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卦识凶(探案):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易卦识凶(探案)》 80-90(第11/14页)

秦家姐妹之一将所有的一切拦下,未尝不是一个保全大局的好主意,只是牺牲的人需要是秦兰心。

    他不能容忍背后有人算计荀舒,一个完全无辜,从前和平阳侯府完全没有关联的人。

    可秦蕙心不仅仅想要保下秦兰心,还想要为她谋算出一条无忧的后路,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李玄鹤面色不变,转而去看秦兰心,淡淡道:“秦二小姐那日端去我院中,被兄长抢走喝的甜羹,可是出自百福楼?”

    秦兰心心头一紧,小心翼翼回答:“是。”

    “那日你为何突然想起要带甜羹回府?”

    “百福楼的甜羹是这半年新出的式样,最近很是出名。我猜你定然没吃过,就想着给你带一碗。”秦兰心轻轻咬了下嘴唇,哀声道,“我只是想让你尝尝,没想到会那样……”

    “那甜羹可是你亲自买的?”

    秦兰心泛起隐秘的喜悦,放松了几分警惕:“自然是。要送给你的东西,怎能假手于人?”

    李玄鹤微微颔首,表情没什么变化:“说来也巧,百福楼和犀奴的死也有些关系。犀奴死于从小厨房抢走的那碟下了毒的点心,而点心中的毒正是断肠草。那日之后,大理寺查了城中所有的医馆药铺,查出最近这些时日,共有五个人曾够买过断肠草。其余四人所购买的断肠草均找到了下落,而最后一个购买人,正是百福楼中的一个小二。

    “那之后我们去寻了那小二,他说是位姑娘托他去购买的。那姑娘带着面纱,他瞧不见相貌,只记得她走时买了一碗甜羹,恰巧是那日姜二小姐带回府中,送到我院中的那碗。姜二小姐,这人该是你,或是你身边的侍女吧?”

    他提起百福楼,竟然是为了这事!秦兰心呆住,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她以为她做的隐秘,却没想到竟这般容易被人查清。

    秦蕙心站起身,身子摇摇晃晃,犹在为秦兰心争取:“三郎!我说过,此事与兰心无关,那毒药是我托兰心去买的,她并不知道我要那毒药是做什么用的。”

    李玄鹤定定看着秦蕙心,瞧见她的眼神中全是哀求,冷笑道:“你今日这般维护秦兰心,可曾想过若犀奴的奶娘不是那般跋扈,死的可是谁?死的是荀姑娘。她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带她来京城,是想好好感谢她的,可不是让她无缘无故送命的。今日你们不承认没有关系,我总有法子,让真相大白。”

    “不劳烦三少爷了。”秦兰心昂起头,眼中泪水尚未散去,“三少爷不就是想为荀姑娘撑腰吗?我将一切都告诉你们便是。还请三少爷,莫要牵连无辜之人。”——

    作者有话说:秦家姐妹的内心提的比较少,但其实这俩人的想法,也是很有意思的。

    是姐妹,是竞争者,有阴谋算计,但也不乏真心。

    总之呢,人有千算,不如天算。

    第89章 人有千算(完)

    平阳侯府的案子真相随秦蕙心秦兰心姐妹二人的坦诚,而浮出水面。此案说简单也简单,说棘手却也棘手。查清容易,处置起来却是颇为麻烦。

    侯府内众人态度不一,老夫人闭门理佛,摆出一副随官府处置的模样。平阳侯则认为,秦蕙心毕竟是世子夫人,

    给她留脸面也是给平阳侯府留脸面。表面上罪责全部推到秦兰心身上,私下让秦蕙心去家庙中,活着时不必再出来了。

    长公主恼恨这姐妹二人算计李玄鹤和荀舒,坚持要求秉公处理。左右她如今已搬出平阳侯府,与侯府渐渐分割。虽暂时没有和离的打算,可平阳侯府的脸面什么的,她已然不在意,只想为李玄鹤讨个公道。

