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120-130(第11/40页)
自从交出所有贿赂,早饭只能喝粥啃实心馒头的钱通判:“”
韩榆敛眸,笑眯眯地说:“可是觉得本官很贴心?罢了,本官允许你感动,但还是别哭了,实在有碍观瞻。”
钱通判:“”
十月初一,云远府各地的秀才陆续抵达府城,住进府学的学舍中。
秀才只二十余人,教授教谕也没几位。
但韩榆坚信,这只是个开始,明年或者后年,府学就能像其他地方的府学那般,充满朗朗读书声。
同一天,官塾开始对外全面招生。
官塾隶属官府,一切开销由官府负责。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送自家孩子到官塾读书,知府大人大手一挥,声称但凡来官塾读书,第一年的束脩全免,还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书籍。
有这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本着对知府大人的崇敬与信任,十月初一这天有不少人前来报名。
先让自家娃娃读一年书,明年看效果如何,要是娃娃读
书上进,就继续供他读书。
反正知府大人说了,官塾一年的束脩也没几个钱,还给学生提供一顿午饭,是他们占了大便宜。
“臭小子,你给老娘听仔细喽,等去了官塾,一定要好好读书,别惹先生生气,要是被老娘发现你调皮捣蛋,把你屁股都打肿喽!”
才五岁大的男童做了个鬼脸:“略略略,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一撸袖子,操起墙角的扫帚,对准熊孩子的屁股拍上去。
一阵鸡飞狗跳,明明没被打到,男童还是嗷嗷哭着,只打雷不下雨,在街边上蹿下跳地躲避老母亲爱的教育。
街对面,几位教书先生刚从隔壁府来到云远府,打算先考察一下这里是否如钱通判所说的那样风调雨顺,人杰地灵,才下马车就看到这一幕。
所有人:“”
果然,人、杰、地、灵!
这时,有一群年轻人从教书先生面前快速跑过,掀起的风吹乱了他们精心打理的长须。
“快走快走,去迟了就不能站到最前面,近距离看到知府大人了。”
“听说书斋里什么书都用,是知府大人专门为读书人从各地搜罗来的,不需要一文钱就能免费借阅,等会儿我就要借一本回去!”
“知府大人可真是太好了,又是官塾又是府学,现在还有个书斋,读书科举都不必发愁了。”
“表兄所言极是,我打算先在官塾读个一两年,到时候参加县
试,再拼一把就能入府学。听闻知府大人已经好几次去府学为那些个秀才讲课了,我得加把劲儿,争取在知府大人在任期间进入府学”
年轻男子语速极快地说着,字里行间难掩对知府大人的狂热与钦佩。
他们很快跑远了,留几个教书先生面面相觑。
“去看看?”
“中!”
循着年轻男子的身影,教书先生们很快找到云远书斋。
这是一家新开的书斋,也是府城唯一的一家书斋。
此时,书斋门口挤满了人,称得上人山人海。
教书先生踮起脚也看不到,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暂时抛却了颜面,爬上对面的木桩子。
事实证明,站得高真的看得远。
他们看到一身常服的俊美青年,立在书斋门前,正眉目含笑地与人说着话。
“大人,听说您是咱们大越最年轻的六元及第状元郎,可以摸我家存山的脑瓜子一下,让他也沾一沾大人的聪明气吗?”
知府大人忍俊不禁:“当然可以。”
说话的男子一把拎起自家小子,挤开人群冲到最前面。
“呐,知府大人您快摸摸他!”
韩榆瞧着面前被吓懵了的三头身小娃娃,被阳光染成金色的睫毛伴随他的笑声轻颤着。
所有人仰望着他,宛若仰望神明。
知府大人缓缓伸手,怜爱地抚了抚小娃娃剪成桃心的头发:“乖乖听话,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正直勇敢的好人。”
小娃娃痴痴地看着近在咫尺的
精致面孔,瞬间从脸红到耳朵根,就差化身为一辆小火车,头顶呜呜冒热气了。
就在韩榆撸完小娃娃,准备收回的时候,宽袖传来一阵轻微拉扯的力道。
低头一看,小娃娃揪住他的袖子,哼哧哼哧踮起脚,却怎么也够不到,急得眼都红了。
“大、大人~”
他奶声奶气地喊,泪眼汪汪。
韩榆莞尔,配合地低下头。
小娃娃心满意足,重新踮起脚,然后撅起嘴巴。
“啾~”
一个软乎乎湿漉漉的亲亲,就这么落在了韩榆的侧脸上。
小娃娃亲完才知道害羞,蹬蹬蹬跑回老父亲身后藏着,只露出一个脑袋,脸蛋红红地偷看韩榆。
人群中一片骚动,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教书先生前面的一个姑娘捧着脸,语气荡漾:“我嘞个娘耶,我也想要~”
应该是她娘的妇人一巴掌拍她后脑勺上:“呸,你就想着吧!”
教书先生们:“”
“这位姑娘,老夫初来乍到,这云远府不是匪寇遍地,为何如今这般太平?”
美好得让人觉得很不真实,有种虚幻的感觉。
姑娘扭过头,笑得眼睛都没了:“还能因为啥?当然是因为知府大人了!”
于是,接下来几个人被迫收听了一场长达数千字的有关“知府大人如何英明如何爱民如子如何”演讲。
没过一会儿,韩榆放完爆竹,云远书斋正式开张,百姓蜂拥而入,街道重新变得空旷起来。
教书先生神思恍惚地来到官塾,见到钱通判,第一件事就是——
“老夫觉得十两月俸太高了,还是五两吧。”
钱通判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几位怎么突然改口了。
想当初,他嘴皮子都说破了,才以十两月俸请来他们。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他们改变了主意?
教书先生也没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表示:“今日得见贵地知府大人,又见识了云远府的风土人情,老夫被知府大人深深折服,五两月俸足矣。”
钱通判:“”
所以你就是看不上我,来故意收了十两月俸?
我恨!-
三个月,足够府学、官塾和云远书斋走上正轨。
官塾人满为患,韩榆每日上值下值从门口经过,总能听见抑扬顿挫的读书声。
府学的学生们也在勤学苦读,韩榆几次过去,教授说他们都在为明年的院试做准备。
还有云远书斋,这里可以说是整个阜城最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