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助秦始皇安稳天下》 30-40(第1/19页)

    第31章 想学

    卫松心里虽然疑惑但并没有问唐启阳,因为他知道问了也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李方对用竹制纸很感兴趣,下午给石五个上完课便带他们来到农场制纸的地方,他们来的时候刚好第一批竹纸烘干,于是一起揭下纸张。

    纸是浅黄色,跟用麻皮和树皮,桑皮做的颜色不一样,手摸的质感也不一样。

    陈菽摸着纸和老师说:“老师,这纸比之前的都好。”

    李方和他说:“要试写后再出结论。”

    陈菽脸上惭愧:“学生知错。”

    李方:“下回不再犯就好。”

    陈菽应声:“是!”

    山在不远处听着头皮发紧,先生对陈菽很严格,要求很高,自己可受不了,以前自己还羡慕过陈菽能拜先生为师。

    唐启阳揭下一张纸用手摸和揉一下,比麻纸好一点,在竹纸中是属于比较差的一种,跟他们上辈子去富阳旅游的时候参观过的纸厂制的竹纸差远了,当然现在的工艺和竹子的品种也一般,不能比。

    陆径揭下几张纸后高兴和唐启阳说:“阳,做出的纸很好,竹子不用再泡了。”

    唐启阳笑说:“也许再泡一个月能制出更好的纸,不管什么工艺都是在不断试验中进步的,是吧?”

    这个道理墨家人再明白不过,他们点头承认。

    唐启阳苦恼和他们说:“有件事我琢磨许久,农场吃饭的人多,每天需要不少面粉和豆面,麦子去麦麸和磨成面都需要太多人力,我就想着能不能用水力转动磨盘碾麦和磨面,但想不出具体的办法,你们和我一起想想。”

    舂麦和磨面实在太费人力,也很辛苦,还是把水石磨折腾出来。

    卫松和唐启阳相处时间久了受到影响,对改良农具和工具很有兴趣,如果能用水力磨面,那将非常有意义,于是说:“我没有想过水力问题,墨家曾有人研究过使用水力,但没有研究出来,我琢磨琢磨。”

    宋秉脸上不赞成,其他人在思索。

    唐启阳微笑说:“那就一起想,不用急。”

    卫松点头,之前没有人研究出来,这事不容易,先做手里的活。

    在场的其他人对新做出的竹纸更有兴趣,当场磨墨在小凳子上写字试新纸,果然比麻纸和桑皮纸,树皮纸好用。

    随后卫松他们继续烘干纸,其他人散去,唐启阳带孩子们去练习骑马。

    李方不紧不慢走到稻田边,田里的水稻有高有低,参差不齐,青色饱满的稻穗弯腰,比较高禾稻的稻穗明显比矮禾稻的稻穗长一个指节。

    阳买到的种子不一样,据说楚国种的稻谷亩产半石,看田里稻穗的模样亩产能有一石,整整增一倍!

    除了增肥有效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李方看向水里,几个月前稻还是禾苗的时候兰娘子捞不少小鱼倒进去,也许还跟这个有关,唐启阳和兰娘子身上充满迷团,他感觉自己如果不离开,以后还会见识更多,看一圈后回去。

    夕阳西下,唐启阳和政儿共骑着老马慢悠悠回家,石三兄妹和陈菽在农场用晚饭。

    两人回到家门前下马,徐兰从厨房探出头和政儿说:“政儿,我和老媪说了你晚上留下吃饭。”

    政儿应:“好。”

    唐启阳笑问媳妇:“晚上做什么好吃的?”

    徐兰回答:“做了凉皮,快去栓马。”

    “好。”

    晚一些,徐兰夫妻俩和李先生政儿坐下温馨吃饭,主食是凉皮和酥油饼,还有凉透的小米稀饭,一个肉菜四个清爽小菜,四人吃得舒服。

    饭后乘凉闲聊是一天最愜意的时光。

    生活继续,第一批绿豆夹变黑后徐兰带人采摘回来晒两天,用粗棍子檊出绿豆,绿豆筛干净晒干后用来煮绿豆水给员工们喝,没有糖放,没有人在意。

    徐兰又带人采摘两回绿豆后稻谷变金黄,能收割了。

    徐兰和唐启阳在收割稻田前两天背着背篓进稻田挑饱满的稻穗割下,挑出明年的种子,糯米和普通稻谷都割了四个背篓,各放在干净的竹席上晾晒,晒干后用手搓出谷子收起来。

    因为稻田里有鱼所以没有放水,唐启阳和卫松几人扎八个两米长的竹排,割稻谷的时候放在田里,用来搁稻谷,下面有稻茬,放稻谷后竹排不会往下沉,弄湿稻谷,两个割稻的人一起用一个竹排。

    十二个人割稻谷,唐启阳和五个少年抱稻谷到岸上两个稻桶后面,放在竹席上,每个稻桶有两个人轮流甩稻谷脱粒,甩稻谷的那面卡着一块有木头大钉子的木板,手握着稻谷,在木板上正反甩两下谷子便能脱干净。

    第一天收完十亩普通稻谷,第二天收完十亩糯米,之后是是晾晒稻谷和把稻草扎成小捆打开下面晾晒。

    阳光猛烈,没有下雨,普通稻谷晒两天便晒去大半水份,第三天早上继续晒。

    徐兰留出约七八十斤稻谷舂米,舂好后用谷风车吹去麸,把没有脱皮的稻谷挑出来,便得到白花.花干净的大米,在谷风机第二个出口下的碎米带一些麸,挑出来后就是碎米。

    真不容易!

    徐兰叫阿母和厨房的其他人午后洗四十斤大米泡上,泡两个小时后用平时蒸小米的两个木桶蒸大米,晚上吃白米饭。

    白米饭不是一般人能吃到,就算是卫松几个也只吃过一两回,每次半碗,不像现在每人分满满的一大碗。

    “奢侈啊,真奢侈!”孙炎扒两口米饭后感慨说。

    其他人点头,真的很奢侈,馒头,烙饼,面条,饺子,各种各样的菜都很好吃,现在还能吃上很难得的白米饭。

    荆轲心想:在这里做工吃得太好了!唐兄还偶尔指点自己剑法,不太舍得离开,可又想自由自在,唉。

    第一次吃白米饭的人感动得不行,好香!

    木一家现在都在农场吃饭,木和红辛苦了半辈子,没有想到他们有一天能吃上传说的白米饭,眼里湿润。

    刘青这一群少年少女尝一口后把饭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吃。

    徐兰他们晚上也是吃白米饭,炒四个下饭菜。

    夫妻俩觉得米饭的口感香味一般,但政儿和李先生吃得很珍惜。

    唐启阳和他们说:“以后我们常吃米饭。”

    李方说:“要是天下人都和你们一样会种田就好了。”

    唐启阳:“没有粪肥不行。”他顿一下说:“而且我觉得黔首们粮食丰收,上层贵族未必高兴。”

    确实是,李方叹气。

    粮食丰收不是好事吗?政儿不解问:“为什么?”

    唐启阳给他解释:“黔首粮食丰收就能安稳,不会轻易卖地,卖儿卖女,但贵族们想要黔首手里的好地,还想要他们为奴。”天灾是地主和大族兼并土地的最佳时机。

    徐兰在脑子里组织语言后说:“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拼命干活想过好一些,希望能安稳过活,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希望能穿暖填饱肚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