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简书: 11、第 1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春日简书》 11、第 11 章(第1/2页)

    也就是说,辰时去未时归,期间她们必须在庙里消磨。时候实在太长了,怕是把每个佛堂的砖头都数一遍,都用不上三个时辰。

    “你干脆把我们撇下算了。我们拜完佛,顺便还能给庙里做顿斋饭。”自心的嘴翘得老高,可见对这个安排很不满意。

    临津不解,“你们只拜佛,不做其他吗,譬如布施放生什么的。”

    自然说:“我们在早市上买小鱼,到时候放进后面的水潭里,不过也花不了这么长时候。祖母和母亲不放心,其实从家到感配寺又不远,我们可以自己去。你只管忙你的吧,一起出门,瞒过家里就好。”

    临津直摇头,“那怎么行,你们都是姑娘家,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自然说不会,“汴京是天子脚下,再说还有女使和婆子跟着,能出什么事!你为朋友接风,缺席不得,回头别让人说拿大。”一面摆手,“别啰嗦,各忙各的吧。”

    临津想了想,实在是分身乏术,又怕因自己拖累了她们的行程,便小声道:“过去由我护送,回来靠你们自己,五姐姐,这样能成吗?”

    自然点点头,“就这么办。”

    感配寺是她们常去的地方,烧烧香,还还愿,女孩子闺中的岁月里,这是万无一失的出门借口。只要长辈们答应,那么就尽量缩减礼佛的时间,可以腾出空来做其他的事。自然明天的要务是去瞧瞧苏针,据说她才离开谈家没几天,就已经过完礼,被富户迎娶进门了。

    城南的富户,在中瓦子经营瓷器和香料生意,自然派人探了苏针现在的住处,从感配寺过去,至多两炷香。行程安排得当,有充裕的时间,回来甚至还能上矾楼吃上一顿新出的花食。

    商量妥当了,回到小袛院后,仔细预备好明天要带的东西,临睡前点上一支安息香,就合起窗牖躺下了。

    第二天起身,特意穿上素净的衣裳,赶到后巷的角门上时,自心恰好也到了,两个婆子提着两个老大的桶,专用来买鱼虾放生的。

    七哥儿披着蓑衣牵着马,见她们来了,抬手招了招,让早就等候在槛外的马车上前接应。

    姐妹俩各自带了酬神的东西,并没有乘坐同一辆车,清早的汴京,是最有烟火气的,一路上尽是香喷喷热腾腾的气味。炊饼的炉火啊,蒸包子的烟雾啊,交织出一个热闹的人间。穿过早点摊子,再往前就是农户自发售卖的小摊子,专卖花果蔬菜、家禽水产。

    婆子撑着伞,和摊贩商讨那些小鱼小虾的价钱,摊贩要得多了,婆子便扁嘴,“都是些没长成的苗儿,被你们捞出来售卖,还有良心没有!不让人放生,难道打算晒成干,炒茄子不成!”边说边塞过五文钱,“就这样,多了没有,端看你愿不愿意积德行善。”

    摊贩到底松口了,两个婆子上前搬起木盆,连汤带水倒进了自家带来的大桶里。

    一路赶往感配寺,虽细雨绵绵,来进香的人倒不少。临津把她们送到后,再三叮嘱她们小心,这才走了。自然和自心每一间宝殿都拜了一遍,自心念叨的是七哥儿今年会试中榜,自然所求不多,太子太傅的推举,石沉大海就好。

    拜完了前殿,再转到后面去,那里供奉着谈家的祖宗神位。两个人照例拈香叩拜,给供桌上换了新鲜的果子,又把四处打扫了一遍,才从家庙里出来。

    这个时节,正是万物生发的好时候,庙里的海棠开了,迎着细细的雨丝和微风,颇有几分净琉璃世界的味道。

    几个婆子把木桶搬到放生池边,自然站在石莲花的围栏前,看她们小心翼翼把桶推倒。这池子连着外面的汴河,不消多长时间,这些小鱼小虾就能顺着水流,重新回到江河中去了。

    及到放生结束,发现耗时真不长。不像跟着长辈,和庙里的和尚说话,都能说上半个时辰。

    两个人不紧不慢地,沿着回廊折返,路上自心才想起问她:“五姐姐,要是官家把你指给表兄,你怎么办?”