    此案毕竟牵扯平阳侯府和长公主,还死了一个世子,李玄鹤决定进宫一趟,将此案原原本本告知陛下,也是他的舅舅,由他来决断。

    李玄鹤递了牌子,进入宫城,发觉宫中颇有些不寻常,似比往日要森严不少。

    禁军来来往往,面容肃穆,瞧见李玄鹤后并不停顿,仿佛没瞧见他似的径直经过。太监和宫女低眉敛目,贴墙而行步履匆匆,几乎与宫城融为一体,

    李玄鹤要往太极宫去,在太极宫门处正巧碰到离开的太子,太子拦住他的步伐,将他带到东宫,屏退身边人后,方压低声音道:“父皇生病了。”

    皇帝生病本是国之重事,一个不小心便可引得敌国来犯,山河飘摇,可大梁的皇帝却是个例外。自他沉迷修仙不问政事,太子监国开始,权力便渐渐倾斜、收拢入太子手中。对大梁来说,太子只是尚未继位,实则比皇帝还重要不少。

    况且,皇帝自登基后,身子一直不算太康健,时常生些小病,众人早就习惯。这次能被太子这般认真提及,定然是病得不轻。

    李玄鹤严肃了神色:“岐山封禅快要到了,陛下的身子可还能撑到那时?”

    太子叹了口气,没正面回答:“如今国师与父皇同吃同住,孤去探望时,也只能隔着帘子远远瞧上一眼。不怕你笑话,孤如今也不知道父皇的身子究竟如何。”

    “太医院呢?他们怎么说??”

    太子苦笑:“前些日子你不在京中,不知晓。这大半年,父皇已不让太医院请平安脉,若身子出现不适,皆由国师诊治,就连吃的丹药也是国师亲自炼制的。父皇极为相信国师,孤为人臣子,只能劝上几句,但究竟如何做,还是要靠父皇自己决断。孤如今能做的,也只有命人加强守卫,封锁消息,守护好这座宫城。”

    李玄鹤垂下头,并不接话。太子顿了一下,自顾自继续道:“听闻长生殿的人已先我们一步寻到司天阁的弟子。也不知他们是否已经通过那人,找到司天阁的宝镜。此事非同小可。传说那宝镜可助人知晓前尘往事,预测未来,是个很厉害的物件。若那宝镜真的落入他们手中,对大梁后患无穷,这等妖物定要尽快毁了才是。”他的视线越过大殿内重重帘幔,看向院中枝叶繁茂的树,幽幽叹了口气,“有他们在一日,孤总是睡不踏实,担心他们动摇社稷……阿鹤,我们要快些了。”

    李玄鹤默默无言。

    敌国的皇子们尚在争抢权力,大梁的皇子们却一个比一个乖顺,恨不能夜不闭户,随便太子进出,证明自己绝无二心。大梁的太子瞧着坐得安稳,可权力从来都不可能那般牢靠的被一个人掌握,无论这个人是帝王还是太子。

    权力可以衍生出无数的邪念,引得人不自觉靠近,试图在无人制衡的情况下分一杯羹。皇子们不争权,外戚安分,必然有其他地方不太平,比如宫中宦官,比如那个见鬼的长生殿。

    在李玄鹤和太子心中,长生殿殿主比不安分的皇子还要麻烦。他瞧着无害,以方外之人的身份糊弄世人,得到世人的信任,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许多秘密,靠此拿住不少人的尾巴。万一哪一日他图谋比国师之位更大的东西,这些秘密便都是他手中的武器,定要小心提防。

    李玄鹤与太子一起长大,有着非同一般的情分。对李玄鹤而言,与其说是效忠陛下,不如说是效忠太子,效忠大梁。他犹豫一瞬,在心中衡量片刻,决定将真相说出:“殿下莫要担忧。臣这次去江南道,亦有发现。”-

    长公主已搬回了公主府,李玄鹤却还是留在平阳侯府。这些日子他忙得很,担忧照顾不到荀舒,便让她随母亲一同去了公主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