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60-170(第4/15页)

排到。

    公共牛车一到,几人下车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

    一旁的人叽叽喳喳,对着门口的大石碑上雕刻的人民公园四个大字,说:“这字听闻是梁相亲手所写,再有匠人雕刻的呢。”

    康竹青一下子就感慨,她叹了口气,又想起曾经陛下和梁相都在黎县的时光。“是梁相的字迹,一看就是梁相的字迹。”

    身旁一学生模样的娘子好奇。“这位娘子还见过梁相的字迹呢?”

    康竹青回:“我是从黎县来的,自然见过梁相的字迹,就连陛下都曾与我说过几句话呢。”

    这一下可把旁边的人惊到了,围着康竹青问了些许问题。

    徐蓓和孙玉华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公园修建的散步小道,以及一旁种植的绿景景色。

    其中一妾室感慨万千。“真是没想到我也有能瞧见这样好看的园林景观的时候。”

    “对啊,这里的空气好清新。这样的园林景色,原来只怕是家中非常富足的人才能瞧见的呢。”

    “这里还有长椅让人休息!”

    康竹青正好有些累了,便在长椅上坐着休息。

    “这安京百姓真是命好,每日没事时来这里散步,真是惬意得很。”孙玉华感叹。

    第163章

    林寻最终还是挑了个林肆的下午茶时间, 小心翼翼地说。

    “陛下,臣妹……臣妹还是想参加高考,想读安京大学堂。”

    林肆登基的这五年, 变化实在是太大, 尤其是人们思想上的转变。

    宫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留下来的太监和宫女们自不必多说,太妃们则是抚养林映。

    林猷留下的妻妾如今在陛下的授意下也开始做起从前的老本行,研究音律。

    只不过从前她们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演奏乐器, 如今则是单纯为了演奏出更好听的音律, 流传给后世。

    就连林映也要日日出宫去读幼儿园。

    整个皇宫里就她无所事事。

    这种无所事事让林寻感到不安又惶恐,即便她如今已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

    林肆自然不会拒绝。“这是好事,你若是参加今年的高考, 那便没几个月了,得好好准备才是。”

    林寻忐忑道:“臣妹担心臣妹的身份会不会不方便。”

    “这个你不必担心, 你改个化名便是,户籍会有人帮你准备的,反正你鲜少出宫,认识你的人不多,你就同阿映一个姓, 改为赵寻吧。”

    林寻喜出望外, “多谢陛下。”

    林肆让人又端了一碗甜水过来,叫林寻先别走。

    林肆突然意识到, 自家妹妹高考,她这个做姐姐的是不是得先问问妹妹喜欢什么专业, 想考哪个方向, 然后给她一些意见和分析?

    甜水很快端了上来,意识到自己是长辈的林肆将烧仙草往林寻面前一推。

    “这是王食医新研制出的甜水,你尝尝。”

    林寻低头看着阔口白瓷碗, 一把木勺放置其中,木勺之上便是微微摇晃好似墨玉块一般的东西。上头还撒了数颗煮得软糯的红豆,又点缀了时令鲜果。

    林寻舀了一勺放入口中,紧接着吃了第二勺。

    好好吃!

    林肆这时方才开口:“既然你想考大学堂,可有什么想要考的专业?”

    林寻脸颊微红,勺子搅拌着烧仙草。“臣妹对农学颇为感兴趣。”

    林肆倒是没想到林寻喜欢农学,便问:“这几门学科,你为何单单选择农学?”

    林寻将一碗烧仙草吃完,语气中带了丝不好意思。“臣妹是皇家的一份子,也希望能为陛下分忧,希望将粮食的产量变得更高,希望百姓都能吃饱吃好。”

    “但农学可不是你以为读几本书就能学好的,你自小长在宫中,不知种地的辛苦,你可受得住?”

    林寻的目光这下坚定了起来。“臣妹定然受得住,还请陛下放心。”

    看到林寻的选择如此坚定,林肆也不说什么,只叮嘱她这几个月抓紧时间好好复习,便任由她去了。

    说来也是巧,林寻在她下午茶的时间才来找她说了考大学的事,再晚一些,梁年带着西平和南诏发来的国书来见林肆。

    国书的优先级很高,梁年也不敢贸然拆开查看,只得立刻来觐见林肆。

    林肆先看的南诏的,再看的西平的。

    这两封国书的内容真是给她看笑了。

    内容竟然相差无几,目的也只有一个。

    他们想派人到大安来留学,学费都由大安开价。

    林肆言简意赅地同梁年说了信的内容。

    至于两封国书为什么到达的时间先后如此接近,无非就是两边都有探子,也不知道是谁先动了这个心思,另一边就火速得到风声照做了。

    先想出留学一事的应该是南诏,而且极有可能是蒙诺提出的。

    如此一来,那便是西平的探子得了消息。

    林肆想起西平那非常拙劣的侦查情报手段,十分没有专业水平的探子。

    就这南诏都防不住吗?

    林肆不由得想到两个词来形容这两个国家的多年争斗。

    村口械斗,低手过招。

    梁年斟酌道:“陛下有何看法?”

    林肆用手撑着脸颊,手指在桌上敲了敲。“自然是很乐意宰他们一笔,将这笔钱用在教育上,朕还想选个地方开办一所女校呢。”

    梁年点了点头。“臣也是如此想法。”

    林肆接着说:“不过这名额,西平得比南诏少两个。之前南诏给我们来书,总得有些表示。”

    梁年顺带添加了一条。“价格也得比南诏高才是。”

    西平之前将探子一事推给了西平的商人,说是西平的商人想要学习纺织技术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对于西平的鬼话林肆自然无视。

    现在正是大安发展的黄金时期,收复西平和南诏目前并不在她的计划之内,打仗劳民伤财,如今的大安百姓需要安居乐业,得再过几年才是。

    不过这么一算,这些留学生若是按照最标准的读法,小学堂三年,中学堂一年半,大学堂三年,如此读下来也要七年半。

    那时的南诏和西平应当是顺利归入大安版图,这样一来这些个留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甚是合适啊。

    林肆想好以后,开始交代梁年回信的内容。

    “其余的随便你怎么写,名额南诏比西平多两个,且送来的留学生性别比例也要有要求,女孩最起码要占半数。”

    梁年点头。“陛下明鉴,臣告退。”

    *

    蒙诺之所以会产生送人去留学的想法,还是因为沈友儿等医者来南诏进行一对一帮扶计划。

    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