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第12/28页)

只能答应。

    只是,太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只说陛下要注意休息,不然早年在战场上的陈年旧伤就会发作。

    第289章 贞观之治

    【战前,唐朝吸取隋炀帝的教训,做了充足的准备,建造了400艘运粮船,提前运送军需到幽州。又命契丹、靺鞨等部先击辽东,试探高句丽的虚实。随后,唐太宗才带着诸国联军出征!】

    杨坚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杨广:“李世民都知道先试探虚实,你不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你也不懂!”

    评论区

    “隋炀帝——唐太宗的错题集!”

    杨广:礼貌吗你!

    “贞观十九年二月,大军从洛阳出发,李绩虚晃一枪,出其不意的度过辽水,到达沈阳,高句丽大惊,只能关上城门,等待援军!”

    “李道宗进逼新城(今抚顺),城中守军不敢出战。很快就被唐军攻破,俘虏两万多敌军,十万石粮草。”

    “盖苏文带着四万援军支援辽东,被李道宗四千人击败,斩首千人。”

    “李世民亲自度过辽水,并拆了过河的浮桥,以示破釜沉舟的决心。”

    “除了李绩、李道宗,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将领皆战功赫赫!”

    ……

    “这才是中国与外国打仗的正确姿势,善用兵法,以柔克刚,出其不意,断其后路!”

    “杨广学着点。”

    杨广:噗……

    【此战,唐军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获四万余级,攻占玄菟、横山等数十座城,将辽东七万百姓迁徙到中原地区,最后因为当地气温变冷,中原人难以适应,且粮食将尽,只能班师回朝!】

    评论区

    “众所周知,杀敌数往往多于斩首数。”

    “平壤之战,唐军损失不到两千,高句丽损失超过一万。”

    “共消灭高句丽十五万大军,缴获五万匹马,五万头牛,还有很多军需装备。”

    “若不是唐太宗太想要求稳,没有采纳部下的意见乘虚而入,直取平壤,说不定此战能够一举消灭高句丽!”

    ……

    【此战虽然重创高句丽,但并没有将其灭国,这在李世民的人生履历中并不算胜利,因此李世民对此结果很不满意。他懊悔的对其他人说,若是魏征还活着,一定不会让我出征。】

    贞观君臣都很不满这样的战绩,但这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已经是大胜了。

    尤其是隋朝,杨坚脸颊抽搐,杨广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若是他们知道“凡尔赛”这个词,一定会将这个词送给李世民。

    评论区

    “H国的史书居然将李世民塑造成了一个独眼的形象。”

    “还有的书上说,高句丽反杀大唐,攻破长安,李世民下跪求饶,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给高句丽。”

    “更甚者,李世民的国籍都变成了H国人。”

    “H国古代史书比小说还要离谱。”

    “希望某国认清历史,高句丽不是高丽,高句丽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高丽王朝才是他们的先祖。”

    评论区的一番吐槽让天幕下的观众出离愤怒。

    通过天幕的介绍,他们已经喜欢上了这样一位雄才大略,以民为本的帝王,容不得任何人污蔑抹黑!

    最气愤的要数贞观群臣!

    尉迟敬德当即请命:“请陛下下令,臣要踏平高句丽!”

    程咬金慢了一步:“居然敢污蔑陛下,臣要将他们全杀了。”

    魏征:“天幕说了高句丽不是他们的祖先,报仇也不要找错对象。”

    李绩:“不是高句丽,那便是百济新罗,总之将他们都灭了就是!”

    ……

    李世民反倒是最冷静的:“诸位爱卿,不过是些跳梁小丑,不要因为他们打乱我们的步伐,当务之急还是解决突厥的威胁。”

    至于高句丽、新罗、百济,早晚有那一天的!

    【此战的意义还是很大的,这是自三国时期毋丘俭攻破高句丽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战胜高句丽人,收复了辽东一带被高句丽夺取的大片领土,为唐朝后来彻底消灭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李世民眼前一亮:“大唐将来会彻底消灭高句丽!”

    高句丽是隋唐两朝君臣的心腹大患,若是置之不理,总担心他们会突破山海关飞兵南下。可若是大军出征,又担心重蹈隋朝的结局……

    【此后两年,大唐不断派遣兵马骚扰高句丽,让其疲于应付。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命牛进达、李绩等大将率水路两军进攻高句丽。李绩度过辽水,一路上攻城略地。牛进达进入高句丽境内,大小一百余战,战无不胜!】

    【高句丽被大唐层出不穷的攻势打怕了,无奈之下,高句丽王让他的儿子入朝谢罪。】

    【自此,唐朝的版图南至越南河静,北到安加拉河,西达乌兹别克斯坦,东临吉林通化,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王朝!】

    天幕上展现出了唐朝的疆域图,秦汉的君臣口水都快留下来了……

    【贞观年间,武德充沛,大唐以恢弘的气势,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唐太宗大力推行府兵制,多次对外用兵,先后攻灭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薛延陀等国,将漠南、漠北、西域、青海纳入唐朝的统治之下,又打败了高句丽、吐蕃,将大唐的国威宣扬四海!】

    评论区

    “唐朝武德充沛,意气风发,当时的朝臣能文能武,还诞生了专门记录军旅生活的边塞诗派!”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已经出家做了道士的戴叔伦见自己的诗上了天幕,不由得苦笑一声。

    昏暗的朝堂,坎坷的仕途,早已磨平了他的棱角,他已经不是那个满怀壮志,一心报国的青年了。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七绝圣手,边塞诗的创始人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屡次被贬,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龙标县尉,玉门关与楼兰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仿佛说出了所有将士的心声,让天幕下的观众久久不能回神。

    “唐朝就连边塞诗都是豪情满怀的。”

    “在当时成为将士,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是很光荣的一件事!”

    “这是中国人尚武精神的巅峰与最后的绝响!”

    “唐太宗还为起义过程中战死的将士树碑立传,永世供奉。为从古至今所有明君贤臣、忠义英烈的坟墓祭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