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国: 18、花栩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科举兴国》 18、花栩(第1/3页)

    确立目标,做了详细计划之后。孟知行对未来的路,如何走,也有了清晰的认知。

    为何那么多人想要进入两大书院?因为书院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有丰富的,外面买不到的藏书、资源,同时最重要的是,能提前获取优秀的人脉关系网,为未来的官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然准备了科举入仕,定然要选最好的路子。

    他一定要进入清溪书院。

    再以清溪书院为跳板,走出一条更宽更远的道路。

    之后孟知行去书肆,忍痛买了清溪书院近五年,入学考试的真题集,又对照前十甲的试卷,仔细研究过。

    发现清溪书院的考题,和真正的科举试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六岁和十二岁以下,这两个阶段的题目,更看重的是学子灵活的思维能力。

    这方面,活了两世,见识比一般人广博的孟知行,自认还是占优势的。

    他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阅读量不够,是不能正确解读文章经义。

    只要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看得懂考试题目,他便能答出彩。

    想清楚这些之后,孟知行反而不着急了。

    毕竟阅读量这事急也急不来,得靠时间慢慢积累。

    反正他这具身体过几日才满九岁,也就是说他还有四次机会,可以考十二岁以下阶段的试卷。

    暂定一个小目标,两次内考进书院即可。

    只是阅读背书他可以自己解决,文章解读还是需要一个知识渊博,且愿意倾囊相授的夫子。

    孟知行先前没有计划好时,想着之前抄的书,好多还没背完吃透,这半年继续自学即可,反正积分照赚。

    如今却是改了主意,独自摸索,总不如有人引路。

    反正他有的是精力,用在读书学习上。

    只是先前,他给舅舅说过,这半年暂时不想去私塾。孟遐听了他的想法,虽然不是特别赞同,但也答应了。

    所以这段时日并没有刻意去调查,只是随意打听着,县里各家私塾的情况。

    毕竟是有了梁家私塾这个前车之鉴,孟知行如今又突然提出,还是想去私塾,孟遐也不敢随意选择。

    又开始各处去打听研究。

    中途黄绩学说是要回一趟州府,临走之前,还把孟知行先前没有抄完的一些书,送来借给了他。

    听说孟知行在打听新的私塾,黄绩学还道,若他还能回苍梧县读书,就与孟知行选一家私塾,继续做同窗。

    孟知行也就这日与黄绩学践行,休息了半日。

    其余时间都一直在埋头苦读。

    又过了五六日。

    孟知行与孟遐才挑选出了几个夫子。

    按照孟知行的要求,精准选择。这次没有选名气大的,挑出来的几个,都是学识还可以,重点是教学比较认真的。

    又从这几个夫子中,选出距离最近的,一个姓赵的夫子。

    只是还未前去私塾报名,黄绩学便从州府回来了。

    他甚至都没有回自家宅子,刚到苍梧县就直奔孟知行这里。

    “孟弟,我娘给我找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夫子,和那边说好了,可以带你一起去。”黄绩学刚进院子,直接大声嚷嚷。

    孟知行听到声音从房间出来,有些诧异的问:“哪个夫子?与我仔细说说。”

    “这是我从州府给你带的,你先拿着,让我喝口水在与你说。”

    孟知行接过用纸包着的礼品,把人带到房间,喝了水,黄绩学才细细说起来。

    说他娘知道了,他爹冤枉他,把他腿打折的事情,这次让他回去就是给他做主的。

    本来他娘是打算把他留在州府读书,后面突然得知,一个姓花的夫子,前一段时间刚到了苍梧县。

    花夫子名花栩,年幼时便已是惊才绝艳的人物了。

    他三岁作诗,六岁便能写出一手好的文章。

    十岁,便连中三元,取得了秀才功名。

    虽是神童,花栩性格却一点都不孤傲,与年龄大的同窗都相处得十分不错。

    所以考取功名没多久,班里个一个比他大几岁,同样考了秀才功名的同窗好友,以庆祝之名,邀他一起去看日出。

    没想到,那人因为只考了最末一名,心生嫉妒,直接把花栩推下了山崖。

    好在花栩命大,掉下山崖并没有死,也没有断手断脚,只是有几处磕碰淤青。

    等他回到家中,便立刻去衙门报了案。

    这才知,对方先去报了案,说他是失足才掉下山崖。

    查了一段时间,出来两个证人,一个去砍柴的樵夫,一个去采药的农户,两人都力证花栩是失足掉下去的。

    因为没有证据,加上对方家世比花家显赫,加之以为花栩福大命大,没有受伤。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了。

    可过了两年,在乡试第一场考试时,花栩突然就起不了身了。

    寻了好些个大夫来看,也没查出原因。

    直到遇到了一个江湖游医,才说是两年前掉下山崖,伤到了腰背。当时没有发现耽误了治疗,如今严重了,才起不了身的。

    那游医倒是有些本事,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就让花栩重新站了起来,但也仅仅是站了起来。

    说是平日里看着与常人无异,只是不能久站久坐,不能提拿重物。

    只不能久站久坐一条,便直接断了花栩的科举之路。

    反而是害他的那人,虽然次次考试都是末等,没想到竟然让他,混了一个同进士的出身,在北方小县谋了个官职。

    传言,花栩因为断了前路,抑郁难平。又看害他的人逍遥法外,前途坦荡,更是愤恨不已。

    由原先温润如玉的小公子,渐渐变得阴郁暴怒,后来也不再接触外人,整日里只是闭门读书。

    这次也是碰巧,花栩的孙子和外孙都是他亲自启蒙的,说是两个都是天资聪颖的,为了结交未来的人脉,花栩便带着两个孩子提前到了苍梧县,想着让两个孩子准备考书院。

    黄绩学的母亲,曾帮过花栩的儿媳妇一次,两人有些交情。

    这次花栩到苍梧县之后,那边便递了拜贴,让黄家帮忙照顾一二。

    黄绩学的母亲听过花夫子的大名,一开始,便想让黄绩学也一起去花夫子那读书,但也没好意思开口。

    还是得知,和花家有些交情的,一户姓李的人家,带了两个孩子去,想让花栩收下。

    那边没有拒绝,但也明确说了不收学生,但是可以旁听。

    黄绩学的母亲说,反正放一只羊和放一群羊也没什么区别。

    既然李家人可以去旁听,便决定让黄继学也去旁听。

    “我就和我娘说,反正多一个不多,让她把你也加上。我娘说,上次我爹冤枉我的事情,你也帮忙了,就当还你人情,就答应了。”黄绩学得意洋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