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寒门首辅养成记》 50-60(第11/23页)

功看他回家一趟回来如此这般春风得意,忍不住问:“发生什么好事了?”

    贺文嘉故作惊讶:“咦,你怎么知道我要定亲了?”

    黄有功:“……”

    朱润玉忍俊不禁,十分给面子接话:“文嘉要定亲了?定的哪家闺秀?”

    “哼,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贺文嘉不肯说,朱润玉也不追问,只道:“现在才要定亲,成亲的日子定在明年乡试后吧?到时候贺兄可要请我们这些同窗去喝一杯。”

    贺文嘉大笑:“别人请不请还不知道,你和黄兄肯定要请的,你们一定要来啊。”

    黄有功轻哼,有啥呀,不就是成亲吗?谁还没个媳妇儿?

    三人正在说笑,许耕来了:“贺文嘉,你说请我去你邻居家书楼看看,什么时候请我去?”

    许耕八月时就想去,贺文嘉推脱了,说他邻居去乡下避暑不在家,这都十月底了,该回来了吧。

    “许先生不着急嘛,等腊月咱们放假再去南溪县也行啊。”

    许耕不高兴道:“腊月放假难道只到你家去,我就不用家去过年?”

    贺文嘉无奈双手一摊:“那您想什么时候去?”

    “就下月吧,下月初八,我带一个朋友一同前往。”

    黄有功和朱润玉闻言都想去,贺文嘉也不拒绝:“大概是行的,等我写信回去问问,若是可以,咱们就定下来。”

    许耕满意地点点头:“必须行。”

    贺文嘉:“……”许先生也太霸道了些吧。

    贺文嘉给渔娘写信,如今梅长湖不拦截两人的信了,渔娘收到信的时候见没被拆过,笑了笑。

    拆开信瞧,渔娘看完信后,没有犹豫地就答应了。

    写完回信,等信纸晾干后,阿青过来装信,一边道:“主子,孙先生看完您的游记后今日把底稿交给咱们家老爷了,老爷吩咐管家送去书坊,估计下月就能刊印出来。”

    “嗯,知道了。”

    十月底,入冬之前还有几日深秋的好天气,渔娘闲来无事,带着丫头婆子护卫去南山游玩去。

    晚秋的好天气一晃而过,一脚迈入初冬,冬至前两日,贺家收到来信,阮氏大喜过望。

    “天大的好事,晨娘怀孕已有三月了,今年大郎夫妻家来过年,晨娘留在家中待产,就不跟大郎去东山书院了。”

    贺宁远也是大喜,先是叫管家发赏钱,又立刻吩咐人:“去把东跨院仔仔细细打扫一遍,等大郎夫妻回来。”

    阮氏也想起一堆事要忙,大儿媳怀孕,穿的用的都要仔细些,这都十一月了,下月人就回来了,要赶紧准备起来。

    贺家从主子到下人都满脸欢喜,隔壁梅家自然很快知道了。

    林氏私下里跟闺女说:“晨娘成婚两年多才有孕,你阮婶婶一句催的话都没说过,你若是不想早生孩子,也可等几年。”

    生孩子啊,渔娘还没想到这里来,等成了婚,她还要跟贺文嘉出门远游呢。

    林氏想都不想道:“想出去就出去,左右贺家不会有意见。”

    渔娘笑了,这就是嫁了户知根知底人家的好处。

    第57章 小心眼儿的贺二郎

    去岁冬至大雪盈门,今年冬至天气虽冷却不像去年,冬至这日,竟还有微微暖阳,叫渔娘这个不爱动弹的都愿意出院门走走。

    用了早食,渔娘手中捧着暖炉,浑身拢在家常穿的兔毛披风里,去孙家看望师娘。

    “师娘,我来了。”

    “快进来,刚煮好了雪梨水,快来喝一盅。”

    “哎。”

    经过针灸调理身体好,于氏的身子骨健壮了许多,冬日里也不那么怕冷了,今儿特地在梅树下设了案几,煮茶赏景儿。

    渔娘坐过去,煮雪梨水的茶炉子把四周烘得暖融融的,即使有寒风吹过来,也不太冷。

    渔娘把怀揣里的暖炉随意放在桌子上,端起冒热气的雪梨水抿了一口,有点烫,再放一放。

    “这株梅树还没开呢?”

    “嗯,你也知道,这株红梅每年都开得晚。你瞧,枝头已经有花苞了,估计再有个三五日就能开了。”

    “那还挺好。”渔娘转而说道:“我娘吩咐管院子的小厮过几日把我家跨院里的梅枝修剪修剪,等梅枝修剪下来,我叫人插瓶给您送几枝来。”

    “那感情好。”

    于氏摸摸渔娘的手,见她的手还暖和就放心了,笑着道:“这两日放假休息,昨儿你先生带着孙允、子乔两人去访友,席上说起你的《山河畅游·巴蜀》和《山河畅游·江南》,人家把你的书赞了又赞,还夸江湖浪人大儒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叫你先生听见可高兴了,昨晚上回来跟我说了半宿。”

    渔娘开心地笑道:“我知道,从这月书开始刊发,书坊那边加印两回了,还是供不应求,书一送到书铺就卖光了。”

    为此,她爹已经给她分了两回银子了,她的小金库又丰厚了许多。

    “你今年勤快,写了一本《青云志》,又写了本江南游记,还都很受欢迎,明年有何打算?”

    “明年呀,明年是乡试之年,忙着呢,乡试考完之前估计没法远游。”

    况且,明年她要备婚,事情也繁多,明年她打算在家看书写文章,暂且就不出门了。

    于氏明白她的意思,她端着放温的雪梨水喝了半杯,道:“晨娘有孕,他们夫妻今年可会提早回来?”

    “不知道呢,阮婶婶说才给贺大哥夫妻俩送了信去,回信还早。”

    “其实也不着急这三五日的,早晚都要回来,最迟也就是过年前后。”往年于氏也不操心这个,只是今年情况特殊,于氏才问一问。

    “嗯,可不是嘛。”

    渔娘搓搓手,放在炉子边烤火:“师娘,师父今日还是不在家?”

    “不在,今儿罗县令有请,你师傅去罗家跟人闲谈去了。”

    入冬了,也无甚杂事要忙,罗县令得了空闲,常邀请王教谕、孙浔等人一块儿谈论诗文。平日里孙浔是不去的,这几日正好休息,左右无事,就去瞧瞧。

    渔娘懒声懒气道:“这两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罗县令来咱们南溪县已经两年了。”

    罗县令来南溪县两年了,梅家的故交,上一任南溪县县令沈从鸣离开南溪县也已经两年了。

    沈从鸣原是渔娘的祖父,梅平寿的朋友。

    沈从鸣出身寒门,算是有良心之人,在当地官声不错,无奈他是三榜进士出身,上头又没人扶持,上升十分艰难。

    自从沈从鸣当官后,换了三个地方当县令,除了品级上略有提升,从下县的从七品县令到上县的从六品之外,再无其他。

    还是那句话,寒门和寒门是不一样的,被皇帝看在眼里的寒门子弟才是寒门。没被看在眼里的那群寒门子弟,还是官僚集团里的底层牛马。

    “今年中秋节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