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退伍女兵南下淘金[九零]》 280-290(第6/17页)
爸妈还有夏蓉都跟着一道去,签证都办下来了。
闻轻的也办下来了。虽然她在法律上是未婚女性,但她属于高净值人群。
所以,签证也顺顺当当的就办下来了。
她终于有机会去看看矽谷,顺道参观比尔盖茨家了。
闻爸他们三个老的听说门票要22万人民币,一个个只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
太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了!
第284章
闻轻道:“人家的家是用1.23亿美元打造出来的, 高科技之家。只花22万就能去参观不算贵了。那是私人的物业,又不像故宫博物馆有财政补贴。门票肯定要贵得多得多啊!”
闻妈道:“那你们去看吧,我和你爸不去。就华强北我们还没怎么看明白呢。”
最近这一年, 华强北这个电子一条街变化也挺大的。
有了客流量, 不但开出了万佳百货这样的大型商超, 女人世界、男人世界、曼哈商城、铜锣湾百货、顺电各类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也纷纷落地生根。
当然,最根基的电子世界也在发展、壮大。
除了赛格电子城, 中电信息时代广场、桑达电子、远望数码城、都会电子城、新亚洲电子城也相继矗立起来。
这是真正的深圳速度!
相对来说,这些电子城也分走了一些赛格的客流量。不过,如今有意愿、有钱买电子产品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市场在扩大,完全还处在增量市场阶段。
所以, 赛格的商家感觉也还好。生意没变差!
像闻轻这样在城中村召集了几十个、来自南方各省的中介的老板, 生意还在稳步攀升。
如今华强北正渐渐完成从工业区往商业区的转变。
从前的那些电子厂厂房基本都往关外挪了。留下的空间就发展成了商业区。
闻轻这两个月没开新的店面。她如今只惦记中关村的店面。
但这么赚钱的店面,自然是一铺难求。
这俩月她电子公司的利润, 俩月加起来一共55万。
安保公司的利润也在增长中, 俩月一共10万的净利润。
吴少华和于娜同闻轻讲,人手又有些不足了。
建议再储备一批人手。
闻轻让他们先去招聘。
因为连续几个月没开店,想买的写字楼也没找到合适的。钱就暂时存起来了!
从法国回来的时候, 除开之前买房拿走的30万,账上还剩10万。
现在就剩下75万在账上。足够把三套房全款买下,再装修出来。
但做生意的人,哪能这么干呢?
她宁可给着将近20%的利息,也要借银行的钱来花。
还是那句话, 九个大小店面稳定入账, 而且未来也有比较好的盈利预期,给了闻轻极大的底气。
另外,自家两个超市, 她的分红也有5万了。
闻轻感觉自己前所未有的富裕!
名下自己挣的有四套房,四辆车。现金也有80万。
当然,还欠着银行五十来万。
她现在净资产过两百万了。
当然,靠她自己,目前还负担不起去参观比尔盖茨家。
但是,那不是还有秦总么!
她真要什么都花自己的钱、分那么清,还找什么男朋友呢?
闻爸、闻妈还有闻重也一直在存钱。
他们准备六月底的时候,争取能一次性的还秦政16万。
买房子+装修,他们一共欠他70万。
闻爸的计划是争取三年内还清,连本带利还80万。
两个超市的利润,刨开了闻轻的分红一个月有一万左右。
闻重在香港的物业公司一个月能挣两万,加上带货还能再多五千。
这是刨开了吃住的。他给员工包吃住,自己也就一起了。
闻爸算来算去,觉得他们三个人半年还16万比较合适。这样就可以分五次、赶在闻轻大学毕业前还清。
夏蓉乐呵呵的问闻轻,“你们的婚房也快弄完了吧?”
都已经装修了整整七个月。
闻轻点头,“跟这边几套房应该是同步完成。哦,还有香港的唐楼也差不多这时候。只不过可以搬进去住的时间不同步而已。”
夏蓉如今是住在秦思慕的房子里,帮她买菜、做饭,收拾屋子。
她开的这车是秦景明从前的。
这会儿和闻妈坐一块儿聊天,夏蓉道:“我现在也不愁其他的了,就是俩孩子终身大事。”
“我也一样啊。轻轻这里不用我愁了,那还有闻重呢。”
这一点,闻轻和她们没有共同话题。干脆和闻爸一起散步,去看自己在这个小区买的两套房。
这就没安排在一栋了。
闻爸他们那两套是秦政垫资买下+装修的。
她的两套是自己腾挪着买的。
如今第二套也被拿徐梅拿去银行抵押,正准备再套二十万现金出来去广州买呢。
赵蕊都已经把房子看好了。
闻爸道:“就去年这会儿,我都不敢想象还能像你这样买房子。”
后来来深圳,倒是知道了能这么干。关心悦的房子就是这么买下来的嘛。
当时他真是咋舌不已。
买房子这么大的事,这么小的姑娘就自己买了?还一买买三套。
后来得知是海南炒房赚的,他也是唏嘘不已。
还真是撑死大胆的,饿死胆小的!
他带着一家老小住了一辈子公家的房子。一年交90块钱的房租,几十年都没涨过。
去年得知政府准备把老公房都卖掉,住在里头的人可以优先购买。
他是真的有些慌了。没积蓄啊!
他和老太婆这辈子,一直都是拿的死工资。 t
能把二老好好奉养终老、把儿女都供来读了中学就很不错了。
原来以为一辈子就那么了:两人按月拿退休工资,继续租住在老公房里。
儿女都送进了纸厂继续当工人。一辈子虽然富不起来,但衣食还是无忧的。
哪晓得社会一下子就变了!
先是1986年,所有的单位都不准接班了。
不得不借了一笔钱,才能把满了18岁的儿子送进厂。原本以为自己退休把工作给他接班就好的。
闻重也是仗着家里有两个工作岗位,这才敢在学校混日子。
结果,到他18岁,一下子就不能接班了。
这事儿搞得闻爸、闻妈又只能继续攒钱还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