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120-130(第10/40页)

心头的梗塞,平静得有些诡异:“没搞错?都在这里了?”

    “回大人,都在这儿了。”吴同知放轻呼吸,一板一眼地答道。

    册子从掌心滑落,砸到桌上,发出“啪”的脆响。

    韩榆嘶声,很是难以置信:“怎会如此?”

    云远府

    三十多万人,男子约有十六万,刨除男童和老人,正值青壮年的男子至少有十万。

    十万人,读书科举的不过百,考中秀才的更是一个巴掌数得过来。

    有亿点点离谱。

    吴同知原本是同知知事,为人安分守己,从未接受过青龙寨的贿赂,因此被知府大人提拔到同知一职上,开始了他高(lei)官(si)厚(lei)禄(huo)的崭新人生。

    他在云远府几年,也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变化,其中就包括年复一年稀缺的读书人,以及府试院试时空荡荡的考场,可谓感慨良多。

    如今韩榆关注起这件事,吴同知既庆幸又钦佩。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外地人提起云远府,不再是“混乱”和“罪恶”,而是“太平”和“人才辈出”。

    他庆幸韩榆的到来,也由衷地钦佩韩榆为云远府所做的一切。

    “大人也知道,在您来之前,云远府是出了名的混乱,能保住一条命就不错了,寻常人家哪里供得起一个读书人。”

    “百姓生存艰难,匪寇猖獗,为了自保,教书先生陆续关停了私塾。时至今日,府城没有一间私塾,连个正儿八经的书斋都没有”

    吴同知说了许多,韩榆全神贯注地听,一边分析,一边在心里罗列计划。

    该如何破解当下困境,第一步该怎么走,后续怎么做才不会引起百姓的抵触抗拒方方面面,韩榆每一项都

    考虑到了。

    韩榆在册子上画圈圈,淡声道:“本官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吴同知顿了顿,壮着胆子问:“大人,那府学那边”

    韩榆把册子放到一旁:“等具体章程出来,本官会通知吴大人的。”

    然后让他们累死累活,没日没夜地干活儿。

    吴同知默默补充了韩榆没说出来的后半句,心中腹诽,面上恭敬地退下了

    经过一天的深思熟虑,韩榆很快制定好了相关计划。

    “本官打算聘请学识渊博的读书人,在云远府各地开设官塾。”

    “除此之外,本官准备在府城开设一家名为‘云远’的书斋,容纳天下品目繁多的书籍,读书人尽可前来借阅,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即可。”

    “至于府学那边”韩榆浏览着韩八连夜列出来的书单,在上面勾勾画画,把一些没有什么用的去掉,留下对读书人大有裨益的,“十月初一是个好日子,本官打算重开府学。”

    “吴大人可还记得先前在府学授课的教授教谕?十月初一之前说服他们回来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吴同知:“”

    “目前为止,云远府具体有多少已经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统计具体人数的任务就交给张大人你了。”

    张同知:“”

    “孟大人,官塾和云远书斋的宣传就交给你了。”

    孟通判:“”

    “官塾和府学的招

    生以及教书先生的选拔由钱大人负责。”

    钱通判:“”

    “本官这里有一份书单,相关书籍的采购,以及书斋的选址、装潢、书籍摆放和借阅规则交给孙大人。”

    所有人:“”

    孟通判嘴都气歪了,什么差事都塞给他们,自己却落个清闲,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怨愤之下,孟通判脑子一热,张嘴就说:“大人您做什么?”

    话音刚落,他就接收到无数类似“不愧是你,勇士孟大人”的眼神。

    孟通判喉头一哽,险些没控制住,把白眼翻上天灵盖。

    怎么一个个搞得跟韩榆有多可怕似的?

    他韩榆再怎么黑心肝,再怎么丧心病狂,到底只是个普通人。

    有大越律法,韩榆还能杀了他不成?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本官待会儿要去青龙山,前阵子派那群匪寇去开荒,不知进度如何,打算亲自过去看一看。”

    韩榆眨了眨眼,恶意满满的黑暗气息从黝黑的瞳孔里扩散开来:“不若孟大人替本官走一遭,换本官负责官塾和书斋的宣传?”

    孟通判浑身的肥肉抖了三抖,当场吓出双下巴:“不不不,下官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只是看本官日不暇给,心中不安,决定替本官分担一部分差事?”韩榆一抚掌,眉开眼笑,“好吧,既然如此,孟大人盛情难却,本官只好将巡视青龙山的重

    任交托给孟大人了。”

    孟通判:“!!!”

    他去青龙山,怕是会被那群怀恨在心的匪寇活撕了。

    可恶,韩榆真的该死的可怕呜呜呜呜呜!

    其他官员:“”

    土都埋到脖子了,还不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

    活该!

    韩榆把控全局,一声令下,自有底下的老黄牛累死累活,兢兢业业地把差事办好。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

    单就为官塾聘请教书先生这件事,钱通判就□□了个壁。

    首先,即便云远府有学富五车的读书人,早在几年前为了保全自身,举家搬去外地了。

    其次,纵使云远府现在越来越好,可仍然没能改变外地人对它的刻板印象。

    钱通判去隔壁府三顾茅庐,只差跪下来高呼义父了,那几位有幸被选中的读书人死活不肯松口。

    “此子心肠歹毒,妄图让老夫命丧云远府!”

    钱通判:哔——(脏话)

    没能把人请回去不说,还平白挨了顿扫帚。

    钱通判灰头土脸地回到云远府,进了府衙找到韩榆,当场一个滑跪,开始哭诉:“并非下官不用心,而是那些人太固执,说什么都不愿来云远府。”

    韩榆不动如山地坐着,甚至还有闲心品茶。

    不经意间转眸,被钱通判一把年纪还泪眼汪汪的样子恶心得不轻,手一抖,茶水溅到手背上。

    韩榆默了默,取来帕子擦手,不疾不徐道:“无妨,钱

    大人该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月俸五两不行,就十两、二十两三十两,他们总会答应的。”

    世上能有多少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读书人,能糊弄来一个是一个。

    “钱大人莫哭,本官相信你一定可以的。”韩榆勾唇,露出一口森然的白牙,“说来也是多亏了你们,官府才会有足够多的银子,几个教书先生的月俸而已,连挥霍都算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