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 60-70(第9/17页)
想到这一处,是李执都没有想到的,看向她的目光愈发欣赏:“正如沈掌柜所说。那王知府几次三番将修路修桥的经费贪墨,却不忘征发徭役——没有钱,光是征了人去做什么?后来去查,发现他还不止做了这点事”
说到这儿,他话语一顿,面不改色地转移话题:“虽说一直觉得沈掌柜聪慧过人,今日一听,原来还远超我的想象。谈吐才智,远非寻常人可及啊。”
李执也许不是故意这样说,但沈荔却没法解释。
她也无从解释,因为一个普通的食肆掌柜,是没办法从几句闲话里推断出江南官员生死的。
这不是智力决定的,而是信息量。
作为一个现代人,得到了本地道路问题沉疴顽固、财政富庶颇有盈余、太子亲临仍未有改进这几条信息,很容易就能推断出地方官大概率存在问题。
这是因为现代教育对人的思维有了系统性的培养,接收信息的渠道又太多、太全面,对事物的判断,下意识就能触及古代寻常百姓很难抵达的深层情况。
如果当真是一个普通的食肆掌柜,又是农户出身,不说别的,识字就已经是一大问题。
整合信息对地方知府的处境进行猜测,更是难上加难了。
否则谈及古代的聪明人,又怎会都提名谋士,而非学者呢?
谋士谋士,讲究的就是从多方信息中提取最重要的内容,进而推断出眼下情况。
这在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通讯极度困难、数据获取极为模糊的古代,的确是最顶尖的聪明人才能做到的事了。
见她沉默两秒,乔裴便自然地接上话:“我往日去店中,也和沈掌柜说起过一些朝中大事,未曾遮掩。想来正是因此有了猜想吧。”
既然有了台阶,那不管这台阶好不好下,都得赶紧下。沈荔连连点头:“原来如此,我是听乔大人说起过,才有了个印象。我足不出户,哪推断得出这么多事来?”
不管李执信不信,反正她是把这个话堵上了。
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他也不可能脑洞大开,想到那么荒谬的地方去,最多觉得她天资聪颖。
不过嘛
沈荔看向旁边的乔裴。
“倒是多谢乔大人提起这一事。”她一眨不眨地盯着乔裴的侧颜,“若非如此,我自己都要忘记了。”
一番话,说得意味深长。
结果乔美人又不看她了,长睫虚虚掩映着,将原本就细白的脸庞衬得宛如羊脂白玉:“无妨。”
沈荔抬起手腕,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美人垂眸,自然是无比诱人。他相貌清俊,平素无甚表情,显得凌霜傲雪,冰清玉洁。
这时倒有些别样的柔婉。
况且乔裴不仅皮相好,骨相也好。微低头时,柔滑线条从脖颈到下颌,浑然一体。
让人疑心摸上去是不是也如美玉一般,触手生温。
‘啪’的一声轻响,沈荔将酒杯放回桌上。
刚刚打圆场那么会说,现在又不好意思了?
光是看他这样的反应,旁人恐怕都要搞不清楚,谁才是被骗的那一个了。
第66章 对峙
这天一大早, 沈荔带着酿好的酒去朱夫人家。
从双方达成共识那天起,朱夫人便未曾派人打探过酿酒的进度。即便只是着人去池月院子里看上一看,都从未有过。
如此信任, 沈荔自然省得。
她师傅刚一点头,说这一批还算合格,沈荔就带着东西上门了。
刚拐弯,就见朱府门口围着一圈一圈的人。
她好说歹说挤进去两层, 才发现最里边儿有人正在跳脚。
沈荔没看清为首几人的脸,就听到他们叫嚣:“朱曼婷, 我最后给你一次机会!趁着我心情好,你把你那些酒低价卖给我们,这事就罢了;否则,这江南不会有地方买你们家的酒!”
说话这个人姓邱,正是那收买了朱家酒方的人。
沈荔此前也听朱家人说过,应当是烟雨楼少当家邱奋临。
她对这种级别的商业竞争接受良好, 其实不仅是她, 朱夫人自己事实上也接受良好。
其中最让人恼火的无非是作为二女婿却背叛朱家的吴氏, 不过更糟糕的, 朱曼婷又不是没见过。
总不会有人以为她从一介寡妇一步步做成江南著名的富商巨贾,靠的全然是忠贞不二的品质和谦虚温婉的德行吧?
沈荔心知肚明,因而之前也没有太过担心。
不过今日听这话,这邱老板,似乎还能控制酒的销售渠道?
她正想着, 朱夫人就发话了:“邱少东家此话虽然有, 不过酒这东西对我朱家, 毕竟只是锦上添花,做不成也无妨。倒是邱少当家自己, 要抓稳得来不易的机会,才是最紧要的。”
邱奋临原也不是蠢人,脖子一缩,大约也是想起朱家还有其他产业,酿酒只不过是近来才打算涉足,却没能十分成功的一项而已。
但回过神来,又不禁冷笑:“朱曼婷,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谁不知道你朱家妄图攀附,才下了血本争做酒商?为此折腾许久,没想到半路折戟,如今倒有闲工夫来威胁我了?”
他往前两步,阴笑连连逼近:“朱夫人啊,咱们做生意的,都讲求一个安稳和谐。能平平顺顺挣钱,又何必把脑袋别腰上,跟人掰腕子呢?”
“你说你,明明有过机会,却眼睁睁错失了去。就算得了许可开了酒行,又有什么用呢?”
酒行许可?
沈荔眨眨眼,一听这词,便立刻想通朱家问题的关节所在。
她在江南呆这几个月,对市面上行情也有些了解。
朱家主营业务有三项,一项是大姑娘朱鹮掌控的瓷窑、绣坊。这两处主打精品,出品的瓷器和缎子量都少,但金贵。
一套简单的茶具动辄动辄八九百两银子,上千两也是轻而易举。
当然,也有一些普通的瓷窑绣坊,里头出品些平价的成套瓷器和棉麻布料。
这些大多要往京城、西南边陲、又或者烟州等地供货,总之销路甚广,是不用愁的,
第二项是朱夫人手中掌管的各色商行。
不论是在京城都开着分店的百年老字号凌云阁,还是南边最著名的银楼凤求凰,都在朱曼婷手里攥着。
其三自然就是朱家名下的各大农田庄子,供给她们一家四口吃穿用度不说,还能有不少结余。这部分蔬菜瓜果,质量过关的就先一步转卖给凌云阁,若有剩余,就卖给其他酒楼。
看着似乎不多,但每年算下来进项也不少。
即便如此,朱家在整个江南富商圈子里也不算是最顶级的。最最顶级的,应当是北安侯夫人魏桃掌管的魏家一族。
她虽是名义上的掌权人,但毕竟远在京城,江南这里头的生意大多是她哥哥——也就是楼满凤的亲舅舅魏槐在操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