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20-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20-540(第6/29页)

照地区分配录取名额,也是有此而来……】

    第524章 永乐大帝

    【南北榜案是朱棣亲身经历的,在北平戍边多年的他更是清楚的知道南北方的差异,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朱棣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紫禁城,并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

    【北平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北平(范阳)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后来,北平成为了辽的南京,金元两代的故都!】

    【自朱棣就藩北平后,华北边防部队多由燕王节制,北平也就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中心,但南北方的差异依旧悬殊。】

    【从永乐四年开始,永乐帝用了十五年时间修建北京,直到永乐十九年才正式迁都,】

    评论区

    “此处要艾特杨广。”

    “明朝的都城搬到了北京,后来的皇陵也都安置在北京城外,只有朱八八一个人孤零零的待在明孝陵……”

    朱元璋:……

    朱标在舆图上仔细观察着北平的地理位置:“北平距离长城也太近了,若是北元大举扣边,过了关口就是都城,这也太危险了!”

    朱棣:“北元不过是些残兵败将,他们怎么敢对大明出手。”

    朱标若有所思的盯着北平城,他也不想将都城安置在南京,南京太偏南了,对北方鞭长莫及。开封等地饱经战乱,早已不堪重负。而长安洛阳经过千年开发,关中之地已经无法养育大量百姓。

    唉,不论迁都哪里都需要依靠南方的粮食啊……

    【不过,迁都北京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朱棣刚刚迁都几个月后,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就遭到雷击,三大殿尽皆焚毁,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这是迁都带来的祸端,这种说法让朱棣大怒,他以强权压制住了朝中的反对意见。】

    朱棣:“朕都已经迁都了,你们才来反对,岂不是劳民伤财还一无所得!”

    【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由于他长期以太子之身在南京监国,面对残破的北京皇宫,他想要将都城迁回南京。不过他未不满一年就去世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此后,明朝的都城才正式确立为北京!】

    朱高炽:“不满一年!”

    他战战兢兢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居然只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

    摔!这个太子谁想要谁要吧!

    朱棣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他抬脚就踹了下去,“看看你干的好事,若是将都城迁回南京,不就相当于放弃了北方大地!早知道这样,朕还不如直接将皇位传给瞻基!”

    朱高炽只能点头称是,不敢反驳。

    朱棣:“以后好好锻炼身体,寿命是你自己的,谁也帮不了你。”

    朱高炽眼中含泪,这次是真的听进去了。

    评论区

    “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

    “天子戍边的气势和皇宫、先帝陵寝都在前线的事实,让明朝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堡之变明军覆灭、皇帝被俘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京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迁都南逃。”

    朱元璋:“土木堡之变!”

    朱棣:“皇帝被俘!”

    朱瞻基看着年幼的长子朱祁镇:“难道这就是天幕曾说过的堡宗?”

    “当时辅佐建文帝的多为江南人士,朱棣即位后,在南京杀戮过甚,与江南士人关系不睦,便是从稳固皇位的方面考虑,以北平为政治中心也更为有利。”

    “明朝初期,华北相对于江南的贫困显而易见的,北平的营建使的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

    “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大运河从江南转输。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临清和沧州等城市,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

    【自大都陷落、元朝灭亡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北平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天幕下的统治者们都陷入了沉思,秦汉之时,燕地还是苦寒之地,是帝国的边疆,没有经过后世的大力开发,自不必说。

    唐朝的统治者却有些意动,唐朝时期关中已经不堪重负,上千年的人类活动让关中地区的植被已经被砍伐殆尽,想要找一根堪用的木头都需要从蜀地运送。

    于是唐朝统治者不得不将洛阳当做陪都,因为洛阳有大运河,更方便接收南方的粮草。

    此刻,他们将目光放在北方的渔阳,突然意识到,这里不就是安史之乱的起源之地吗!

    河北本就是困扰整个唐朝的隐患,若是能在河北大力发展一座城市,作为陪都,岂不是能够增强对此地的掌控!

    【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永乐十三年,原本淤塞的大运河会通河段全面疏浚,明朝正式停止海运,改由大运河漕运。】

    【从此,长达1794千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十个维度的大运河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成为明朝都城北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朱棣以军事起家,深知军队的重要性,尤其是驻守在皇都的军队,更是皇权的保证!】

    刘彻:“那是,若是朱允炆在南京安置一支奇兵,只要能够坚守几日,朱棣那些远道而来的疲兵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说不定还能等到盛庸、平安的勤王之兵,一举翻盘呢!”

    【朱元璋时期,南京的京军就是整个大明最精锐的军队。朱棣更进一步,在京师组建三大营!】

    【一是“五军营”,这是原本就驻扎在南京的军兵,分为步兵与骑兵两个兵种。】

    【二是“三千营”,由边境少数民族,也就是所谓的“边外降丁”组成,主要是骑兵。】

    【三是“神机营”,用火器装备起来的步兵军团,明朝掌握着两种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火器:神机枪和神机炮,炮利于守,枪利于战,神机营也成为整个大明作战能力最强的机械兵种!】

    这下子天幕下的观众不淡定了,宋朝之前的观众本就好奇宋朝对外之战中的各种“炸”药、“火药”,但当时依旧是以冷兵器为主,火器只是一种奇兵。

    如今,朱棣却建立了一支专门的火器军队,还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可见火器确实不简单。

    于是,天幕下的观众在评论区刷屏了,都在询问什么神机营?什么是神机枪,神机炮?

    见这么多人好奇,自然有现代观众为他们解惑。

    “热兵器得益于火药的发明和利用,而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始皇:“火药,顾名思义,便是由火引发的药剂?”

    “火药是由古代的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到汉初,贵族帝王们沉醉于长生不老的幻想,方士投其所好,在炼制仙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