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第13/28页)


    “这不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吗!”

    “他好会啊,死后有人祭祀的诱惑太大了,那些将士还不得将一条命都给他!”

    ……

    唐太宗心思电转,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可以一举收复民心与军心,他就不客气的征用了!

    【虽然灭了这么多国家,但唐朝对外政策却是以怀柔为主,实行开明友善的民族政策。因为,唐太宗将自己当作整个天下的王:“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

    【他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不论华夷都是他的子民。】

    李世民:“朕以天下为家!”

    始皇:“只要有用之人,不问出身,不分民族!”

    评论区

    “开明的政策大大减少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隔阂,实现了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局面。”

    “因此,也形成了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

    “突厥被灭后,唐太宗就没有像过去一样将其肢解,而是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尊重保护突厥原本的文化,还一度想要恢复突厥这个国家的名号。”

    “贞观二十一年,各族人民在回鹘与突厥之间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放着各种马匹酒肉,给来往使节提供补给。”

    “太宗去世后,在朝廷为官和朝贡的少数民族首领,一听到这个消息便放声痛哭,很多人剪去头发,划伤面孔,割去耳朵,有自己民族最高的礼节以示哀痛。”

    “松赞干布上书致哀,宣誓效忠。”

    “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请求自杀殉葬,被高宗拦了下来。”

    李世民惊出一身冷汗:当年秦穆公以三良臣殉葬,诞生了历史上第一首反对人殉的诗:彼苍天者,歼我良人!让秦国人心涣散,也让秦穆公毁誉参半,朕可不想背这样的无妄之灾!

    “后来,很多少数民族将领在死后得以陪葬昭陵,这在其他朝代是绝无仅有的。”

    ……

    【常年的对外战争自然少不了国库的支持,贞观年间的经济政策也极为开明!】

    【李世民十分关注农业生产,推行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使农民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世民节制自己的欲望,革除冗官,清减机构,致力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第290章 贞观之治

    【李世民以超越时代的眼光发展经济,贞观年间也是历史上极少数不歧视商业的时期,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新兴的商业城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兴起,丝绸之路成为了全世界的黄金走廊!】

    评论区

    “贞观年间还通过互市,得到了大量的牲畜,以推动农业耕作。”

    “用商业反哺农业,这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可惜,除了李世民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一点。”

    始皇沉吟:“商人,商业!”

    大秦并不打压商业,还为投效朝廷的大商人保驾护航。但对于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就比较苛刻了,因为大秦的户籍制度极为严格,很多人一辈子都不能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

    萧何提议:“陛下,或许可以适当开放集市,让黔首可以自由买卖货物。”

    始皇沉思片刻道:“准,稍后制定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在君主专制社会之所以经济得不到发展,就是因为重农抑商的国策。”

    “国无商不富!”

    宋朝皇帝自豪:我大宋富庶繁华,远胜大唐!

    可惜,大宋百姓通过商业赚到的钱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善,反而变成了敌国的军资……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却也人口众多,分到每一个人手中的土地根本无法维持温饱,只靠着贫瘠的土地又怎么可能国富民强。”

    管仲:“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只有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才能追求精神道德。

    “唐朝的势力范围远到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直到此时才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

    “当时全世界有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都在中国。”

    “交州、广州、洪州(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凉州等城市都成为了商业大都市。长安和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市!”

    ……

    【李世民以以民为本的思想,虚怀纳谏的胸怀,重用人才,广开言路,唯才是举,依法办事,打造了古代最负盛名的治世——贞观之治!】

    评论区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武德充沛!”

    “官吏清正廉洁,律法严明公正,王公贵族根本不敢作奸犯科。”

    “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商人直接在荒郊野外投宿,不用担心会有盗贼劫掠。”

    “虽然天灾不断,却能将粮食价格压在斗米三四钱的程度,堪称历史最低!”

    “商人游客在全国各地游玩,不需要自己携带干粮,到任何地方都能随意购买。甚至很多村子给旅客提供免费的饭菜,这是其他朝代从没有过的盛景!”

    “到贞观末年,人口已经恢复到三百八十万户,与开国时的两百万户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

    “一个贞观之治打下了大唐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基础!”

    ……

    【当然,这样的盛世,不仅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贞观年间的朝臣也是盛世的缔造者!李世民感情丰富,十分擅长处理君臣关系,不仅将他们治理的服服帖帖,还让大部分人得以善终。】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年老体衰,开始怀念往事,回忆曾经金戈铁马的战斗岁月。为了纪念这些为大唐的开创和贞观之治的缔造做出卓越贡献之人,李世民命阎立本在凌烟阁为功臣描绘画像,以为人臣荣耀之最,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初的朝臣这下彻底激动了,他们拼搏一生,求的不就是青史留名吗!

    陛下真是太好了,他知道我们想要什么!

    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陛下心里排到前二十四?

    同时,他们也在心里暗暗较劲,谁都想要排在前列,证明自己才是最得陛下宠爱的朝臣。

    李世民:“于兹十有馀年,斯盖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协德同心,以致于此。”大唐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群臣肱骨的功劳!

    评论区

    “从此,凌烟阁成为唐代所有豪杰才子从军报国的追求!”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都说了,书生有什么用,他宁愿从军,追求封侯拜相的荣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