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该上朝了: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竹马该上朝了》 90-100(第5/16页)

此说,崔氏倒是放心大半,以为女儿是一早入宫给皇后请安去了。

    而此时的沈语娇却并不在坤仪宫,而是一身男袍装束出现在工部衙司的后小院,徐之远得到消息匆匆赶到,对于太子妃的一早到访十分意外。

    “殿下”

    沈语娇制止住了他,低声道:“不必行礼,我来这一趟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咱们长话短说。”

    徐之远谨慎上前,起先还听得一脸认真,待到太子妃说得越多,他脸上的惊讶便越掩饰不住:“殿下您的确定要这么做吗?”

    太子妃所言牵扯实在太大太广,很可能一个不小心,半个工部牵涉的官员都要陪东宫上一趟刀山、下一次火海,虽说他们工部这些人都并非孬种,但一人可以豁得出去,他们身后的家族又当如何呢?

    想来太子妃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私下独独见他一人,这般吩咐便是密令,来日若不成事,殿下或许会一人担下所有责任,这样方可保全工部官员,但如此行事

    若是事败,太子与太子妃将跌入万劫不复之渊。

    “太子之令,徐郎中照做就是。”

    见太子妃神色严肃,他也立刻敛下心神,郑重拱手一礼:“是。”

    皇帝这次对成国公夫妇的封赏不可谓不隆重,沈家是世代袭爵不削品阶的国公之位,若论品阶,沈伯屹早已封无可封,就连崔氏也早已受封一品夫人的诰命,但是按照礼制来讲,这对夫妇似乎已然是勋爵之中受荫封的最高级别。

    然而,皇帝对于沈家的荣宠显然不止于此。

    江南朱同一案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以朱同入狱终身,抄缴其所有家产,判处其宗族三代不得入仕,将贪墨之财以三倍返还于民告终。

    此外,江南等地涉案其中的官员也一并落马,罚没的家产及惩处的罚金一半返还于民,一半充入国库,江南官场迎来了一次大洗牌。

    而也正因这一次贪墨案连着北疆战事,让皇帝有了加封成国公夫妇的理由,他授以沈伯屹江南按察使的职务,加封上柱国勋号以嘉其在北疆之战当中贡献军马粮草之功,成国公夫人X氏加封诰命国夫人,这还是除了开国元勋的张毅辅国大将军夫人之外的第二位国夫人,崔氏的这个国夫人荣耀程度可想而知。

    沈伯屹携崔氏参加完宫宴之后乘坐东宫的马车而归,他坐在车上怀里抱着圣旨,只觉这任命重似千斤。

    江南沈氏自祖上沈肇辞官反乡后,便数次推拒了来自朝廷的起复任命以及授官的旨意,也一直把沈家不得出仕作为家训,故而数代传家以来,沈家子弟大多活跃于商界文坛,但却从未有族中子弟在朝为官,像是沈浔这样的也是早已除了五服,连沈家旁支都算不得。

    他原本也一样,在江南遥领一个虚衔,每个月领着俸禄但并不用在衙司办公,自然手中也没有实权,这是皇家对沈家的恩宠,他如同祖辈一般,在这个虚职上一坐就是三十年。

    可谁能想到,如今,他却成了监察江南一府百官的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审察刑狱、照刷案牍、纠察滥官污吏,可以说,皇帝将江南官场的命脉交到了他手里。

    这意味着,他违背了祖训,背叛了沈家的风骨,他从江南隐世之外走入了朝堂风云之中。

    从沈氏嫡女出世、东宫迎娶储妃,再到如今他加封上柱国,这一系列的举动,无疑是将早已被权贵世家所遗忘的江南沈氏重新推到了荣耀之巅,沈家在隐退了数百年后再次迎来了新的荣光,然而伴随着这荣光的,将是无数的骂名和指责。

    沈伯屹缓缓合上双眼,他心里清楚早晚有这么一天,从贺家倾覆、女眷托孤的那一日,他就知道,沈家终有一日会重新走到台前。

    江南沈氏,为大夏江山而立,亦为清正忠骨而破。

    百年荣光可败,赤胆忠心不可负。

    第94章 军报 各怀心思

    夏京城最近可谓是热闹非常, 先有桓王加封,后有赵王庆生,再来又是韩王的春日宴、泰王的春狩会, 京中的高门世家子弟频繁出入王府,京中权贵圈子俨然一派繁荣之象。

    而这几日成国公受封赏, 更是将圈子里的热度点燃到了最高峰值, 沈家重新回归权贵视线, 再次成为了世家炙手可热的结亲对象。

    太子妃是成国公独女, 这事大家一早就知道, 但太子妃没有同胞兄弟,难不成还没有堂兄、族兄吗?

    于是,这几日沈家的子弟便成了京中贵妇们打探的目标,从成国公胞弟到族中旁枝子弟她们一个都没放过,甚至在京城早就出了五服的沈浔也被她们给惦记上了。

    血缘虽疏远了, 但总归还姓沈,如今也是京中年轻有为的俊杰, 但凡成国公肯拉拔一把, 那未来便极有可能青云直上。

    当京中的视线都被这些事聚焦之时, 话题中心的沈浔却躲在东宫偏僻的小院子里,太子为他打出了个时间差来, 必然不会只为那一批火枪筒。

    这几日他都在暗地里为太子的计划运作, 江琛入朝时日不短,但靠他自己积攒下的人脉却不多, 沈浔父子是从底层一点点爬上来的,不说人脉通达官宦世家,但能为他们奔走的官员却也不在少数。

    而东宫这边一有动作,桓王府这边就得到了消息, 江瑀抬头看一眼神色讳莫的江瑨,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他手中的纸条上。

    “什么事?”

    被他这一唤,江瑨缓过神来,几步上前将纸条递了过去:“东宫那边这几日在暗中联络贺家旧部,并以楚太师的名义收揽了一批清流言官,加之沈家最近风光正盛,不知道老五那边做的是什么打算。”

    纸条凑近火苗,转瞬便化为一团灰烬,江瑀捻了捻指尖的灰尘,垂眸道:“并不难猜,如今若是还能有什么事值得东宫大动干戈,一来便是贺家,二来或许是北疆。”

    江瑨不信:“贺家当年之事早已尘埃落定,太子是疯了吗会想替贺家出头?为贺家奔走,岂不就是——”

    “四弟!”江瑀低声喝止,“慎言。”

    为贺家奔走,便等于同父皇针锋相对,这样的话,决不能从桓王府里传出任何风声。

    江瑨被江瑀警告,面上也有些讪讪,方才是他失了谨慎,他缓了缓,再次开口:“那,大哥的意思是,边关?”

    “看来九弟首次出征的风光,要维持不住几日了,既然东宫已经出手,我们自然也不能落后,再过几日,老六也会窥伺而动,这一次,就各凭本事吧。”

    “好。”

    说着,赵王便要起身出门,但还不待他离开书房,便被身后之人再次叫住——

    “我之前同你说过,无论过去如何,未来要和李鹭理清关系、划清界限,我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听进心里去,但从今天起,我们要和户部界限分明,阿瑨,你懂我在说什么吗?”

    赵王欲离开的身形一僵,他有些不自在地笑着点点头:“大哥说的,我自然都记着。”

    书房的门被轻轻关上,赵王抬头微微眯眼看向太阳,心里记着归记着,但如今他们正是缺人又缺钱的时候,他和大哥的母族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若是再卸掉李鹭这个臂膀,他们靠什么跟太子和韩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