糊在她的衣衫上。
“你好没良心!你都不知道我这些日子有多难熬!我怕你受伤,怕你出事,还……还怕你跟着温季礼跑了,不要我了!你倒好,你心里半点都没有我!”
宋乐珩挣脱也不是,抱着他也不是。
外面两个小二被这嗷嗷的哭声给吸引过来,探着头在洞门外张望,见是自个儿的东家哭得跟上坟似的,又不敢再接着看,只能慌忙溜了。宋乐珩生怕李文彧引来更多的人,就着衣裳袖子给李文彧擦脸擦泪。
“好了好了,这样行不行,我答应你,以后出征只要你愿意跟,我就安排你在身边,我派人护着你。”
“真的?”李文彧仰起头,冷不丁打了个哭嗝:“你现在是军阀之主,不兴骗人的。”
“不骗人不骗人,你别哭了。”
李文彧不哭了,寻思着自个儿的衣服是新换的,干脆就拿着宋乐珩的袖子仔仔细细擦干净泪水,边擦边说:“我等会儿……等会儿给你买件新的。你要办庆功宴,总得穿华丽大气些。”
宋乐珩倒也没拒绝,坐回了位置上。李文彧得了她的允诺,心情一下子大好,主动问道:“那庆功宴还要我准备些什么?”
“就绢帛银子实用些。若是这广信城内有多余的宅邸……”
“有啊。你要地要宅,要金要银,我什么没有?你想要多大的宅子?要多少间?”
宋乐珩思量片刻:“就两间足矣,不必太大。如今几个将领的军功尚是初立阶段,我只是想着给他们在广信落个安身之处。”
李文彧为难道:“你要大的我随处挑给你都行,但你要小的……”
宋乐珩:“……”
你们富豪就是这么豪横的吗?
见宋乐珩直勾勾盯着自己,李文彧忙道:“小的……小的我让家里的下人腾一处出来。”
“……”
连他家下人都有小宅子!李氏一方巨富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宋乐珩默了默,又续道:“还有一桩事。那个……温季礼的胞弟到岭南来了,他住在军营里多有不便,你且借我一处宅子,我想安排他到城里来住。要不了多久他就会离开的。”
李文彧抱起手,一脸不悦:“哼。”
“怎么又哼上了。我招待他,不单是为了温季礼。我打算组建一支精甲骑兵,中原的马匹都矮小瘦弱,比不上温季礼家乡的马。温季礼如今人在中原,家中事务多是这胞弟在操持,我想买马,还是得与他搞好些关系的。”宋乐珩耐着性子解释。
李文彧一听,神情稍见了缓和,放下手道:“那这事我来安排。既然不打仗了,你也不用住在军营了对不对?那你……”
宋乐珩晓得他要说去李府住,赶紧截了他的话头:“军中事多,以后我多半的时间都会在军营里。我住的地方你就不用费心了。”
“……”
李文彧:“哼!”
“属猪的吗?一天哼哼哼的。”宋乐珩把人拉起来,道:“走吧,我还有桩要事,你带我走一趟城里最好的铁匠铺。”——
作者有话说:小李真的是有点子可爱在身上的[猫头]
下一章萧二就要搞事了。关于萧二,其实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在前面,不知道会不会有宝看出~
第122章 叔嫂关系
李氏占据着邕州和漳州所有的铁矿,在这两州下辖的五个郡县,每一家铁匠铺子明里暗里其实都是李氏在经营。大盛颁布有“禁武令”,百姓家里要买铁器是需拿到县衙批文的,加上能买的铁器种类并不多,是以铁匠铺子向来生意冷清,每座城里至多只有一两家铁匠铺,还都是以朝廷为靠山的。
李文彧带着宋乐珩绕过了半座城,来到西郊一家门可罗雀的铁匠铺子。宋乐珩在里面一呆就是大半日,亲手绘了一张面具图,以细铁丝打底,上面佐以精雕细琢的花木和凤凰款式,颇为精美复杂。宋乐珩仔仔细细和铁匠说明了面具打造的要点,还特意叮嘱要镀上一层金色才好看。
末了,她又画了一套轻甲样式,一并交给了铁匠。
离开铁匠铺,便已是下午的光景。两人乘着马车返回城中,紧邻抱月楼的边上,就是广信最大的一家成衣坊,也是李氏的铺子。
这成衣坊不同铁匠铺,生意红火得紧,门口贵女的马车停了整整一排,里面负责招呼的小二忙得是脚不沾地。
李文彧和宋乐珩先后从马车上下来。李文彧先进了成衣坊中,宋乐珩则是打眼就门口支着的一个胭脂小摊,那摊主正是潘英。
潘英自打上回提供李氏别院的消息有功,吴柒便让她负责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