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 130-140(第3/16页)

排,他也就转头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等人转身背对着他,潘安这才转过头来,神色复杂的看着那一抹天青色的背影。

    这个少年,倒也不像他爹那般讨人厌,被冷眼相待也不恼怒欺人。

    像是继承了曲哥哥的脾性,十分温和友善——

    作者有话说:ps

    又跳时间了哈,现在是永昌七年。

    还有十来章就完结了,节奏会快一些。

    没有宝子想看番外吗?[爆哭]

    新文《【兽世】猫猫灾后重建日记》已经在存稿了,这本完结就开,点个预收好吗?

    [比心][比心][比心]

    这本我只请假过一天,一直都是日更的,更新有保障,收藏一下作者吧宝子们,球球了~

    第132章 局势 当今天下,已彻底形成了三足鼎立……

    曲酌生辰只请假一日, 翌日便一刻不肯停歇的回到新学继续念书去了。

    曲花间和穆酒也继续忙碌起来,每日处理完各地送来的政务,还要在正厅同幕僚们议事。

    如今天下局势分明,各路人马虎视眈眈, 穆酒得加紧训练兵士, 以备接下来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事。

    这几年间, 不止曲花间占领四州势力越来越大, 其他人也没闲着。

    徐广义与荆州勇武皇帝僵持数年后, 突然调转方向, 出其不意的将常州两个一直搞内斗的郡王给灭掉了,收揽了他们手下的兵力,暂时壮大了一番。

    接着他暗中联系豫州燕王,两面夹击荆州。

    赵辞讳和本就因曲花间的挑拨和燕王赵辞晟结下仇怨, 被切断了来自楚家的补给。

    本就后继无力的荆州面临着腹背受敌, 独木难支的境地, 饶是他确实有几分才能, 手下将士也忠心耿耿,终究是没能坚持太久。

    兵败之际,为保全所剩无几的属下, 他令人开城投降,自己则饮剑自刎于荆州城楼之上。

    徐广义算盘打得响亮,本是准备与赵辞晟合作攻下荆州,再使计将其收入囊中的。

    可赵辞晟也不是什么蠢人, 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燕军攻下荆州府城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一路披荆斩棘,直接把徐广义那点兵力给追得四处逃窜,最后灰溜溜地退回了京都。

    后头两年赵辞晟又开始攻打青州, 青州庆王抵死反抗,最终死于乱兵之下。

    至此,赵辞晟便如同曲花间一般,一人占领了四州。

    且他还在别人不知情的时候得到了苏州章家的支持,彻底吞并了赵辞讳的母家楚氏。

    可以说如今的苏州,有一半在赵辞晟的掌控之下。

    其他地方都是谁打下来谁就说了算,苏杭一带则不同,这些地方世家林立,人口土地兼并严重。

    像是楚家,负隅顽抗的时候,手中的私兵和奴隶加起来足有十余万人,且个个手里都有武器。

    强龙不压地头蛇,若非章家相助,赵辞晟也不可能轻易吃下这一个顶级世家。

    这也是从古至今 ,不论北方各大势力再如何斗,也没人将手伸向江南的原因。

    这些大大小小的世家,分则各自为主,明争暗斗,若是有外来势力想打他们的主意,那合起来就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他们有钱有地还有人,披着世家的皮,行的却是佣兵自重的事。

    而赵辞晟吞并了楚家,又获得了章家的支持,无异是让他更多了一层底牌。

    当今的周朝,怕是只有曲花间能勉强与之一比。

    徐广义计划失败,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耗费许多财力和兵力打下的荆州最后落入了赵辞晟的口袋。

    他气急败坏,连发了十数篇檄文咒骂赵辞晟,也无济于事,只得又将矛头指向了反王率领的南军。

    反王本就是农户出身,前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

    一朝活不下去了,凭借着一腔热血集结了一帮流民打砸了当地县衙,就此起义。

    响应他的人越来越多,但都是同样快活不下去的农民。

    他们没什么文化,大字都不识得几个,靠着人海战术推翻了两个州的官府,将抢来的粮食分下去,勉强活了下来。

    为了不被朝廷镇压,南军不敢解散回家种地,抢来的粮食很快见底。

    于是他们又盯上了各地的地主大户,故技重施后,又苟了两年。

    徐广义之前一直忙着和赵辞讳打,顾不上收拾他们,如今腾出手来,一群乌合之众很快便被正式军队打得丢盔卸甲。

    与此同时,司州安王以不忍看着百姓被徐广义迫害的名义,迅速吸收了一部分南军,顺理成章的占领了雍州,以及半个梁州。

    南军首领带着手下兄弟同徐广义的人打了几场,自知不敌,火速投靠了素有礼贤下士名声的安王。

    徐广义费了老鼻子劲儿,最后只得了两三个县城,却也毫无办法。

    如今北有曲长安,东南有赵辞晟,西边还有安王虎视眈眈,京都彻底被包围其中。

    他感到一阵阵的绝望,索性将所有兵力调回京城,龟缩不出,只求能多坚持一阵子。

    原本归属于他的常州没了守军,很快便被几大势力瓜分。

    当今天下,已彻底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看过三国的曲花间知道,一旦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便是常年累月的僵持。

    可他也无可奈何,光打天下不治理也不行,否则民怨沸腾,反倒舍本逐末。

    两年来,他一刻也没有闲着,用从南方和海外赚回来的钱财兴建水利,修桥铺路,大力搞基建的同时,又不停的发展农业和经济。

    当初从海外带回来的良种也渐渐普及,有水车、水渠和肥田法的加持,如今四州的稻谷亩产能达到七八百斤,比之原来的品种翻了三倍有余。

    新学也在各地开设了分院,吸纳当地的孩子读书。

    如今田间地头再也看不到光着屁股乱跑的小孩儿,与之相对的,是书院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新学的成立给曲花间带来很多基层人才,如今他再也不会面临无人可用的窘境了。

    休养生息了两年,他治下的百姓,真正做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

    百姓归心,手握重兵和巨量财物,曲花间终准备进行下一步动作。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当初已经决定了在这乱世中获得一席之地,那就干脆收服其他地盘,打入皇城。

    在此之前,曲花间先去了趟杭州,参加顾惊蛰的婚礼。

    他和穆酒从连城出发,乘船到福州,再从福州到杭州,一路上都十分顺利。

    直到路过福州与苏杭三州交汇处的时候,遇上了一波刺杀。

    两人是秘密南下的,但如今各处都有暗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