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国: 17、目标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科举兴国》 17、目标(第2/3页)

  在孟知行来之前,三人都身带残疾,也没什么后辈,好不容易做起的面摊,攒些养老银子,自然不敢也不想随意踏足新的领域。

    孟知行来了之后,三人有了指望。但孟知行吃药,读书进学,先前从京城带来的那些银子,支撑不了许久。他们更需要攒钱了,所以不敢赌,到别的地方开店,做吃食能否赚到银子,就只能多加些吃食卖。

    这其中之事,不好言说,孟知行只好岔开话题问:“春江楼是茂州很有名的酒楼?”

    黄绩学点头:“春江楼是茂州最有名的酒楼,据说大厨祖上还是御厨出身,等什么时候你去茂州,我做东,到春江楼摆一桌。”

    孟知行点头应下。

    两人又休息闲聊了一阵,黄家的马车来了。

    他们所在的区域是苍梧县城东,偏南一些的地方,对比起上午去清溪书院,下午去山岳书院的路途更远一些。

    毕竟单在城里走的时间就更久,出了城,双方距离倒是大差不差的。

    下午这会儿,路上车马不多,一路速度还算快,但也足足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的山岳书院。

    清溪书院虽然也有一大半在山上,但在平地的面积也不少。山岳书院则不然,整个建在半山腰的山谷中。

    据说以前只能爬石阶上去,好在这几十年发展下来,不断拓宽道路,还是修了一条可供马车上去的路。

    也不知是这会儿车马少,还是山岳书院压根就没拦着,他们的马车,顺利到了书院侧门,只步行一小段路,便到了正门。

    孟知行他俩到的时候,还未张榜公布录取名单,但张榜处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了。

    想着他俩这小身板,并且黄绩学还有腿伤。

    两人对视一眼,直接放弃了挤进去,反正此行还有一个目的,逛逛看看,具体了解一下山岳书院。

    山岳书院上午考试那会儿,不让人进。这会儿倒是允许人进去,虽然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走动,不能靠近任何房屋。

    逛了一会儿,孟知行发现,这山岳书院比起清溪书院,‘寒酸’不少。

    倒也不是破败之类的,只是除了中规中矩的建筑,一些简单的绿植,院内便没有任何装饰了。

    早上他们都没怎么逛清溪书院,只是在几个作为考场的广场附近转悠,就看到各种堆砌的假山,还有特意引水建设的蜿蜒溪流,甚至一处,借助地势落差,搭建出一个小型,三叠的瀑布景观。

    反观这山岳书院,一路走来,真的什么都没有,朴素得有些过分。

    若是一开始不知道,此处是何地,任何一个人来,都不会相信,这是名震天下的山岳书院。

    也算是符合刻板印象了。

    山岳书院与清溪书院不一样,两家虽然都是今日考试,招收学子。

    山岳书院是你若考不上,便一定进不了,就算你是王公贵族,也没有任何例外。

    但清溪书院不同,每年考试结束之后,还会有些推荐名额。说是推荐,其实就是花钱买个名额。

    具体价格不知,不过坊间有传闻,是三万两银子一个名额。

    反正因为这个推荐名额,让积累沉淀了几百年,本就富裕的清溪书院,更加富有了。

    也因此,山岳书院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名声却比清溪书院还要更好些。

    两人慢悠悠的逛了一圈,见实在没什么可看的,便又回了书院门口。

    出来又等了两刻钟,那边围的水泄不通的地方,有了些骚动。

    人多,他俩也看不见究竟是什么情况,只听旁边人说,好像是书院张贴了录取名单。

    “我考上了,哈哈……”

    “公子,公子你是第十六名。”

    “为什么没有我,今年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

    ……

    没一会儿,周边便是有人欢呼,有人沮丧,还有人痛哭流涕。

    孟知行和黄绩学虽然没考,但在这样的氛围下,竟也是有些激动。

    “孟弟,来年我们也报名,考书院。”

    “嗯,我们也考。”

    两人都有些心情澎湃。

    若说孟知行之前,对两大书院只是有些许兴趣,今日看过之后,却是真的,想进入两大书院其一读书。

    “你想考哪个书院?”黄绩学语气有些兴奋,“说不定我们还可以一起进学。”

    孟知行想了想,凑到黄绩学耳边,小声道:“还是清溪书院吧!”毕竟现在在山岳书院门前,让人听到不好。

    黄绩学嘿嘿笑了两声,也小声道:“那我们想的一样。”

    对比起来,孟知行确实更喜欢清溪书院一些。

    清溪书院环境相对更好,也更自由一些。

    山岳书院,类似于现代封闭式管理学校,平日里是不允许随意外出的,不允许带下人,还每个人都安排有劳动,凡事只能亲力亲为。

    书院有统一的学院制服,在书院内不允许穿其他衣服,也不允许出现任何配饰。所有人都必须在食堂用饭,不允许自带任何食物,进入书院……

    反正就奉行一个,一致平等的艰苦朴素原则。

    十分符合书院对外的形象,所有人都要清高孤傲,不为俗事外物所扰。

    这一套很受这个时代人的追捧,孟知行虽然没有具体接触过,但只知道这些,就已经很不喜欢了,甚至直觉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虚伪的作秀。

    对比起来,孟知行觉得清溪书院反而十分坦荡。

    除了学业相关,以及一些必要的规矩外。

    其余一切,都很自由,学子每日下学之后,可随意外出。可在规定人数范围内带书童下人,书院也配备了管理杂事的仆役,只要你能出得起银子,还可以让书院食堂给你开小灶……

    按照清溪书院山长的意思,大多数人读书是为了科举做官,提前适应规则,修养心性,才更容易做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官。

    孟知行正想着,便听已经有人兜售起,前十甲的试卷了。

    “一个年龄段十篇,只要二两银子。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孟知行听得直咋舌。

    “这些人速度竟如此之快,这么会儿就抄完了?”孟知行眼睛四处看,究竟是何人如此之快?

    黄绩学也在旁边四处张望,还比孟知行先找到,他伸手指着道:“在那。”

    孟知行此时也看到了,一个年轻人抱着的,厚厚的一沓小册子,周围好些人围过去购买,只不过片刻,便卖完了。好些人都是直接付八两银子,拿走四个年龄段十甲的册子。

    孟知行心中感叹:有钱人真多。

    只见那人刚一卖完,一声吆喝,不一会儿,旁边就突然出现好几个,同样抱着一沓子册子的人。

    孟知行看了一眼黄绩学,两人都沉默了。

    贴出来才这么一会儿,就算是安排了许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