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夫君考状元: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辅导夫君考状元》 90-100(第10/14页)

说了这么多,我就没有再去理论的想法了。”

    曾芸芸又问:“平哥哥,你慨然应赌,而且一直不急不忙,看起来对自己的学业很有把握。说说,你的信心从哪里来的?”

    肖平转过身,盯着曾芸芸的眼睛,似乎能够从这双幽深的眸子中看到未来。他缓声道:“芸芸,这多亏你。最近几个月,有你在我的身边,我并不惧怕这些外力的侵袭。打这个赌,对我来说全无一点坏处,可以催促我上进。哪怕真的输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你在,社学也是读书的好去处。”

    曾芸芸明白了肖平的想法,道:“我也属于外力,只是对你有好的一方面罢了。不过,眼下你觉得我好,可是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也许会成为你的羁绊。那时候,你还会有信心吗?”

    肖平并不能完全懂得曾芸芸的意思,但他也从未想过曾芸芸会成为他的羁绊。在他的心中,曾芸芸就是美好的。所以,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道:“芸芸,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呢?你在我的心中,一直都会是这种美好的样子。”

    曾芸

    芸的经历要比肖平丰富,她清楚,在一男一女的二人世界里,哪怕情感再真挚,在生活中也会出现磕磕碰碰的。尤其是,她作为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人,许多理念都与这个世界的信条不同。她若是要和肖平一同走好以后的路,势必要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情感考验。不过,眼下的肖平信心满怀,她倒是不宜再继续进行这个话题,只是同肖平看眼前的闹剧如何收尾。

    众人皆是沉默,独独解鉴在催问殷志的时候,豫章书院的章劲节开口了:“不会是卷子真的判错了吧?这次月考,难度颇大。最近一个月我十分用功,也不过是内舍第十六名而已。”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确:我章劲节堂堂豫章书院的学生,又如此用功,也不过是第十六名。他肖平一个社学学生,却得了第二名,里面肯定有问题。

    章劲节这番话,顿时让邱乘等人面露激动:

    “对啊,肯定是判错卷子了。以前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如今去找讲郎,寻肖平的卷子一阅便是!”

    “正是!”

    “正需如此!”

    几句话说过,殷志苍白的脸也突然红润起来,他厉声道:“定是如此!我应该是第三名才对!”

    名次差了一点点的两三个读书人,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升入上舍的希望,高呼道:“我们现在就去讲郎那里!堂堂上舍,怎能容许某些人滥竽充数!”

    第98章 相请袁源的心思

    作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白鹭洲书院从来不缺银子,因此书院的讲郎待遇一直优渥。在城中,书院为所有讲郎都单独租了独门独户的院落。若是在书院任职够了年限,书院则会将这处宅子买下来送予讲郎。在书院内,每个讲郎也都有一处独立、宽敞的房间。

    讲郎袁源的房间就在内舍不远,门前种植了一些花木,十分清幽。

    房间内的茶桌上,摆放着两杯香茗。桌前坐着二人,一是袁源,另一人则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

    袁源对青年道:“贤弟此前一直在临川家中苦读,如何今日突然想到吉安一游?”

    青年道:“考中孝廉之后,小弟才知读书欲再进一步,难之又难。整日闭门家中,感觉进益有限,便出来走走。袁兄在白鹭洲书院从教多年,想是有妙法教我。”

    袁源道:“贤弟二十有一的年岁便中举,文名布达江西,异日拾青紫如草芥。到了我这里,何须自谦?”袁源说这番话的时候,倒不似恭维,而是完全认同自己所言一般。

    青年道:“君典兄前段时间来了这里,回去后还专门给我写了封信,言道此间妙处种种。如何我真的来了,袁兄却悭吝一言?”

    袁源笑道:“求学一途,苦不早也。贤弟少即聪颖,后早早中举,只需在俗世之中磨砺一二,不难有成。至于如何磨砺,愚兄亦无法提前告知。不过非闲非游,不可以涉道。贤弟多走走,自然有所收获。”

    青年轻拍桌案,道:“不过非闲非游,不可以涉道——此言颇得我心。天下有闲人则有闲地,有忙地则有忙人。缘境起情,因情作境。神圣以此在囿引化,不可得而遗也。”

    袁源笑问:“贤弟所言已得个中三味。不过,何谓忙人、何谓闲人,可否见告?”

    袁源与青年交情深厚,且年长,此言倒是有考校的意味。青年略作思索,道:“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此皆天下之闲人也。”

    袁源道:“看来,你我还是忙人。毕竟,还需要为科举蝇营。”

    青年叹道:“忙于馆阁之中,典制著记,乃小弟平生夙愿也。小弟少读西山先生之《文章正宗》,因好为古文诗,未知其法。及弱冠,始读《文选》,辄以六朝情寄声色为好,亦无从受其法也。不知何时,思路有通啊!”

    青年的志向,不可谓不高远。忙于馆阁,必须中进士,而且要名次考前才可以。明代科举考试,第一甲状元直接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第二、三甲中文学优异及善书者,通过“馆选”,即翰林院考试,可以到翰林院参学,称为“庶吉士”。三年学成之后,优秀者留翰林院工作,次等者出为给事中、御史、六部主事等。青年所言的读书经历,都表明他致力学习正统的文史知识和修辞手法,志愿当文学官员,撰写官修历史和传达正统大道的诗赋文章。这番说辞,其他读书人也会有。不过这些人考中进士,无非将馆阁作为跳板,真的像青年这般一心做学问的,几乎没有。因此,袁源听了,确实十分敬佩。

    袁源道:“愚兄暂时倒不敢想那些,不过在书院教书,颇有几个有才气的学生,有贤弟当年的风采。”

    袁源这么一说,倒是立即让青年来了兴趣。他最喜与人切磋,尤其是年少之人。此次来白鹭洲书院,一个目的就是看一看这里的青年才俊。

    二人说到这里,却听门外传来喧闹之声,随即看到一群学生走了过来,领头的几个,脸上还颇有些愤愤不平。

    袁源起身,看到邱乘率先上前施礼,便问:“邱乘,有什么事吗?”

    邱乘问:“袁先生,这次月考,来自鉴湖社学的肖平得了内舍第二名。请问,这名次是先生您判的吗?”

    袁源立即明白了他们的意图,点头道:“乃是我与其他几位先生共商而定,山长和监院也在场。”

    邱乘忙问:“山长和监院也是这个意见,认为肖平可以得第二名吗?”

    袁源道:“确实。”

    邱乘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但他清楚,袁源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蒙骗他们。站在一旁的殷志几乎都无法站稳了。

    袁源看到门口站的学生颇多,偏偏当事人肖平并没有来此。他继续道:“有些事原本不需要和你们说的。不过既然你们都来了,倒不妨聊两句。这次月考,山长和监院都看了肖平的卷子,有意将其擢为内舍第一名,是我将他的名次压在第二名。因为我觉得他年纪尚小,得了第一,会生出骄傲之心。不过,看来我忧虑错了。我不该担心肖平,而应该担心你们。诸位之中,十有八九都上过我的课,都是我的学生。你们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的出身,看来都比肖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