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第5/28页)

厥。东突厥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达到了“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空前强盛程度!】

    汉初的君臣对此深有体会。

    冒顿可汗麾下的匈奴大军也只有三十万人,真不知道唐朝要如何面对如狼似虎的百万骑兵!

    【唐朝武德二年,刘武周袭扰太原之时,背后便有突厥的支持,始毕可汗带着大军渡过黄河,与梁师都会和,三路大军一起南下,包围初生的李唐政权!】

    评论区

    “梁师都原本也是隋朝的鹰扬校尉,后来被免官回乡,成了盗匪。”

    “隋朝末年,梁师都起兵造反,投靠突厥,带着突厥人占据河南之地(黄河河套地区),被称为解事天子。”

    【不巧的是,始毕可汗突然死亡,突厥只能撤军。始毕可汗的儿子因为年幼,无法即位,他的弟弟掌握突厥最高权力,是为处罗可汗!】

    评论区

    “刘武周和梁师都都被始毕可汗晃点了。”

    “这一战,刘武周全部势力都被李世民消灭,狼狈逃入突厥,被突厥人杀害。”

    “梁师都屡屡侵犯李唐的北方边境,都被当地驻守的将领击败。与突厥合兵依旧被延州总管段德操击败。”

    “始毕可汗死后,梁师都又去游说处罗可汗,还不等他们出兵,处罗可汗就死了,梁师都再次被段德操击败。”

    “梁师都才是狼灭啊!”

    “直到贞观二年,梁师都才被部下杀害,河套地区收归中原王朝所有!”

    第284章 贞观之治

    【始毕可汗死后第二年,处罗可汗也去世了,他的弟弟颉利可汗继承王位。颉利可汗在位期间,连年侵扰大唐边疆,进攻并州,袭扰太原,掠夺中原地区的财富和人口,与中原王朝结下了深仇大恨!】

    评论区

    “颉利可汗,姓阿史那氏,他是启民可汗的第三子,始毕和处罗的弟弟。”

    “颉利继承可汗之位后,依照突厥风俗,迎娶继母义成公主为妻,在隋朝后裔的劝说下,一门心思阻挠唐朝的统一!”

    “颉利可汗仗着两位兄长留下的深厚家底,根本不将唐朝看在眼里。唐朝初定,忙着平定中原,只能委曲求全向突厥献上财物。”

    “武德四年,颉利可汗带着一万骑兵攻打雁门,被唐朝大将李大恩击败。”

    “武德五年,颉利可汗与刘黑闼联合,再次南下,打败李大恩,继而进攻并州的城池。但以骑兵围攻坚城,颉利可汗的进攻并不顺利,最后掠夺无数人口财物退兵。”

    “……”

    【武德七年,颉利可汗带着举国之兵南下侵略,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世民与李元吉奉命抵挡。恰逢关中爆发水灾,粮草无法及时运到前线,他们只能在豳州安营扎寨。】

    【李世民带着一百多人前往颉利阵前,质问他为何屡次违背与唐朝的盟约。颉利不答,李世民又疾驰到突利可汗阵前,与他叙旧,此举引起了颉利可汗的猜忌。】

    评论区

    “突利可汗是始毕可汗的儿子,颉利可汗的侄子,他也是突厥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突利可汗想要在突厥出头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与李世民结为兄弟,将唐朝当做自己的外援。”

    “李世民用离间计,引得突厥内部不和,成功退敌。”

    “突厥人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撤,他们可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但总的来说,唐军依旧处于弱势,李渊甚至想要迁都躲避突厥的进攻。”

    ……

    【武德九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颉利可汗听闻李唐王室权利变更,立刻带着二十万大军直逼长安!】

    【颉利可汗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拦截,大军长驱直入,直达长安城外的渭水河畔,距离长安仅四十公里,朝野震动!】

    评论区

    “八月九日,李世民登基,二十四日,突厥就达到了高陵,李世民派遣尉迟恭为行军总管,前出泾阳,防御突厥。”

    “尉迟恭与突厥左翼军在泾阳大战一场,生擒敌军将领,击毙突厥骑兵一千多人。”

    “虽然这一战尉迟恭取得了胜利,但依旧无法遏制突厥的攻势。”

    【此时,长安城内兵力空虚,满打满算不过数万守军,二十万敌人却近在咫尺,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评论区

    “突厥分兵进攻乌城,牵制程知节、李绩、屈突通的大军。因此,长安短时间内根本等不到援军。”

    【唐太宗用疑兵之计,身披甲胄,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个大臣登上渭水便桥,与颉利谈判,怒斥颉利背弃盟约!】

    评论区

    “颉利可汗曾派谋臣执失思力进入长安窥探唐朝虚实,使者却被李世民软禁,因此,颉利可汗根本不知道长安的虚实。”

    天幕下的观众纷纷为李世民捏了一把汗,你已经是皇帝了,不是冲锋陷阵的将军,怎么敢将自己置于险境!

    若是突厥人不管不顾,杀了李世民,中原岂不是又要大乱!

    只能说,李世民将突厥人的心态拿捏的稳稳的,突厥的所有行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唐太宗李世民有些汗颜:他虽有一些把握,但那依旧是一场豪赌。

    突厥之所以敢倾国而来,是因为他们认为唐朝内部不稳,所以他更不能示弱。

    若是让颉利可汗摸清长安的虚实,长安城内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颉利可汗见后方唐朝大军纪律严明,部队整肃,又见唐朝的皇帝如此有恃无恐,担心前方有唐军埋伏,踟蹰不前。】

    【八月三十日,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渭水的便桥上斩白马盟誓,李世民献上了府库的珍宝,颉利送给唐朝三千匹马,万余只羊。唐太宗没有接受,只让他将掳掠的中原百姓都还回来,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这场城下之盟史称:“渭水之盟”!】

    评论区

    “突厥南下就是为了人口、财富,不必战斗就能有如此收获,颉利可汗一定高兴坏了。”

    “可惜,他高兴早了。”

    “这是突厥距离胜利最近的一刻。”

    “也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转折点!”

    ……

    【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视为一生的耻辱,却也在最不利的条件下,稳定了唐朝的局势,为后来赢得突厥争取了时间。】

    始皇赞赏道:“关键时刻,李世民没有冲动行事,充分展现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风采!”

    贞观三年,唐太宗君臣期待的看着天幕,对突厥一战势在必行,只是不知胜负如何?

    【渭水之盟后,颉利回到北方,东突厥内部分裂,原本臣服于突厥的薛延陀、回纥等部落,对颉利推行的改革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建立薛延陀汗国。颉利可汗的弟弟突利可汗也与颉利决裂,与唐朝暗通款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