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寒门首辅养成记》 50-60(第12/23页)

候,我爹收到过沈伯伯从山西阳城送来的信,沈伯伯说,他家大孙子明年秋天也要考举人,若是考不过,想把他孙子送去叙州府考府学。”

    明年才考举人试,沈从鸣这么早就写信来说去叙州府府学读书的事,只怕明年沈家那位大孙子大概率考不过。

    于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沈从鸣虽是三榜进士,他是沈家头一个官身,自然光宗耀祖。可若是他家后继无人,儿孙中都没有能耐人,等沈从鸣百年之后,他们家只能退回老家过日子。”

    沈从鸣乃是梅家故交,沈从鸣在南溪县为官多年,对孙家也颇多照顾,于氏对沈家人自然也熟识,忍不住为沈家生出一句感叹。

    “你沈伯伯只比你祖父小几岁,纵使他身子骨好,再过几年他也该致仕了。沈家两个儿子读书不成,希望他这个孙子能读出来吧。”

    寒门子弟,三代之中无能人,人脉续不上,后代自然也沾不到祖辈的光了。

    沈从鸣家,还有孙浔的好友张砚家,都是这样的底层寒门。张家比沈家有钱,稍好些。

    “对了,早前听说文嘉要带他先生同窗来你家书楼,怎么还不来?”

    “快来了,贺文嘉写信回来说这个月底就要来。”

    贺文嘉不止说了月底许耕和他的同窗们要来,还说许耕的朋友范江桥这几日住到他的院子里,他说范江桥在算学上极其厉害,从朝廷兴修水利算人力、土石、钱粮,到建房造车算木料等,没有他不明白的。

    贺文嘉十分佩服范江桥,跟他来往得多了,贺文嘉才知道范江桥是来过清溪村的那位户部郎中范木秀的族叔。

    范江桥和许耕认识,是因为范家乃墨家,许家乃农家,近一两百年以来,两家人常有来往,也会互相交换培养子弟。

    比如,那位范木秀范郎中出身范家,却十分喜爱农家,他的一生本事都是从许家学来的。

    渔娘知道这些后,忍不住感叹,顶层世家世代联姻巩固自己的地位,许家、范家这些半藏半隐的小家族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大世家靠着手中的人手、土地、人脉等资源,朝廷动荡时他们联手可谋国。成了自然好,败了那就诛九族的大灾。

    墨家农家这些小家族埋头做事,朝廷好时他们不见得多好,天下百姓水深火热之时他们也能勉强过得去。

    说不上谁好谁不好,不过是个人和家族的选择罢了。

    叫渔娘选,出于朴素的价值观,她还是觉得一个家族要长远,还是得有别人夺不走的本事,那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许家和范家就很好嘛,渔娘跟贺文嘉这段时日信件来往频繁,两人就是在谈论这件事,两人都认为,可以跟范木秀打好关系,说不定哪日就用上这等能人了。

    渔娘十分欢迎许耕和范木秀来家中看她的书楼,甚至她都做好准备了,她收藏的这许多绝版的工农方面的书籍,他们若是喜欢,原本都可送他们,只是要先叫她抄写一本留下。

    冬至过完没两日,白水村申家有亲戚进城卖菜,顺带来梅家送句话,申家大儿媳生了,是个小子,母子平安。

    渔娘为张大娘子高兴,亲手选了许多吃的用的叫人送去白水村。

    渔娘也有分寸,怕张大娘子不好跟自己来往,她送的都是些非常实用的东西,比如五斤肉、十斤骨头、两只母鸡、半匹细棉布、两斤棉花等,算起来也不算贵。

    叫人把贺礼赶紧送去,下午,渔娘又去邓家。

    淼娘在家带孩子,她笑道:“我也叫人给张姐姐送去贺礼了,我家是卖药材的,我除了送了几斤小米外,我去药铺给她买了些可以炖汤的党参等药材,她现在给孩子喂奶吃不得,可以放着以后炖汤慢慢吃。”

    渔娘抱着肉乎乎的三郎逗他玩儿,笑道:“张姐姐头一胎就生了儿子,这下她娘家就放心了。”

    渔娘自己不在乎生儿还是生女,但也没有天真倒觉得自己能改变别人的想法,这世道就是重男轻女,这就是现实。

    淼娘微微一笑,可不是么,头一胎若是生了女儿,在那些多妯娌的家里,不知道要受多少气。

    “我知你和贺文嘉腊月初六定亲,可要办?”

    渔娘摇摇头:“不大办,一家子聚一聚就是了,不请外客。”

    她爹娘跟贺叔阮婶他们商量过了,她及笄时大办过一回,等明年秋天她成亲时还要大办一回,定亲就不办了。

    “也好,冬天冷得很,你定亲时若请客,我不好带三郎出门,只能叫丁香去你家坐席了。”

    “你来不来都没关系,我知你心里有我。”

    淼娘忍不住大笑:“快别说了,这话你留着以后跟贺二郎说去吧。”

    “怎么着,成了婚,生了儿子,也会说打趣的话了?”渔娘笑着横她一眼。

    “怪你,都是跟你学的。”

    两人笑闹一回,在渔娘怀中的三郎困得打哈欠,把孩子送到淼娘怀里,渔娘起身:“你哄三郎睡会午觉吧,我家去。”

    “回吧,我就不送你了。”

    “嗯。”

    回去的路上渔娘在考虑孩子的事,这一两年贺文嘉要读书,她想出门远游,显然不适合要孩子,该想个好法子避孕。

    这等事渔娘想不明白,就去找她娘。

    “我的老天爷呀,你一个姑娘家,羞不羞?这等事怎么好出口?”林氏被女儿闹了红脸,气得捏她脸颊肉。

    渔娘笑着躲开:“娘,您早晚都要教我,不如现在就跟我说了吧,免得我多想。”

    林氏拗不过女儿,被缠了半晌,烦得不行了,才叫女儿过来,她凑到女儿耳边小声嘀嘀咕咕了几句。

    渔娘眉头一皱:“避孕汤里有水银?这个东西不是剧毒吗?”

    “少量服用暂时毒不死人,若是长期服用,身体虚弱,慢慢地也就是了。”林氏告诉女儿其中关节,就是叫她以后别沾这个。

    那些大家族中为何隔个几年就会采买年轻丫头进府充作通房小妾?还不是长期服用避孕药汤坏了身子,活不长。

    林氏叹道:“大家族中的男人哪肯为女子着想,男人不管,后宅就是夫人当家。家中夫人若是宽和,小妾怀孕了还能生下来。碰上心狠的,一副一副汤药灌进去,不用三五年人就没了。”

    林氏不乐意女儿嫁进那等大户人家,就是不想女儿搀和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造孽了,坏了自己福气,不值当。

    林氏给女儿一巴掌:“不说这个,正好你来了,你选两个色,再叫绣娘给你做两身新衣裳。”

    订婚那日的衣裳早就做好了,这会儿再做,就是做过年时的衣裳了。

    林氏叫门外的林妈妈去库房拿布料来,再把绣娘叫来。

    渔娘陪她娘喝了两盏茶,绣娘和布料就来了。

    渔娘一看抬进来的几匹布,颜色和纹样都是她没见过的,她摸了摸:“娘,这是淮安新送来的吧。”

    “正是,淮安那边知道你要定亲了,专门给你送来的。你堂婶还写信来,说明年新的丝绸织出来了,就给你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