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60-170(第5/15页)
是医者,大安的医者实在是过于专业了,相比之下南诏的巫医简直就像在过家家一般。
这甚至让蒙诺忍不住怀疑,从前巫医治好的那些人,难道真的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吗。
抱着十分怀疑的心态,蒙诺非常礼貌地询问了沈友儿。
看着沈友儿欲言又止的模样,蒙诺道:“本宫想听沈娘子说实话。”
沈友儿见状,索性直说。“殿下,人体内有个东西叫做免疫力,有一些疾病都是靠着自身的免疫力治愈的。”
蒙诺瞬间懂了。“多谢沈女郎答疑解惑。”
然后蒙诺就开始思考,不光是南诏的医术问题,更有南诏如今的教育和人才问题。
若是想要南诏越来越好,甚至强过西平,那便不能维持现状。
必须得派人去大安读书才是。
但是蒙诺没想到她的想法竟会让西平打探到,这其中究竟是谁充当了探子的角色她根本不知道,不过这不妨碍她要严查这件事。
虽然这件事被西平知道,且对方也提出同样的要求让蒙诺非常恶心,不过好在大安的做法给了蒙诺一点安慰。
西平的价格会比南诏贵上不少,而且名额也比南诏少两个。
蒙诺的心中总算是平衡了些,便开始着手挑选去留学的人。
大安给南诏的名额是七个。
而这其中大安又规定女孩的数量要起码占据半数,七根本没办法做到半数,所以只能是女孩四男孩三这样的分配。
蒙诺在公主府思考了很久,去留学的人,不能只是官家子女,也可从平民当中挑选。
平民子女留学归来背后没有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更能为她所用。
其中和她堂兄有来往的官员断断不可送子女参选,否则这些人若是去大安学了知识,回来却站在堂兄那边,她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是蒙诺开始着手挑选合适年纪的孩童,尤其是女孩。
她先让自己府中的婢女挑选出较为聪慧和机灵的女孩,官家和平民都有,最后选出来的四个女孩都是蒙诺亲自看过的。
至于男孩的选拔就更为简单了。
这样的难题也发生在西平。
大安给他们的名额是五人。
而五又如何能让女孩男孩均是半数?只能是女孩三个,男孩两个。
西平官员多为不满,不可理解大安为何要这样要求。
于是便有西平官员说:“这大安要求甚多,又是分男孩女孩,还要求年龄,这费用收得还这样高。臣以为,我们大可不必去凑这个热闹。”
“是啊陛下,西平有强力的骑兵,根本不担心大安或者南诏打过来。”
“你们这话说的,南诏都这样做了,我们不跟着做,岂不是落后于南诏?”
一提到南诏,其余官员也纷纷沉思起来。
若是南诏当真在大安学到了东西,那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非常不利的。
毕竟在西平看来,就算是赢了全世界,只要输给南诏,那便是一败涂地。
官员争论不休,还有人提出,若真要送人去大安读书,那这三个女孩,从何而来。
西平遵循着传统的男耕女织,别说读书的小女郎,就连许多官员的女儿都是不识字的。
官员的女儿好歹见过些世面,百姓的女儿那便更是什么都不懂。
有一官员甚至直接开口。“我说诸位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读书的孩子难免需要从官员子女中挑选,你们只怕也不想自家女儿被挑中吧。”
“你你你,你怎可如此污蔑我等,若是我家女儿被挑中,为了西平为了陛下,我又怎会不愿?”
“得了吧,你家女儿年芳十五,根本不会被挑中,都超龄了。”
官员们你一嘴我一嘴,最终听得西平的皇帝烦了。
这位年轻的皇帝十三岁便登基,如今登基已有七年。
只见他思索良久,最终缓缓说道。“诸位爱卿不必再讨论,此事朕已决定,礼部尽快将合适的官员子女名单列出来进行选拔。”
第164章
白蛮蛮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离开父母, 远赴大安留学。
就连“留学”这个词,还是她十天前才第一次听说,原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要去别的国家读书的意思。
白蛮蛮对大安并不陌生。她向来喜欢那些从大安传来的新奇玩意。漂亮的贝壳玻璃簪子、香皂、香水, 还有柔软舒适的棉布。
东西虽好, 却不代表她想去大安啊!
白父语重心长地告诉她,这是蒙诺公主的决定。他们家只是小官,人微言轻, 没有拒绝的余地。
白母望着白蛮蛮, 眼泪扑簌簌往下掉:“我的儿还这么小,才十二岁,还是个孩子啊, 还不允许带下人去,她怎么照顾自己?怎么照顾自己!”说完似乎要哭晕过去?
白父纵有百般不愿, 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一边叹气一边叮嘱白蛮蛮:“既然去大安已成定局,那就好好学。将来学成归来,也好为公主殿下效力。”
白蛮蛮指着自己,一脸不可置信:“好好学?我吗?”
即便如今已身处大安国都安京, 白蛮蛮仍觉得一切像梦一样不真实。
更要命的是, 她竟是所有南诏留学孩童中年纪最大的。临行前,蒙诺公主特意嘱咐她, 作为年长者,务必带领大家在大安好好学习。
白蛮蛮怎么也想不通, 有一天十二岁的她竟也能被称为最年长的孩子。
不过事已至此, 她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担子。
背井离乡,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国,白蛮蛮只好自我安慰。至少在这里, 能看到比南诏更新、更快的连载小说。
要知道在南诏,大安的小说可是稀罕物,一本难求。
礼部的官员终于有了除写稿子之外的其他事务可忙,自然将留学一事安排得井井有条。
学校和班级自不必说,那是教育部分内之事。礼部则负责接待这群小留学生,并为他们安排住处。
起初是想让他们住在学校的,奈何安京的小学堂并未修建学生宿舍。思来想去,最终选了一处地段安全、离小学堂不远的宅子,改作留学生宿舍,并派了生活西席照料他们的日常起居,步行即可到学堂,倒也方便。
白蛮蛮刚下马车,就被安京的繁华晃花了眼。安京的路面竟是灰色的,平坦宽阔,与南诏的碎石小路截然不同,整个安京都洋溢着一股向上的氛围。
其余的孩子年纪都稍小些,最小的那个小郎君才八九岁。于是,所有南诏留学生不约而同地躲到了白蛮蛮身后。
这一刻,白蛮蛮觉得自己活像一只护着小鸡的老母鸡。
幸好礼部的官员通情达理,语气和蔼:“诸位南诏的小女郎、小郎君不必害怕,我们这就带大家去留学生宿舍。”
大安的新词实在太多了,白蛮蛮心想,留学生宿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