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个傻子做夫郎: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捡个傻子做夫郎》 23-30(第14/17页)

,抓起案上那杯早已凉透的避浪茶便仰头畅饮,而后缓缓道:“没什么大事,有人晕船吐狠了。”

    她咂着最口中紫苏味,忽然想起什么,动作一僵,低头看着手中空杯,脸上浮起一丝窘色——这分明是祁渊那份避浪茶。

    “无妨,”祁渊的声音淡淡的,“我没动过。”

    沈鱼眉眼半垂,心绪却飘回下午那件事上。

    当时她正在甲板闲逛,突然间听闻一阵摔倒声喊叫哭闹声。

    原来是有一弱质老人摔倒在地,与之随行的小孙女见他如此形状,急得手足无措哇哇大哭。

    周围人群围拢过来,好奇的看着,不知道对方是突发了什么恶疾,多是惊疑观望,无人敢上前。

    沈鱼挤出人群,为其搭了一脉,又看他不断有抽呕之态,心下了然。

    对方是同自己一般晕船了。

    因他年岁大,年迈体弱,晕船格外剧烈,伤了脾胃,加上旅途劳顿,气机已然逆乱。

    她柔声安抚那哭泣的小女孩,让她速去船尾伙房讨一小片生姜来。

    小孙女双腿捣腾,不多时便攥着一块干瘪的老姜回来。

    沈鱼让老人细细嚼碎含在舌下。

    不一会儿,老人急促的喘息便平复下来,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虽然依旧虚弱,但显然已无大碍。老人拉着孙女就要跪下磕头,周围也响起一片叫好声。

    沈鱼忙让他们不必如此,心里想的却是,原来她之前喝的避浪茶也不是人人都有,若这老者早些喝上一碗,何至于此?

    悄然退出人群,沈鱼再在甲板上行走时,不再只是走马观花的闲逛,而是开始刻意留意起不同人在这川鹤舫上不同的居所。

    衣着光鲜的商贾昂首上了二楼;风尘仆仆的游方僧人和背着沉重箱笼的寒门学子挤进一楼狭窄的隔间;而那位刚刚缓过气的老者,正佝偻着背,被小孙女吃力地搀扶着,一步步挪向船头那扇低矮、散发着混杂气味的通铺舱门……

    白浪阁的宽敞与雅致,在这川鹤舫上,怕是屈指可数。

    沈鱼想,他们要在此住半个多月,若是让她去挤那通铺,恐怕滋味并不好受,可这白浪阁价格只怕更是不菲。

    当时,她吹着河风,只庆幸祁渊是个矜贵的主儿,定了最好的房间,还预先点好了避浪茶。

    眼下……白浪阁内,沈鱼垂眸看着杯盏中的茶底,若有所思……

    这茶祁渊自己一口不喝,难道是特意点给她的?

    不过,沈鱼也无意求证,只在饭间好心主动问了一次祁渊:“听说这船上还有个叫风半言的说书先生,明天起在船头棚子下说书,闲着也是无事,你可想一道听听?”

    祁渊眼皮都没抬,挑拣着盘中清蒸鱼腹的细刺,淡淡回了两个字:“不去。”

    邀约被拒绝,也在沈鱼意料之中,她本身也没有想着祁渊会答应。

    只是她自己还是想去听听看看的。

    当晚,沈鱼翻找出一贯铜板,预备作明日的听书资费。

    然而,沈鱼未曾料到,她下午那随手而为的施救,竟然引起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来。

    翌日清晨,沈鱼刚起身梳洗,门外便响起怯生生的叩门声。一个细弱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请问…沈女郎在吗?可…可方便?”

    沈鱼开了门,是个面色蜡黄的年轻妇人,抱着个不住啼哭的婴孩。

    这只是开始。

    随后两日,寻到白浪阁门口的人竟络绎不绝。有捂着肚子脸色发青的船工,有头晕目眩扶着门框的老妪,还有磕破了膝盖哇哇大哭的孩童……沈鱼很快明白,这艘川鹤舫上,被晕船、水土不服、旅途劳顿折磨的人,远不止那一位老爷爷。

    她在小厅乌木几耐心地为一个个愁苦的面孔看诊,屏风之后,祁渊则就在卧房露台美人靠上远眺江面。

    虽然祁渊不曾说什么,但沈鱼却心中惴惴。

    她知道,祁渊身份特殊,又格外深居简出,不应该让人总来舱房寻她。

    可面对这些百姓,她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一连三日,求诊者虽非络绎不绝,却也断断续续未曾停歇。甚至沈鱼每每抽身想去听书,走到那船头说书摊时,风半言早已收了摊子,只剩下一地瓜子壳和空条凳。

    到了第三日傍晚,送走最后一位捂着心口的妇人,沈鱼终于下定决心,找到正指挥水手调整帆索的船老大。

    这船上受晕船、水土之苦的乡亲委实不少,沈鱼想着那风半言能支说书摊子,她沈鱼就不能支个义诊摊子吗?

    沈鱼将所想与船老大明言,那船老大一听如此好事,当即满口答应。

    隔日,船尾一处背风向阳、相对清静的角落便支起了一张结实的小方桌,摆了两条长凳。

    沈鱼一早坐在义诊摊前,小桌上铺着干净的粗布,小小的药箱打开,黄将军也精神起来,趴在桌脚边的阴影里,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过往来人。

    求诊的人很快排起了小小的队伍——晕船吐得虚脱、眼窝深陷的老翁;贪凉腹泻、小脸蜡黄的孩童;认床敏感、辗转难眠的妇人……

    沈鱼总是眉眼温和,细细诊脉,只愿大家能舒坦些度过这漫漫水程。

    午时一到,她准时收摊,简单用过午饭,于榻上小憩片刻。

    懒散醒来,果然午后再没有人来房前寻她。

    沈鱼心情颇好,带上早备好的一贯铜钱,悠悠朝那热闹的说书摊去。

    此时,风半言的竹棚下早已是人头攒动,几乎半个船的乘客都聚拢在此。

    几个上午刚在沈鱼摊上看过病的妇人眼尖,热情地招呼她,硬是挤出一个靠前的小位置让她坐下,还七嘴八舌地为她讲解前情。

    沈鱼侧身听了一会,知晓了大概。

    原来这风半言本是京城有名的说书人,此番是回川州探亲,如今又搭船返京。

    他不讲史传演义,不讲神魔志怪,更不讲才子佳人,专讲那京城高门大族里的秘闻轶事。

    尤其是京城两文两武四大世家,关、陆,祁、柳四家的趣事。

    前两日,风半言已讲过尚书关沐书的关家:

    关沐书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关筝然,便是当今圣上身边的关贵妃,育有一位千娇百媚的公主周琢;儿子关笑明资质平平,但其子关长风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年纪轻轻已位高权重,是朝中新贵。

    风半言将那周琢公主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末了却只记得一个模糊的印象:公主是个绝顶的美人。

    今日,风半言要讲的则是另一大文官家族——阁老陆遥子的陆家。

    “……话说这陆阁老,同那关尚书一样,也有一儿一女。”风半言声音抑扬顿挫,“女儿陆轻川,同样入宫伴驾,封为妃嫔。不过——”他故意拖长了调子,吊足众人胃口,“与关妃不同,陆妃娘娘可是为圣上诞下了一位龙子!再说陆阁老的儿子陆轻舟,官声亦是不俗,只可惜发妻早亡,膝下仅留一儿一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