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幕]皇帝聊天群》 70-80(第17/19页)

  可结果竟是“雍熙丧师”“终宋不振”。

    【秦念:雍熙惨败之后,赵匡胤留给大宋的精锐将士算是被赵光义祸害完了,宋朝自此对外由攻转守,又一个异攻守之势。】

    【赵匡胤:……】

    再怎么偏爱三弟,面对赵光义在军事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愚蠢举动,赵匡胤也不由得心生怒火。

    可当他看到赵光义苍白的脸色、以及几乎站立不稳的模样,怒斥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却是说不出来。

    罢了。

    如今的太子已是德昭。

    【刘彻:别侮辱朕的功绩!】

    【秦念:你应该说“别来沾边”。】

    【刘彻:别来沾边。】

    刘彻从善如流。

    这四个字确实更能表达他的本意。

    刘彻对此很是满意。

    【赵匡胤: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怅然。

    【秦念:由攻转守,指的就是只能被动防守。由于“制图授略”“文臣监军”在你大宋成为定制,你大宋的军事为群里垫底,人送外号“大怂”。】

    有人为了洗白赵光义,将“制图授略”“文臣监军”说成是为了矫正五代十国的混乱——为了扭转“兵骄逐帅,帅强叛上”,赵光义只能以这种方式管理武将。

    但五代十国与赵光义之间还隔了一个赵匡胤。

    赵匡胤的军制改革已经做到军权集中于中央,这时候的大宋可不是大怂,军事实力相当强,十几年间吞并荆湖、后蜀、南汉、南唐。

    高梁河之战赵光义战中怯逃致使宋军溃败,宋将在知道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却并没有强行拥立赵德昭。

    足以说明武将叛变问题已经在赵匡胤的一系列军事改革中得到有效遏制。

    偏偏到了赵光义时期,就变成“制图授略,远程遥控”“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致使军队战斗力陡降。

    这分明就是赵光义自身能力不强导致疑心病过重,对军队失控的恐惧到了病态的地步。

    第80章

    【赵匡胤:……】

    “制图授略”“文臣监军”成为定制?

    赵匡胤已经能想象往后的宋将面临着怎样的局面。

    “光义, 往后……于府中修书吧。”

    赵德昭目不转睛地望着天幕,却是聚精会神地等待晋王的回答。

    父皇此言,是要彻底夺晋王之权, 并将其软禁于府中。

    “臣弟遵旨。”

    在秦念的讥讽中,赵光义看到的是一个声名扫地的误国之君。

    比起在外被人耻笑,禁足于王府中甚至是好事。

    【秦念:算了,赵光义的军事越说越生气,不说了。】

    赵光义在军事上最灾难的表现,秦念已经说得差不多。

    还要说,就是对党项的错误判断与决策,让大宋错过控制西北的最佳时机,最终西夏得以建国, 成为宋朝的另一大边患。

    但比起之前说自毁城墙、制图授略、文臣监军, 这就显得不够看。

    而且今日话题是宋太祖赵匡胤, 总不能光说赵光义的事。

    【秦念:赵德昭,历史上的赵炅军事上虽然一塌糊涂,政治上也只能说是及格,但对百姓还算可以, 故而宋朝好歹也成功延续下去。你既然取而代之, 可别做得连他都不如。】

    【赵德昭:我定当勤政爱民。】

    这句叮嘱也就是秦念的突发奇想。

    直接换皇帝的情况, 在群里还是第一次。

    【赵匡胤:这北伐之策……】

    赵匡胤再度询问。

    每个话题仅有两个时辰的时间,秦念说光义的过错就说了那么久。

    他担心时间不足以让秦念将北伐之策全部道出。

    【秦念:七年后耶律贤就会病逝,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

    【赵匡胤:主少国疑,届时就是攻辽之机?】

    赵匡胤大喜过望。

    【秦念:到时候辽国会是萧绰萧太后主政。恭喜你,将直面一位青史留名的女性英主——明年她还是皇后, 耶律贤就会将她的地位提升至与自己等同, 一切政务交给她处置。】

    【赵匡胤:……】

    赵匡胤无奈。

    难怪光义会接连遭遇“高梁河之败”与“雍熙之败”。

    原来是直面辽国英主。

    于乱世中建立大宋, 南征北战多年,赵匡胤比任何人都清楚敌国有明君,远比敌国有良臣猛将可怕。

    更别说是青史留名的英主。

    ………

    “皇后应当也会青史留名。”

    以往李治风疾不发作的时候,还会尽量多看些国事。

    可当确定风疾的成因之一就是劳累时,他就只能将更多政务交由皇后处置。

    “我只愿陛下早日康复。”

    李治笑了笑。

    后世秦皇尚且无法根治风疾,何谈康复?

    十日前由于天幕之故,得知后世有昏君泰山封禅、致使后世对封禅一事不屑一顾,李治沉默半晌还是坚强地完成了整个封禅仪式。

    秦念对儒家的指责,李治因此取消去曲阜孔子庙追赠孔子为太师的原定行程。

    此时李治正在返回长安的路上。

    【武曌:青史留名?】

    【秦念:萧太后执政期间,粉碎宋朝北伐的希望,对外开疆拓土,达到辽国鼎盛,故而青史留名。】

    要不是涉及后世,秦念非得把宋朝向辽国纳贡的澶渊之盟说出来。

    【赵匡胤:……】

    看到大宋成为辽国太后青史留名的垫脚石,赵匡胤只能沉默。

    【秦念:朕若是教你如何北征,无异于“制图授略”。不过如何增强宋朝国力,朕倒是可以一论。】

    【赵匡胤:请秦皇不吝赐教!】

    赐教?

    新入群的赵德昭一惊。

    他不明白父皇为何对秦念如此看重。

    虽说秦念明显是后世之君,但大宋亦是汉唐的后世朝代。

    赵德昭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教导汉武帝唐太宗。

    这声誉榜无其名、却在民心榜居首的秦念究竟是何许人也?

    【秦念:倒不能算是赐教,只是对你大宋后世的一些政策进行优化再说出来。大宋军事弱成那个鬼样子,还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就是用钱给异族纳贡买平安。】

    【赵匡胤:?!】

    赵匡胤大惊失色!

    大宋给异族纳贡?

    何至于此?

    【秦念:之所以能纳那么多贡,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