    自然倒是很乐观,“我已经和佛祖央告过了,我要在家赖到二十岁。”

    她们姐妹俩的愿望都是晚嫁,但有时候天不遂人愿,也是没办法。

    自心道:“万一嘛,万一让你嫁给表兄,你愿意吗?”

    这个问题,彻底把自然问住了。她想了想道:“皇命不可违,我又不能抗旨,让嫁也只能嫁了。表兄人很好,别的姑娘嫁他,都会觉得他是良配,只不过咱们和他太熟了,看见他就想笑,怕是不会有心动的感觉。”

    自心顿时来了精神,拿肩头顶了顶她,“五姐姐,你还知道心动呢?你动过吗?”

    她说当然,“我看见潘楼的插肉面,还有州桥夜市的旋煎羊,都会心动。心动不就是馋吗,反正差不多吧。”

    这种比喻打出来,自心顿时就懂了。男女的感情问题她们没有经历过,好吃的东西却能刻在命上。思及此,一翻小荷包,翻出一颗响糖,塞进了自然手里。

    自然摊开手看,斑纹玻璃珠状的糖体,中间是空心的。这种糖能像哨子一样吹响,咬破还有哔剥声,商家给它取了个像模像样的别号,叫“惊闺”。

    姐妹俩相视而笑,把糖抛进嘴里,不敢高声吹,捂住嘴,发出咻咻的声响。但即便是压抑的一点动静,也能让她们兴高采烈。这是年少时光里,最有趣温情的记忆,不因她们长在世家大族,就缺少这些快乐纯真的调剂。

    一路走,一路吹回车里,等马车将要到城南时,响糖也化得差不多了。

    自然鲜少来城南,探头问婆子:“还没到吗?”

    婆子说快了,“北城多官宦,南城多商贾。这里的巷陌不像北城顺直,巷子多且曲折,姑娘坐稳,再往前一程,就到步家了。”

    自然才知道,苏针嫁的那个男人叫步登云,十分野心勃勃的名字。越是离步家近,越是让她有些担心,怕苏针被人蒙骗了,嫁的并非什么富户。

    好在,穿过一片寻常百姓的坊院,前面的街道豁然开朗,步宅就在街市边上,门庭很气派,有高高的石阶,也有传话的门房。

    车停稳了,自然打发人上前,问府上主母是不是姓苏,另递了名帖让门房通传。

    门房支使婆子进去了,不多会儿就见苏针亲自迎出来,欢喜地跑到车前行礼,“姑娘怎么不事先知会一声,我也好有准备啊。”

    自然笑道:“不准备才好,我就是想看看你过得怎么样。”

    苏针当然说一切都好,搀住了自然和自心往宅子内引,由衷地说:“姑娘们没有忘记我。本以为姑娘们学业忙,顾不上我,没想到竟还想着来瞧我……”她在谈家侍奉了十来年,深知道官邸里的规矩,让姑娘们只管放宽心,“那人出门了,傍晚才回来,不会有闲杂人等打搅姑娘,姑娘们多玩一会儿再回去。”

    自心素来不细致,她忙于左右打量,一面道:“园子不算大,布置得却很好。”

    苏针笑着说:“商贾之家,万不能和府里比。为了迎亲,重新修葺过,所以一眼看来,还算整洁。”

    自然却从她的话里,听出了些许不尽人意。

    她管丈夫叫“那人”,照理说应当称“官人”才对。再看她穿戴虽然整洁体面,但精神却欠缺了点,不像在谈家时候那么鲜亮圆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