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国: 18、花栩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科举兴国》 18、花栩(第2/3页)


    “我娘问过花夫子那边,也同意了,你怎么想,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孟知行其实稍微有些许无语。

    花夫子是因为同窗好友,才变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黄绩学带上他这个同窗好友,花夫子真的不会膈应吗?

    不过,听完也知,这花夫子本就是个天才,受伤之后还潜心读书,如今恐怕更是博览古今,学富五车。

    孟知行自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人家给自己的孙子、外孙讲课,肯定是倾囊相授,不会藏私的,他们就算只能旁听,也定能受益颇多。

    所以孟知行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黄兄真是帮了我好大一个忙,来日若有需要,我定会报答。”孟知行起身给黄绩学行了一礼。

    黄绩学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你我之前,不用如此客气。”

    “今日黄兄不若留下用饭,就当接风洗尘,而且花夫子那边,我还有些事情要问你。”

    孟知行说完,黄绩学倒是直接就应了下来。

    黄绩学的母亲特地交代了,说花夫子脾气古怪,这不算正经拜师,所以也不收束修。

    说是前面那俩李家兄弟,带了束脩去,差点被赶出来。让他俩千万不要带任何的东西,直接去拜访就行。

    至于礼节方面的事情,黄绩学的母亲,会直接把礼品给花栩的儿媳妇送去。

    所以孟知行这边也无需准备什么。

    次日,黄绩学来接孟知行,两人先去花夫子府上拜访。

    下人把他俩带到了花夫子的书房外。不过花夫子没见他们,只是让人递了话出来,说了一长串的书目,让他们回去准备好,明日直接过来上课即可。

    两人又找花府下人,借了笔墨,记下来。

    一共二十余本书,有几本两人都没有,又一起去了书肆。

    买完依旧是坐着黄家的马车回家。

    “那边还有点远,反正顺路,以后每日你与我一起坐马车吧!”黄绩学大方的拍了拍孟知行的肩膀。

    花夫子家的宅院,确实是有些远,不和黄绩学坐马车,孟知行也得自己找个车,所以他也不忸怩,直接点头道谢。

    还说要付车费,黄绩学自然是拒绝。

    翌日,因为要带二十多本书,加上笔墨纸砚,两人都带了两个书箱,才全部装下。

    由下人领着,艰难的提到了讲堂里。

    讲堂里,花夫子的孙子花麟,外孙杨柏舟,以及另外一家的两位小公子,李尚、李恒,都已经坐在里面了。

    花麟见孟知行他们过来,直接招呼他俩,坐到明显是刚加的两张桌子那。

    等孟知行他俩把东西全部放下,几人分别见礼,介绍了一下自己,孟知行发现,他们年纪倒还都查不了多少。

    孟知行前几日刚过了九岁生辰,而花麟要到年底才满八岁,杨柏舟比孟知行大了半岁,黄绩学又比杨柏舟大四个月。至于李家两位小公子,是双生子,又足足比黄绩学大一岁。

    年龄相仿,自然很快便熟络起来了。

    孟知行和黄绩学也趁机问了,花夫子最近讲学的书籍。

    花麟犹豫了一下,没说具体教的,只一口气点了好几本书,说是昨日讲到了这几本。

    见孟知行和黄绩学都面露疑惑,杨柏舟在一旁笑道:“等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没聊多久,花夫子便走了进来。

    孟知行与众人一起起身见礼,然后抬眼看去,直接瞪圆了双眼,这花夫子与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根据黄继学的描述,孟知行想象中的花夫子,是个干瘦阴郁的小老头。

    没想到只有清瘦一词,勉强对得上。

    孟知行听说这花夫子,已经四十出头了,在古代,这个年纪确实已经算是很大的年龄了。尤其是,这半年,他见多许多贫苦百姓,不过三十来岁,便头生花发。

    可如今一看这花栩,岁月仿佛没在他脸上,身上留下一点痕迹。

    看上去就像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他皮肤异常白皙,眉眼上挑,五官有些凌厉。

    头发乌黑浓密,用一根木簪半挽在头顶,发尾披散开来,衣服也是松松垮垮挂在身上,露出修长白皙的脖颈和大片胸膛。

    讲堂前方放着一张贵妃榻,花夫子走过去,直接半倚到榻上,整个动作看上去十分慵懒,有种别样的韵味。

    “坐。”花夫子不看他们,语气淡淡。

    孟知行看了一眼,坐在前面的花麟和杨柏舟,又看了一眼花夫子,有种强烈的不真实的感觉。

    眼前这个看上去如此年轻的美人,竟然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孙子和外孙了。

    实在是违和。

    孟知行眼睛不自觉的向上首看去,手中机械的,按照花夫子的要求,拿出了书箱中的书,翻开。

    然后再次偷看前面,用修长手指,翻开案前书籍的花夫子。

    花夫子突然抬眸,似笑非笑的与孟知行对视一眼,那眼中的淡漠,吓得孟知行瞬间敛起心神,专心看起书上的字。

    花夫子的声音十分清冷好听,学识也着实不一般,讲授几句过后,孟知行便不由自主的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里。

    他压根没时间再去想花夫子的外貌,只恨自己没有长三个脑袋,八只手。

    因为花夫子讲起课来。不只局限于一本书或是几句话。常常引经据典,把不同的书,不同的文章内容放到一起,对比着讲解。

    所以整个授课过程,孟知行一直在手忙脚乱的翻书,记笔记。

    整个过程很是艰难,花夫子对比或是串联,讲解几篇文章的时候,虽然会具体点出是哪本书,哪一篇章的内容,但不会单独给他们留时间去找。

    好些书目,孟知行还不熟悉,等他找到,花夫子都已经讲了一会儿了。

    孟知行不知他的同窗,能否跟上这样的速度,因为他压根没有时间精力去关注旁人。

    他全程都拿着笔奋笔疾书,时不时还因为找到文章速度太慢,笔记还记不全。

    而且有些他还听不太懂,因为除了手中这些书,花夫子讲授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提到其余一些书籍中的内容。

    好在花夫子,依旧会说清楚是哪一本书中,具体哪篇文章的内容,所以孟知行还又单独拿了一张纸,把花夫子提到的这些书籍全都记了下来。

    准备之后找时间,把所有提到的书,全找来读了。

    等花夫子停下授课,说休息一刻钟时,孟知行才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

    花夫子说完便起身出去了。

    高度集中精神太久,乍然放松,让孟知行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每日授课都是如此的吗?你们怎么跟得上的?”黄绩学见花夫子出去了,才敢出声。

    李家兄弟俩摇摇头:“我们也就刚来几日,和你们一样,也还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