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30-135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30-135(第17/18页)

保战争机器的每一个零件都毫无差错地高速运转,杜绝任何阳奉阴违和贪腐拖延的可能,以期实现军政合一的高效管理。

    “陈珩,任敦煌督军御史。”

    “属下领命!”一声清脆女声响起,年轻女子陈珩出列,她一身劲装,英姿飒爽,抱拳应诺。

    “此外,”谢乔的目光扫过众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欲行大事,后勤为本。在都督府之外,另设督造府,统合全境所有工匠、工坊、矿山、作坊,专司生产。”

    接着,谢乔的目光落在了队列中一个身材魁梧如铁塔的汉子身上,正是昔日黄巾地公将军,张宝。

    “张宝。”

    “属下在!”张宝大步出列。

    “命你为督造令。兵器、铠甲、马鞍、马车、投石车,以及日后贯通全境的驰道,皆由你负责督造。”

    “请主公放心!”张宝猛地抬头,眼中是狂热的兴奋,他本就是黄巾渠帅,最擅长的便是发动百姓,组织大规模的工程。让他去处理那些弯弯绕绕的政务,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而现在,主公交给他这个任务,正是让他人尽其才,将他最大的价值发挥出来。

    他单膝跪地,“张宝便是将这条命填进去,也必不让主公失望!”

    榆安都督府掌军政,榆安督造府掌生产,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但二者的职权主要都在凉州地方,虽然谢乔当前的版图也只有凉州的这一隅。

    而在地方之上,谢乔则汉室所授的大司马之职,统领野战的主力大军。

    贾诩,任军师祭酒,为谋士之首,运筹帷幄。

    极支辽,任越骑校尉。

    张梁,任步兵校尉。

    单全,任射声校尉。

    段晔,任投石校尉。

    李文,任司马。

    周器,任参军。

    ……

    任命只是开始。在接下来的两日里,整个郡府都处在一种高速运转的紧绷状态。所有新任命的官吏将领,无论文武,尽数被“扣”在府内,连轴转了两个大夜。

    有人为了一条律令的措辞争得面红耳赤,有人对着舆图上的山川河流比划不休,空气里弥漫着墨香和一股子即将开创大场面的火热气息。

    谢乔坐在主位,看着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班底,心中第一次有了创业团队的实感。

    他们背景各异,性格迥然,有老成持重的谋士,有热血锐气的青年,也有身经百战的悍将。

    此刻,他们被一个共同的目标凝聚于此,为一个尚在襁褓中的政权,注入最初的血肉与灵魂。

    参考秦的二十等军功,新的军功爵位制度很快拟定颁布。

    “军制改革,乃立军之本。”贾诩朗声道,“经我等商议,主公裁断,拟定军功爵位,凡十三级。”

    随即,他将一份竹简展开:“自下而上,为公士、左尉、中尉、右尉、左校、中校、右校、左将、中将、右将、亭侯、乡侯、县侯。摒弃门第,不问出身,晋升之阶,唯看军功。”

    从最低级的“公士”到最高封赏的“县侯”,晋升标准清晰明确。

    他顿了顿,“斩敌一阵,晋爵一级。然,所斩者,必为披甲之士、持械之敌。”

    他话音一顿,目光如电,扫过在场所有武将。

    “敢有屠戮百姓、杀良冒功者,非但无功,反受军法严惩,斩!”

    最后一个“斩”字,掷地有声,堂内肃杀之气顿生。

    满堂的火热气息瞬间被凛冽的杀气所取代,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剩下众人的沉重呼吸声。

    谢乔端坐主位,面沉似水。

    这是她反复向贾诩强调的底线,也是她作为现代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她可以为了生存去战斗,去杀戮,但绝不能容忍将屠刀挥向无辜。

    短暂的死寂后,李文,新任的司马,出列接过贾诩手中的竹简,继续宣读新的军队编制及军职爵位对应。

    一支军队,包括部、曲、屯、队、什、伍等主要建制。

    五人一伍,设伍长,爵位为左尉。

    十人一什,设什长,爵位为中尉。

    伍什一队,设队率,爵位为右尉。

    两队一屯,设屯长,爵位为左校。

    两屯为曲,设军侯,爵位为中校。

    八百至千人为部,分大部和小部,大部统领为校尉,小部为军司马。部校尉爵位为左将,军司马爵位为右校。

    层层递地,指挥体系清晰明了。

    每一级军官的权力、职责,以及对应的爵位要求,都规定得一清二楚。

    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士兵,只要他足够勇猛、战功卓著,就能沿着这条清晰的阶梯,一步步向上攀爬,直至封侯拜将,实现这个时代的最高梦想。

    随后,一项名为“英烈林”的制度,在军方将领中引起了最强烈的共鸣。

    在榆安城北建立英烈林。

    所有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军士,皆追授“英烈”称号。

    其姓名、籍贯、功绩,将悉数请巧匠刻于碑上,立于榆安城外的英烈林中,供后人瞻仰,流传后世。

    其灵位将享受官方祭祀,其家眷之后,免除一切赋稅、徭役。

    其子嗣,可免费入学堂,若愿从军从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这个时代,兵卒贱如草芥,死在不知名的战场,连块墓碑都是奢望。他们不怕死,怕的是死得毫无价值,怕的是死后家人无人照拂。

    而主公此举,是给了他们作为一名战士,最崇高的尊重和最坚实的保障。

    这是足以让三军用命,死不旋踵的制度。

    当然,有让人振奋的制度,也是阵痛的制度。

    那就是,谢乔决定开始对辖地百姓征收十一稅。

    谢乔明白,她顶着[窃国巨盗]这样的标签,随时可能会身边人背刺,军队可能哗变。而最安全,最稳定的办法,就是将身边人都纳入系统,军队则尽可能编入系统的【部曲】,使忠诚度肉眼可见。

    一旦忠诚度发生变化,可以及时调整。

    部曲的忠诚度若是下降,可以通过提高军饷、安顿修养来降低。

    但随之而来的,是军费。

    虽然她目前可以通过辖地的农业、商业,她的产业的盈利,但如果要养一支庞大的军队,她的资产就显得不太充裕了。

    战时,必要的时候,只能在保障百姓基本生活的情况下,实行十一稅。

    或者更高的十二税、十三税,乃至十五税。

    十一税,十份收成里抽走一份,这个税率,在乱世之中其实并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是仁慈。但问题是,谢乔自举兵以来,一直对治下百姓施行免税的仁政,这也是她能迅速获得民心,让流民归附的重要原因。

    现在,这个承诺要被打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