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280-300(第4/28页)

    “贞观六年,死刑犯有二百九十人,李世民特许他们自行回家,办理自己的后事,第二年秋后回来就刑。到贞观七年秋季,二百九十个罪犯全部归来,无一人逃亡。”

    “这就是政府的掌控力和向心力。”

    “那时的天下政治清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多少不公平的事情,自然不会产生怨气,铤而走险犯罪之人少之又少!”

    ……

    【李世民重视廉政建设,多次派遣朝中大员为黜陟大使巡查全国,在地方增设刺史、都督等官吏监察地方,并将他们的功过写在宫中的屏风上,作为升迁奖惩的依据!】

    【皇帝以身作则,官吏一心为公,君民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受贿的现象达到历史上的最低值,这也是唐太宗最值得称道的政绩。】

    评论区

    “唐太宗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杀鸡儆猴,而是制定一整套相互监督的政治体制,预防贪污。”

    “这里点名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治理贪腐,杀的越多,贪得越多!”

    朱元璋:……

    “只有不断完善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贪污的流毒。”

    “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唐朝延续并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郡县两级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全国分为十道,设置刺史都督监察地方。】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这一千多年中,三省的职权名称有所调整,但六部的职权名称从没有变过。】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评论区

    “死去的记忆再次复活!”

    “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封驳,尚书省执行!”

    “三权分立!”

    “相互制衡!”

    ……

    始皇:“能延续一千多年的制度,定是极为完善的。”

    萧何:“关键就在于相互制衡,任何人都不能一方独大。”

    曹丕:“中书省,这不是朕设置的机构吗。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是朕的近臣,没想到后世居然变成了朝廷的权力中枢。”

    王安石:“本朝将中书省与门下省合二为一,合称中书门下,长官为同平章事,即宰相!”

    忽必烈:“汉人就是啰嗦,非要将一份权力分成三份,朕废除门下、尚书,只留下中书省总领百官,多简单!”

    然后中书省就一家独大了!

    朱元璋:“哈哈哈,朕更进一步废除丞相、中书省,由皇帝直领六部,倒要看看谁敢违逆朕的诏令!”

    权利的高度集中,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非常容易酿造暴政!

    朱标疑惑:“父皇已经废除此令,为何三省制能延续到清朝呢?”

    朱棣藏在兄弟们身后,隐藏自己的存在感。

    就是他设置了内阁,将机要之权交还给大臣。

    毕竟不是谁都像父皇那样是个工作狂,他还要御驾亲征,没有人帮忙真的忙不过来啊!

    【东汉时期,门下省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期权利逐渐扩大,成为中央政权中枢。隋唐时期,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商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有封驳之权!】

    评论区

    “门下省可以直接封驳皇帝的诏令。”

    “给事中、谏议大夫、散骑常侍、起居郎都属于门下省。”

    【尚书省得名于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它的前身是尚书台,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朝廷最高权利机关!】

    【尚书省下设六部,二十四司,最高长官为尚书,负责执行诏令!】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

    评论区

    “贞观年间的三省职权明细,分权制衡,有一些现代政治的特征。”

    “一个诏令的形成要先由诸位宰相在政事堂进行会议,形成决议报皇帝批准,皇帝同意后,由中书省以皇帝的命令发布诏书。诏书下达之前,经过门下省的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政令,可以拒绝发布。”

    “只有中书省、门下省两个部门的签字,才能将命令下发到尚书省,交给尚书省执行!”

    “结合前面讲过的故事,魏征就在门下省任职,所以,封驳皇帝的命令本就是他的职权。”

    “唐太宗发布的命令必须通过门下省签字才能生效,尽最大的努力防止人治结构下做出的不合理的决定!”

    ……

    【当然,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必须随时打补丁。三省制建立不久就因为互相扯皮、效率低下,向二省、一省转变。】

    评论区

    “三省制依旧是在分化宰相的权利,将相权分给数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为了解决三省效率低下的问题,三省首长会定期在政事堂议事。”

    “为了进一步提高皇权,限制相权,皇帝会倾向于任命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吏为同中书门下,他们可以行使宰相的权利,却又没有宰相的名分,便与控制。于是,慢慢的,中书令、尚书令、侍中逐渐变成了荣誉头衔。”

    “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这样的临时执行宰相权利的官职,慢慢的演变成了真正的宰相。”

    “想起了狄大人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原来这就是丞相的官方称呼啊!”

    武周年间。

    武皇打趣的看着狄阁老,“国老,天幕说的是你吧。”

    狄仁杰:“天幕厚爱,臣愧不敢当!”

    【唐王朝初建之时,东边有稽胡的骚扰,西边有吐谷浑的威胁,北边还有突厥的侵袭,李世民接手的天下并不安定。】

    【李世民登基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实力,巩固政权,开始对外用兵。先后平定了突厥、薛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国,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评论区

    “在唐初,没有灭过国的将军不能称为大将!”

    ……

    【自隋朝大业年间,始毕可汗继承汗位,拒绝向隋朝朝贡开始,突厥便成为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隋朝末年,始毕可汗带着数十万铁骑南下,将隋炀帝杨广包围在雁门关。】

    【隋朝灭亡后,中原大地陷入内乱之中,战乱严重削弱了中原的实力,突厥却趁机统一内部,发展壮大!】

    【始毕可汗抓住时机,加入了逐鹿中原的大战,他扶持刘武周、梁师都等北方的割据势力为自己打前站。薛举、窦建德、李渊、王世充等人都先后向突厥俯首,很多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入突厥的领地。】

    【东起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等国,都依附于东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