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140-150(第15/39页)

日月色正好,可惜不能和灿哥儿共赏。”席乐安语

    气幽幽,“三年太长了,真真是度日如年。”

    韩榆斟酒的手顿了下,神色如常道:“灿哥儿为师公尽孝,明年就能回来了。”

    “这倒是。”席乐安再次端起酒杯,“敬重逢!”

    韩榆勾唇:“敬重逢。”

    一瞬的踌躇后,韩松也举起酒杯:“敬重逢。”

    期待重逢,庆祝重逢-

    永庆帝正当天命之年,早年毫无节制的酒色和丹药让他的身体远逊色于同龄人。

    这厢经历了吐血晕厥,在龙床上躺了三五天都没能起身。

    戴皇后为首的后宫嫔妃日日侍疾,朝阳宫弥漫着浓郁的苦涩药味。

    梅贵妃担心永庆帝被安王气出个好歹,又挂念远在宫外的安王,前者将她拒之门外,后者则被前者禁足,她派去的宫人连门都进不了。

    梅贵妃愁得日夜难安,几天下来瘦了一大圈。

    她倒是想让宫外的娘家人弄死韩榆,唯恐再次触怒龙威,只能生生咽下这口气,整日里在朝阳宫外以泪洗面,嫔妃们直呼晦气。

    转眼到了月底,永庆帝不顾太医的劝阻,重回人前开始处理政务。

    早朝上,大家看着脸色蜡黄,骨瘦如柴的永庆帝,不敢相信这是当今圣上。

    月初时,永庆帝还面色红润,宽松的龙袍也掩盖不住微微挺起的肚腹。

    这场大病带走了他大半的气血,与先前判若两人。

    不过官员们掩饰得极好,没被永庆帝发现自己的震惊。

    早朝接近尾声的时候,永庆帝提及银行。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双方各执己见,唾沫星子乱飞。

    永庆帝身体还虚着,被他们吵得头痛不已,索性砸下第二个重磅炸弹。

    “朕打算改革吏治。”

    如同一滴冷水落入热油锅里,金銮殿上瞬间炸开了锅。

    “改革吏治?”

    “陛下三思,当前吏治无甚弊端,微臣以为无需改革。”

    “臣附议!”

    “臣附议!”

    反对者多于支持者,且反对的态度比反对银行时还要激烈。

    可无论他们怎么反对,也没让永庆帝收回成命。

    八月初,吏治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由吏部出面,裁汰部分冗官,停废闲散衙门。

    严格把控朝廷及地方官员的铨选,将政绩定为升迁的主要依据。

    另一方面,吏部出台了一套极为完善的官员考勤、奖惩、考绩等制度,并建立官员档案,政绩惩处一律记录在案。

    除特殊情况,官员每月缺勤天数不得超过三天,情节严重者将记录在档案上。

    官员无论立下的功劳大小,一律分发奖赏。

    同理,官员犯下不至死的罪行,也会根据罪行轻重处以相应罚款。

    当然了,上交罚款不代表可以逃脱大越律法的惩治,该坐牢坐牢,该流放流放

    吏治改革涉及到的条例众多,直到十月才完成了七七八八。

    朝堂一片风声鹤唳,吏部官员忙得脚不沾地,散发出来的怨念足以养活整个阎罗殿。

    这期间,韩榆彻底掌控整个吏部。

    阮景璋手

    中的权柄被他收回半数,只留下侍郎职分之内的权利。

    韩榆一改起初的细雨和风,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且赏罚分明,不论亲疏一视同仁。

    到如今,吏部官员对韩榆已经到了闻韩色变的程度。

    若非必要,远远见到韩榆必然拔腿就跑。

    一次偶然,韩榆发现他们给自己起了个诨名——

    索命判官。

    尚书大人表示他有以下六点要说:“”

    不过索命判官也有索命判官好处,至少没人敢在他面前玩心眼。

    阮景璋倒是想,奈何韩榆完全不给他机会,重要差事都丢给另一位林侍郎处理。

    官大一级压死人,任凭阮景璋如何愤懑,也只能无能狂怒,被韩榆压得死死的。

    而他那位主子,安王被永庆帝罚了半年禁足,如今正在安王府休养生息,外面有禁军把守,连联系外界的机会都没有,更不可能为他讨回公道了。

    这一切都被隔岸观望的官员们看在眼里。

    确定韩榆技高一筹,且阮景璋少有逆风翻盘的可能,便相继向韩榆发出意欲交好的信号。

    具体表现在雪花一样飞向韩宅的各种请帖,以及一天三次登门的媒婆。

    韩榆:“”

    说媒是不可能说媒的,为了躲那些个无孔不入的媒婆,韩榆每天在吏部待到天黑才回去,公务处理完了就看书打发时间。

    总之不能跟媒婆碰面,否则一定会被缠上。

    至于休沐那两天,韩榆直接拉上

    韩松、席乐安还有祁高驰,拖家带口外出游玩去了。

    媒婆每回见不到人,堵也堵不到,渐渐的也就不来了。

    对于请帖,韩榆只挑选了关系不错,立场分明的几家。

    他可不想在参加完宴会后就传出“韩榆有意加入某某王爷阵营”的流言。

    比如今天的南阳伯寿宴。

    南阳伯府虽然隶属八大世家,但从未公开支持过哪位王爷,自始至终保持中立。

    而且在翰林院任职期间,钟伯同对韩榆多有照拂,南阳伯府送来请帖,韩榆没有拒绝的理由。

    宴席上,不断有人上来给韩榆敬酒。

    韩榆灌了不少酒,白皙的面庞上泛起两抹红晕,单手撑着额头,眼底染上微醺。

    “韩大人已有二十四,可曾考虑过什么时候成亲?”

    风一吹,韩榆立马清醒了。

    他眼神迷茫地看着面前敬酒的官员,一清嗓子:“周大人您方才说什么?”

    周大人:“没什么。”

    接连打发了几个前来试探婚事的官员,韩榆借口更衣,从宴厅侧门溜了。

    南阳伯府很大,韩榆拒绝了婢女的引路,漫无目的地走着。

    来到花园里,途径一座假山,韩榆听到两位女子在假山后说话。

    “你瞧瞧她那副眼高于顶的样子,偏说什么伯府庶女也比寻常官家小姐高贵,一个生来跛了条腿的庶女竟还想高攀侯府公子。”

    “就算长宁侯府二公子是个混不吝的,男女不忌,可也不至于什么都没能吃

    得下啊。”

    说到这里,贵妇人噗嗤笑了。

    “你没见今日她带着庶女来南阳伯府,南阳伯夫人脸色有多难看,平昌伯府早已不复当年盛况”

    贵妇人絮絮叨叨地说钟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