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30-135(第16/18页)
,就是他们的家。
至于最令人担心的边防,数年无战事,甚至连一些小的冲突摩擦,都不曾发生。
作为蕃屏的匈奴两大部族,勺夏和温洒,在长城外安居乐业,修生养息,与长城营地和睦相处。
通过固定的贸易市集,互通有无。草原的牛羊马匹,换来了塞内的食盐、铁器和布匹,双方皆大欢喜,早已形成了牢固的利益纽帶。
快马穿过井然有序的营地,最终停在了一片新开辟的果田旁。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淡淡的果香,几排新栽的果树上,已经挂上了青涩的果实。
长城都尉黃意,正坐在椅車上,由一名仆从推动,巡视着这片区域。
这是他帶領军户及眷属,在边防戍卫的闲暇之余,开辟出的额外产业。
他们引水灌溉,精心侍弄,种出的瓜果甘甜多汁,通过商队运送到龙勒和榆安的市集,极受欢迎,为军户帶来了一笔不菲的额外收益。
“黃都尉,主公有请!”传信兵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呈上盖着火漆的信函。
黃意目光一凝,立即示意身后的仆从接过信函。
信的内容很短,只有寥寥数行。
黄意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那平静的眼神陡然锐利如鹰。他猛地一拍椅车的扶手,发出一声闷响。
几乎是同一时间,信函同时送到了徐垣、张宝、何颂等人,以及所有中层以上官吏将領手中。
一匹匹快马从各个角落奔出,带着各自的主人,以最快的速度,往酒泉郡治所碌福城赶去。
将敦煌酒泉二郡全境纳入版图之后,謝乔没有丝毫懈怠,立刻着手进行一场深刻而必要的改革。
这不仅是为了巩固新得的疆域,更是为即将到来的东进之战,打下基础。
郡府内,气氛肃穆而凝重。
这里原是汉家官署,如今被清理一新,多余的装饰都被撤去,只留下最实用的桌案与坐席,显得格外空旷威严。
谢乔端坐于主位之上,贾诩立于身侧。
背后是一副巨大的凉州堪舆图,上面用朱砂新勾勒出的边界线。
这是谢乔利用【舆图】的全图功能,绘制的最精确的军事地图,山川、河流、道路、关隘,无一不精细入微。
堂下,数十名文武官员分列两侧,他们是謝乔如今的班底,是她在这亂世中一手搭建起来的骨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或期待,或疑虑,或敬畏的神情,目光汇聚在主位上那个年轻的身影。
“诸位。”謝乔开口,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自举兵以来,已近两月。如今,敦煌、酒泉二郡归于治下,百姓稍得喘息,流民渐有归所。但这,仅仅是开始。”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亂世之中,政令不一,军民分离,皆是取乱之道。”
“我决定,自今日起,废凉州刺史部之名,设立榆安都督府。”
此言一出,满堂文武,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是深谙政事的文吏,无不脸色剧变。
刺史部乃汉家四百年定制,是朝廷在地
方的象征。
而都督府,则是纯粹的军事机构,这个名号的设立,无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此地将进入全面的战时体制,一切,都将为战争服务!
废除它,无异于公然割据,与天下为敌!
然而,骚动并未持续太久。
正如謝乔预料的那样,追随她的,大多是在乱世中挣扎求存,见惯了所谓正统如何无力回天的实干者。
对他们而言,一个能带来秩序、带来饱饭、带来希望的强者,远比一个远在天边、早已名存实亡的刺史部来得重要。
短暂的震惊过后,更多人眼中流露出的是思索与期待。
“榆安都督府总揽凉州军政大权,以求令行禁止,上下一心。”谢乔没有给他们太多揣测的时间,开始宣布具体的人事任命,她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将新的权力结构牢牢钉在众人心中。
“黄意。”
“属下在。”一声沉稳的回应响起。
坐在椅车上的黄意,被随从推到堂前。
“我命你为榆安都督府大都督,总領全军。兼军户令,主管境内所有军户屯田、训练事宜。再兼长城都尉,统管长城沿线所有边防戍卫。”
黄意猛地抬头,眼中迸发出炽热的光芒。三职并授,军政一肩挑,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倚重。知遇之恩,重于泰山!
主公信他,信他这个连站立都做不到的废人。
他双手撑住扶手,似乎想挣扎着站起来行大礼,但那双无力的腿却纹丝不动。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做这无谓的尝试,而是用尽全身力气抱拳,声音因激动沙哑:“末将黄意,敢不为主公效死命!只要意一息尚存,必为主公守好门户,练出能征善战之兵!”
“好。”谢乔点了点头,目光轉向另一人。
“徐垣。”
“属下在。”徐垣出列,他神色平静,但紧锁的眉头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命你为都督府别驾从事,总領民政。另兼龙勒县令,龙勒乃边境重镇,丝路商贸,财货往来,皆系于此,望你费心。”
“主公既信垣,垣,必不负主公所托。”徐垣躬身长揖,神色却比黄意凝重许多。
他深知,军政合一之下,他这个别驾从事要操持的,远不止是寻常的民生。
“何颂。”
“属下在。”一个年轻的身影应声出列,正是当初领着何氏家族在榆安定居的何颙族弟,何颂。他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激动和锐气,双眼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建功立业的广阔前景。
“命你为都督府治中从事,辅佐别驾,兼榆安县令。榆安乃我立业之基,诸事繁杂,需有为之才。”
“喏!”何颂的声音响亮而干脆。
“孙良,任都督府参军,兼冥安县长。”
“周康,任都督府参军,兼广至县长。”
……
一连串的任命下来,一个以军事效率为核心,军政高度统一的权力框架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原各县县令、县丞、县尉职位不变,但自即日起,需定期向都督府述职,接受考评,功则赏,过则罚,庸者汰之!”
庸者汰之,意味着,这不再是以往那种一官做到老,论资排辈,只要不犯大错就能安稳度日的官场生态。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谢乔话锋一轉,抛出了又一个重磅安排,“乱世用重典。为确保政令畅通,军纪严明,在郡一级,设督军御史。督军御史代太守之责,不理民政,专司监察军纪、督促战备,直接向我负责。”
设立榆安都督府,取代凉州刺史部,废太守,设督军御史,这些举措,将地方的掌控权从行政系统转移到了监察和军事系统,其目的只有一个,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